前言:進行污泥治理和加快推進“無廢城市”建設是實現城市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環節。以下是一些建議:
- 科學規劃:制定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明確廢物清單、責任清單、任務清單、項目清單和保障措施。同時,應考慮當地實際情況和政策法規,結合經濟、環保和安全因素進行綜合考慮。
- 加強技術研發和應用:積極開展先進適用技術成果轉化運用,利用科技創新降低治理成本和提高治理效果。例如,可以探索使用高效、環保的污泥處理技術,如厭氧消化、好氧堆肥等。
- 實施分類處理:根據污泥的性質和特點,實施分類處理。例如,對含水率高的污泥可以進行脫水處理,降低含水率;對有機質含量高的污泥可以進行堆肥處理,制成有機肥料。
- 資源化利用:將污泥進行資源化利用,如制作肥料、建筑材料等,從而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同時,可以探索將污泥用于園林綠化、土壤改良等方面。
- 嚴格監管:加強對污泥的監測和管理,確保處理過程中不會對環境造成二次污染。同時,應加強對“無廢城市”建設的監管力度,確保各項措施得到有效執行。
- 增強公眾意識:通過宣傳教育提高公眾對環保和可持續發展的認識和意識,鼓勵公眾積極參與到污泥治理和“無廢城市”建設中來。
- 引入市場機制:通過引入市場機制,將環保與經濟利益相結合,從而促進污泥治理和“無廢城市”建設的推進。例如,可以探索建立污泥處理收費制度,鼓勵企業參與污泥治理。
- 加強政策支持:政府可以出臺相關政策,鼓勵和支持污泥治理和“無廢城市”建設。例如,對積極采取污泥治理措施的企業給予稅收優惠、財政補貼等。
總之,進行污泥治理和加快推進“無廢城市”建設需要政府、企業和社會各方面的共同努力。通過科學規劃、技術研發和應用、分類處理、資源化利用、嚴格監管、增強公眾意識、引入市場機制和加強政策支持等多種手段,可以實現城市高質量發展。
百度首頁
waterreader
提案建議零距離|全國人大代表王震建議:加強污泥治理,加快推進“無廢城市”建設
來源 : 湖南日報

(王震代表。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唐俊 攝)
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唐亞新
“固體廢物污染防治,是推進‘無廢城市’創建的突破口。污泥治理是其中重要組成部分,需要高度重視。”3月5日,全國人大代表、南華大學衡陽醫學院副院長王震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介紹,“十四五”時期,我國將推動100個左右地級及以上城市開展“無廢城市”建設,建議進一步加強污泥治理,加快推進“無廢城市”創建。
王震介紹,目前,我國污泥基本實現了“減量化、穩定化、無害化”,但在污泥處置方式的長效性、資源化綜合利用等方面也存在一定不足。如污泥外運處置比例高且潛在風險高、污泥資源化利用水平不足、污泥處置監管體系有待更加完善等。這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無廢城市”建設。
如何更好推動污泥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王震建議,加強本地污泥無害化處置設施建設,著力形成設施完備、運行安全、綠色低碳、監管有效的污泥無害化資源化處理體系,持續提升城市污泥無害化處置率。在同等條件下,優先選擇污泥本地企業處理處置,做到“污泥不出本地區”,破解環境污染風險、異地監管難等問題。
“加強污泥資源化利用,變廢為能、變廢為寶。”王震介紹,污泥本身有機物含量高,具有一定的熱值,可替代煤等傳統燃料,生成電、蒸汽等綠色能源。建議相關部門和單位制定污泥處置技術指引和標準,將污泥資源化能源化放在處置技術選擇的首位,探索出一條可復制、可推廣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