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廳級多次對抗中央環保督察!淪為內鬼,與家族一起上演腐敗!
時間:2023-12-11 10:03
來源: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長安街知事
評論(0)
12月6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公布了鄧小剛嚴重違紀違法案剖析。這位原來的“正廳級”政府領導的墮落軌跡一一展現。
2022年7月,時任地質局原黨組副書記、局長鄧小剛因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接受海南省紀委監委審查調查并被采取留置措施。
2023年1月,鄧小剛受到開除黨籍、開除公職處分,其涉嫌犯罪問題被移送檢察機關依法審查起訴。
2023年7月,鄧小剛因犯受賄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十四年六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三百五十萬元。
12月6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公布了鄧小剛嚴重違紀違法案剖析。這位原來的“正廳級”政府領導的墮落軌跡一一展現。
01少年得勢,亂花迷眼
鄧小剛,出生于1966年1月,1990年7月參加工作,1996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94年,在“十萬人才下海南”的熱潮中,鄧小剛自北京南下開啟了28年海南工作生涯。
1995年,年僅29歲的他就任海南省計劃廳綜合處副處長,負責燃料油進口配額審批;
39歲就被組織任命為省發展與改革廳副廳長,踏上了仕途的“快車道”。
多年來,鄧小剛曾任國家計委國民經濟綜合司干部、主任科員;海南省計劃廳綜合處主任科員、副處長;省發展計劃廳綜合處副處長、工業交通處處長、規劃綜合處處長;省發展與改革廳規劃綜合處處長;省發展與改革廳副廳長、黨組成員;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黨組成員;省旅游發展委員會黨組副書記、副主任;海口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長;省生態環境保護廳黨組書記、廳長;省交通運輸廳黨組書記、廳長;省地質局黨組副書記、局長。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9月13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海南省機構改革方案》,這是首個獲得中央批復的省級機構改革方案。海南省環保廳改名為生態環境廳開啟了中國省級環保系統的改革,鄧小剛也成為中國首個省級生態環境廳廳長(詳情點擊:重磅!鄧小剛出任中國首個省級生態環境廳廳長!)。
梳理其履歷,可以看出鄧小剛可謂是光速升遷。但他很快就在成長中逐漸迷失了自我、失去了方向。
1998年上半年,鄧小剛利用職務之便,幫助海南一家石油公司多審批了幾十噸石油進口配額,讓該公司輕松盈利300多萬元。為了表示感謝,該公司老板在當年中秋節前一天來到鄧小剛家里,送上10萬元現金紅包。事后,鄧小剛感到十分害怕,但貪念作祟讓他又不斷“勸說”自己,“老板做項目發了財,這點錢不算什么。自己不是主動索要,肯定不會有事”,在自我暗示下,他忐忑地將這10萬元納入腰包。殊不知,貪欲的閘門一旦打開,就像決堤的洪水一瀉千里,一發不可收拾。
2011年,適逢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熱潮,鄧小剛調任海口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長,分管資金密集、資源富集的國土、財政等重要部門,這一時期,對權力無敬畏之心的鄧小剛貪欲膨脹“脫韁”,利用“重權在握”的職權大肆斂財。彼時,商人老板莊某找到鄧小剛,希望他能幫助其變更海口某建材城土地性質,鄧小剛見“有利可圖”,便很快通過操控異地指標置換、掛牌出讓等方式將莊某指定的600多畝項目用地由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作為回報,莊某先后5次送給鄧小剛200萬元人民幣和10萬元美金。
隨著鄧小剛在重要領導崗位上長期任職,圍在他身邊的各色人等也越來越多,他心中的天平不斷失衡,開始追求看似更加“光鮮”的奢靡生活。思想上有了滑坡,面對商人老板的“圍獵”,鄧小剛便再無“招架之力”。為了和鄧小剛搞好關系,當得知鄧小剛迷上了高爾夫球運動,商人老板們就自掏腰包辦理會員卡,在周末陪其打球;有的老板逢年過節就會送上幾萬元購物卡……在披著親情、友情外衣的“溫水煮青蛙”式“圍獵”中,鄧小剛奢靡享樂,違紀破法,踏上了“一路向腐”的不歸路。
02當內鬼,多次對抗中央環保督察
鄧小剛在擔任海南省生態環境保護廳黨組書記、廳長期間,罔顧黨中央關于生態環境保護的重大決策部署,肆無忌憚收錢斂財,從“治污人”徹底淪落為“污染源”,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和惡劣的政治影響。
當內鬼,收500萬
為三亞鳳凰島二期工程項目謀利益
2017年下半年,中央環保督察組督察海南,發現三亞鳳凰島二期工程項目建設嚴重破壞海洋生態環境,要求海南省做好整改工作。隨后,海南省委省政府成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工作領導小組,由鄧小剛具體負責環保督察整改工作的組織協調、推進和督辦。
在整改過程中,鳳凰島二期項目實際控制人曾某某為了應付整改和減少整改費用,請托鄧小剛對該項目環保整改情況予以關照。面對巨大的金錢誘惑,鄧小剛將公權私相授受,不要求項目方根據權威評估結論實施整改,不組織人員對整改情況進行檢查驗收,致使該項目從中央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措施清單中銷號,鄧小剛也“如愿”拿到了500萬元的“感謝費”。
2019年7月,中央第三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再次指出鳳凰島二期存在的問題,明確要求海南整改。
2020年1月,鄧小剛再次應長期有利益勾連的曾某某請托,以在文件上批示、會商時直接表態等方式為項目方提供支持以規避整改。
2021年初,由于鳳凰島項目存在問題整改不到位,生態環境部工作組到海南調研,要求全部拆除鳳凰島二期項目、恢復原狀。此時的鄧小剛仍不知悔改、陽奉陰違,甚至在調任省交通運輸廳廳長后,依然想方設法幫助鳳凰島項目出謀劃策,甚至親自動手幫企業修改相關材料,尋找免于拆除鳳凰島二期項目的政策依據,妄圖幫助企業蒙混過關,成了吃里扒外的“內鬼”。
利益勾連,為瀝青廠大開綠燈
海口市秀英區石山鎮某瀝青廠位于自然保護區內,不符合辦理環評手續規定,不宜進行工業生產,與該廠有利益勾連的鄧小剛就“另辟蹊徑”,通過召開省市區三級環保部門現場會議的形式為該廠站臺,一路“大開綠燈”使該廠順利辦理環評手續,致使該瀝青廠在生產后嚴重污染了當地自然生態環境。
親友在哪,資金就撥付在哪
鄧小剛還把“黑手”伸向農村污水處理工程項目專項資金這塊“蛋糕”,他不顧海南各市縣實際情況、現實需求,而是以“親友在哪,資金就撥付在哪”的模式,恣意妄為讓自己和親友從中撈取好處。
除上述案例外,鄧小剛擔任海南省環保部門一把手期間,當地多起環境問題被公開曝光。
如在2019年4月,澄邁縣破壞紅樹林的問題就已揭開蓋子,中央領導同志、海南省委省政府領導也做了批示,但縣政府還是做出了“紅樹林枯死是因為病蟲害”的不實結論。
2019年8月,生態環境部指海南澄邁縣敷衍應對中央要求,面對開發商的惡行,不作為、不敢為,不僅不思整改,反而頂風作案,肆意填海破壞紅樹林。
03全家撈金,將公權力當ATM
初到海口任職的鄧小剛,便帶著妻子參加商人老板邀約的各類酒局飯局,其妻子看到商人老板揮金如土的奢侈生活后,心生羨慕攀比,逐漸演變為“貪內助”。每當有商人老板送來名牌包、手表、項鏈時,她都來者不拒,甘于被“圍獵”、享受被“圍獵”。
到后期,其妻甚至萌生了“一夜暴富”的念想,“主動出擊”找到老板組織各種飯局、茶局,并向鄧小剛打聽認識哪些老板,需要幫誰辦什么事,以便尋找撈取好處的機會,心安理得地把鄧小剛手中的公權力當作自己的“提款機”。
明知妻子直接給自己的下屬打招呼要項目,鄧小剛非但沒有制止,反而不管不問、縱容默許。2015年8月,一名老板通過朋友結識鄧小剛的妻子,想通過鄧小剛的關系幫助承攬海口高新區水利工程,并承諾送給合同標的額5%的“好處費”。
鄧小剛夫婦倆早已形成心照不宣的“默契”,分工明確,由鄧小剛利用職務便利出面打招呼,其妻子帶著老板去找業主單位對接,順利幫助承攬到該項目,事后如愿以償地拿到了老板送上的豐厚“好處費”和名貴首飾。
很快,這種風氣蔓延至鄧小剛全家。鄧小剛的其他親戚紛紛從老家“投靠”到鄧小剛身邊企圖“做點事情”。
鄧小剛的妹夫和外甥女婿提出想去昌江縣承攬農村污水處理項目,鄧小剛不僅出面打招呼,還利用手中審批權,給昌江縣“特別關照”多撥付一些污水處理專項資金,其妹夫和外甥女婿成功中標后,將工程非法倒賣獲利300余萬元。
鄧小剛一個親戚的侄女請托鄧小剛夫婦幫忙違規變更三亞一棟房屋屬性,鄧小剛便“親力親為”向三亞相關職能部門打招呼,該房產被拆遷后多獲利近7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