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三局一年攬活9000億元!網友:沒有他們干不好的活兒!
時間:2023-12-27
來源:中建三局
歲末,在鄂央企中建三局傳來好消息:初步統計,該企業主要經營指標相比五年前實現翻番,距離“高質量萬億三局”目標又近了一步!
中建三局總部所在地——武漢中建光谷之星
面對房地產行業承壓、建筑業傳統建造方式革新等挑戰,中建三局近年來積極變陣,自我加壓不減速,深化轉型升級,年合同額、營業收入分別突破9000億元和4000億元大關,但也有“眼尖”的網友發現并提問:根據數據,三局早已經達到世界500強標準了,為何卻榜上無名?
原來,作為中國建筑集團二級公司,中建三局未單獨參與世界500強排名,但其企業規模已穩居湖北百強企業第2名,國內建筑行業“排頭”。以年度營收看,中建三局多年躋身全球企業規模前列,成為隱形的“世界500強”,相比五年前排名上升了85位。
擔綱主力,10多天時間先后建成火神山、雷神山醫院,捧回“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全國抗疫先進個人”等多項殊榮,8家單位榮獲全國文明單位,19家單位獲評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五年間累計捧回128項魯班、國優獎,營收從1978年的0.538億元裂變攀升7000余倍躍上4000億元平臺,被國務院國資委評為“國有重點企業管理標桿企業”。
“宇宙第一局”“沒有三局干不了的活兒”……一個個刷屏的網友留言背后是中建三局“江湖地位”的體現。我們來看看哪些最牛工程是三局建造?
胸懷“國之大者”
奔赴世界一流
12月7日,中建三局承建的世界上最深、最大的極深地下實驗室——中國錦屏地下實驗室二期投入科學運行。地下2400米處,建設者們一次次挑戰不可能,為10萬平米墻壁防水抑制氡氣,建模拼裝全球最大的聚乙烯屏蔽倉等,助力建成國之重器,多學科交叉的世界級深地科學研究中心。
近年來,該公司持續聚焦房建主業,引領高端建造,這是一個縮影。
提前一半工期建成中央禮品文物管理中心,建設全球最大會展中心——深圳國際會展中心、國家主場外交新高地——成都天府國際會議中心等系列超大型會展場館。在國家重大工程建設中,中建三局交出了靚麗的答卷,五年間共交付40余個冬奧、軍運、大運、亞運、全運盛會的場館及配套工程。
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江經濟帶發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新時代西部大開發、新時代東北全面振興等區域協調發展戰略部署,該局加大資源投入力度,建成雄安商務服務中心、深圳光明科學城、武漢夢時代廣場、蘇州國金中心、重慶來福士廣場等一大批時代地標。
近年來,中建三局基礎設施業務營收已邁上千億規模,占據營收額四分之一。五年來,該局承建、參建以北京大興機場、雄安高鐵站等為代表的50余座樞紐機場、站房,以荊州李埠長江公鐵大橋、宜昌伍家崗長江大橋為代表的30余座百米級跨江跨湖大橋,以及超2300公里公路工程,超1000公里鐵路和軌道交通工程。
用腳步丈量大江南北,以匠心勾勒大美河山,中建三局一系列國家重大基礎設施工程在今年繼續頻傳“節”報:某高原鐵路項目正加緊“穿針引線”,廣州白云機場T3航站樓建設進入沖刺階段,昌景黃高鐵全線試運營,成都軌道交通27號線一期全線貫通……
為建設美麗中國添磚加瓦。累計參與綜合流域治理、城市污水處理、清潔能源類項目近200個,投建華中地區最大固廢循環經濟產業園核心項目——武漢千子山垃圾發電廠,中國首條深層污水傳輸隧道——武漢大東湖深隧項目,亞洲最大城中湖湯遜湖流域綜合治理一期項目,國際一流、國內領先的“近零碳”智慧公共建筑壹號大廈,讓天更藍、水更青、生活環境更舒心,擦亮綠色發展的鮮明底色。
武漢黃孝河、機場河水環境綜合環境治理二期項目
為保障民生需求貢獻力量。從國內最大跨縣易地扶貧搬遷工程——云南昭通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到全國單體最大公立醫院——天津市第一中心醫院新址擴建項目,再到湖北唯一省級綜合性科技館——湖北省科技館新館,福建首個“民辦公助”高校——福耀科技大學項目……五年來,中建三局承建一大批保障房、科教文衛項目,助力人民群眾安居樂業、精神文化生活更加豐富。
不僅在國內,積極投身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也是中建三局貫徹新發展理念的重要注腳。
五年來,該局經營國別延伸至27個,先后建成中巴經濟走廊最大交通基礎設施——巴基斯坦PKM高速公路、非洲第一高樓——阿爾及利亞大清真寺、“一帶一路”首個交付的文旅項目——馬來西亞印象馬六甲歌劇院、中國援菲首個成套項目——菲律賓戒毒中心、馬爾代夫最大保障房等標志性工程;正在迪拜建設全球最大光熱電廠,在柬埔寨建設東南亞第一大機場新金邊國際機場......讓中國建造成為傳遞“中國友誼”“中國精神”的靚麗名片。
改革興業
現代“魯班”科技范
11月1日,中建三局自主研發的“極地科考增壓建筑”隨“雪龍號”科考船出征南極開展試驗。其通過自主研發的室內增壓技術,采用高熱工性能復合保溫體系,可將室內大氣壓力、含氧濃度、溫濕度等關鍵人居指標調節至平原地區相當水平,改善科考人員的工作生活環境。
該裝置脫胎于“零海拔屋”,此前已在高原某項目、酒店、天文臺、民居等多場景應用,是中建三局近年來的眾多重大科技創新成果之一。
五年來,中建三局堅定踐行科技強國戰略,爭當建筑業原創技術策源地,構建起以科技部、先進技術研究院、智能建造院、設計總院、技術中心組成的“一部三院一中心”的科研體系,致力以科技創新引領行業進步。
該公司還在湖北、深圳等地發起成立多個行業性智能建造產業協作聯盟并擔任理事長單位,推出了“零海拔屋”“5G智能塔吊”“循環電梯”等一批科技創新成果,帶動建筑行業高質量發展。
“5G智能塔吊”將塔吊高空作業轉向室內作業,操作環境的安全舒適性得到根本改善,且作業效率大幅提升;“循環電梯”可旋轉180度變換軌道,顯著提高超高層建筑垂直運輸效率,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5G智能塔吊
“造隧機”實現重大危險源、施工質量、工期管理等要素動態融合可視,便于建設者“精準手術”,相較傳統管理方式效率提升60%;“造塔機”打破橋塔施工長期依賴液壓爬模體系的行業現狀,極大提升了施工安全、質量與效率……
面對內外部環境新變化,中建三局積極謀求“換擋”不減速,攻堅數字化、綠色化、運營化、產業化“四大突破”。
中建三局工程指揮中心
該局成立專業的水務環保公司中建三局綠投公司。原安裝公司,升級為中建系統內首家以數字業務為核心的專業公司。整合地產業務組建“中建壹品”公司,以科技綠色地產模式打造“好房子”。
對內,企業成立9個“云”系列公司,加快創新成果轉化。云砼公司研發的訂購系統讓施工采購混凝土像叫“外賣”一樣方便;云構公司在12個項目推廣應用造樓機21臺,實現從摩天大樓到普通高層住宅建筑類型的全覆蓋,服務公司內外客戶;云采旗下“三局嚴選”商城累計完成交易額超500億元。
自主研發的“空中造樓機”代表湖北省亮相“奮進新時代”主題成就展
目前,中建三局已形成高端房建、基礎設施、地產及城鎮綜合開發、生態環保、新能源等10余項業務構成的三條“增長曲線”,相較于五年之前,業務結構更優、發展潛力更大、抗風險能力更強。
當前,中建三局緊盯落實中建集團“十四五”在鄂投資2000億元目標,加速向建設最具價值創造力的世界一流投資建設集團邁進。在光谷科學島等地,中建三局推進實施區域開發“社會投資人+EPC”投融資模式,讓“城市合伙人”角色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