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創環保:卓越運營筑高質量增長之基,科技創新謀可持續發展之路
4月24日下午,首創環保集團召開2022年度業績說明會并就“十四五”科技創新發展總體思路做了詳細解讀。首創環保集團董事、總經理李伏京,副總經理王征戍、副總經理邢俊義、總會計師郝春梅、副總經理劉靜、副總經理游美華出席本次會議。

“生態+”戰略全面深化 卓越運營夯實業績基礎
截至2022年底,首創環保總資產1,048.83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資產273.22億元;實現營業收入221.57億元,其中輕資產類業務收入占比進一步提升;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1.54億元,同比增長34.68%,毛利率水平提升1.64個百分點。剔除新西蘭處置及京通路影響后,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為25.36億元,同比增長2.59億元,增幅11.56%。公司本期擬分紅規模9.54億元,同比增幅達30%。
業績結構持續優化,卓越運營優勢彰顯
2022年年報顯示,公司核心運營業務優勢凸顯,成為公司業績的重要支撐。

城鎮水務
2022年,公司城鎮水務板塊聚焦運營,積極推動項目收入增長,有效控制成本,實現項目質量的持續提升,同時增量項目不斷投運,經營業績加速釋放,城鎮水務運營業務實現營業收入103.9億元,同比增加14.77億元,增幅16.57%。2022年,公司實現16個項目水價調增,涉及處理水量124.19萬噸/日。公司以污水產能利用率、供水產銷差率、噸水電耗藥耗等關鍵生產指標為抓手,推動運營效率的不斷優化,生產管理能力的持續提升。
固廢業務
2022年,公司固廢處理板塊實現營業收入68.97億元。得益于焚燒項目逐步進入運營階段以及系列提質增效工作,固廢處理板塊核心的焚燒運營業務實現營業收入16.23億元,同比增長85.27%。報告期內,深州焚燒、都昌焚燒、玉田焚燒、遂川焚燒、杞縣焚燒及杞縣生物質共6個項目均獲得商業運營批復。
大氣業務
2022年,大氣綜合治理業務新增市政水、固廢處理等板塊的環境治理類設備銷售業務,實現營業收入8.21億元,同比增加2.3億元,增幅39.16%,實現營業利潤1.18億元,同比增加2,625萬元,增幅28.67%。
水環境綜合治理業務
2022年,公司積極推動水環境綜合治理項目轉運營,實現運營收入5.84億元,同比增加2.52億元,增幅75.71%。
城市深耕初見成效,新興業務實現突破
“深耕城市”是首創環保集團“生態+2025”戰略的核心之一。公司聚焦重點城市,深挖客戶需求。2022年度,公司新簽約訂單134億元,其中,輕資產業務占比超60%,通過城市公司新簽訂單額35.20億元,占全年新簽訂單總額的26.14%。此外,公司在城鄉供水一體化業務、工業水處理業務、礦山修復、環衛業務、環保裝備業務等領域均實現新突破。

金融資管持續深化,產業結構優化明顯
2022年度,公司在資金募集、財務性投資、資產管理三方面收獲頗豐。

首創水務REIT累計實施現金分紅3次,分紅總金額超3億元;底層資產持續高質量運營,公司投資的中科環保在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成功上市、碧興科技IPO在上海證券交易所已獲首發通過。
海外業務方面,公司完成新西蘭項目處置,形成良好的投資回報,大幅改善公司現金流,資產負債結構持續優化。
ESG建設和披露亮點凸顯,ESG評級提升
2022年,公司提供清潔能源上網電量18.5億千瓦時,代替 53.65萬噸標準煤,減少104.90萬噸二氧化碳當量,同比增長125.65%。公司ESG評級顯著提升,取得行業領先地位,其中,在富時羅素(FTSERussell)評級由1.6提升至2.5;萬得(Wind)評級由BB級提升至A級。
“攻堅,提質,增量,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
2023年是檢驗集團化重組融合成果的關鍵一年。公司總經理李伏京表示,2023年公司將以“質提量增”為工作總基調,聚焦“攻堅、提質、增量、創新”四個核心,統籌推進各項經營工作。

攻堅
針對存量資產,公司將繼續聚焦主航道,圍繞資產質量、地域區劃、資產結構開展資產調優工作,根據公司“進、退、守、試”業務戰略,按照“一企一策”策略,逐項落實各項資產盤活、資產退出行動計劃。
提質
城鎮水務板塊,公司將重點圍繞提升產能利用率、調價、延長特許經營期、降低噸水可變成本、降低產銷差率實現高質量發展目標;在固廢業務方面,加大投轉建、投轉運、建轉運的轉化速度,提升噸垃圾上網電量,深化技改增效,探索新的盈利增長點;大氣業務方面,強化高附加值衍生業務拓展,加快裝備技術產品植入,推動已中標工業服務業務的履約閉環等一系列重點工作,實現ROE等高質量發展指標的全面優化。
增量
公司將錨定城市深耕策略,一方面,持續做好1,112萬噸/日自來水供應、1,454萬噸/日污水處理、21,470噸/日垃圾焚燒三項主要業務存量產能釋放;持續推動111.05萬噸/日自來水供應、92萬噸/日污水處理及5,400噸/日垃圾焚燒發電三項業務在建產能加快“建轉運”,形成優勢業務規模增量。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公司業務體量優勢,縱向拓展上下游產業及服務業務、技術產品,不斷擴展公司業務范圍;橫向探索各業態的協同,推動協同訂單落地。同時,打造以技術創新和技術沉淀為基礎的產品體系,將存量項目作為支點,融入公司在環博會上發布的 16 個技術產品,實現公司立體化的價值創造。
創新
金融創新方面,繼續推動REITs擴募,形成“開發→培育→盤活→再開發”的投融資良性循環;組織創新方面,持續推進面向客戶的“解決方案型組織”建設,按照一個組織、一個目標、一致行動的總體要求,全面深化前臺、中臺、后臺的組織設計與融合,形成更能滿足客戶需求、更敏捷的組織力量。持續推動科技創新,為公司的發展提供長期的發展動能。
首次解讀“十四五”科技創新總體思路 開啟未來可持續發展之路
形勢需求
隨著“十四五”環保市場從投資驅動向能力驅動轉變,行業政策的不斷推動引發了新興技術的需求,科技創新成為推動行業發展的重要支撐。當前,環境系統性問題、點狀技術難題仍未有效破解,呼喚系統性研發與治理;傳統資源能源消耗型治理模式亟需向資源能源循環利用模式轉變;在大體量資產管理運維中,提升生產、管理信息化與自動化的水平從而提升效率顯得意義重大;如何與跨業態成熟技術融合革新,賦能智能制造,提升產品價值成為痛點、難點。基于此,公司明確科技創新總體方向將以“系統化”“資源化”“數字化”和“集約化”方向展開。
規劃目標及創新路徑
公司提出以下幾大科技創新總體目標:力爭在十四五期間的研發強度達到2%;科創人員占比達到3%;技改增利金額達到1億元、發明專利達到120個、技術產品孵化新業務營收實現顯著增加。同時,公司勾勒出水務領域90項、固廢領域28項、大氣服務與治理領域30項、能源服務業務3項的技術圖譜,制定了“70%科創型技改”“20%技術創新”“10%前沿技術研究”的721科技創新路線。
產品體系
未來,首創環保集團將以“突出專業價值、聚焦客戶需求、強化技術驅動”為原則構建技術產品體系,著力打造以創新技術為核心,以解決方案和智能制造為支撐的三大體系,覆蓋可持續水資源管理、可持續智慧城市、創新低碳技術、可持續固廢資源管理四大應用場景,形成矩陣式產品系列。
支撐體系
為了更好地支撐十四五科技創新目標的落地,公司將打造以協同創新研究院戰略引領,事業部群創新策源,研發基地承接落地,外部機構戰略補充的科技創新主體體系;建立基于客戶和市場需求的IPD的產品開發導向的科研管理體系;建立科技創新人員管理體系,加快人才聚集和培養。通過以上三大支撐體系,有效推動科技創新對新業務的孵化,將技術打造為競爭力、源動力、硬實力,以科技創新贏得主動、贏得優勢、贏得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