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
-
1.0377億元!我市6個項目獲中央水污染防治專項資金支持
以下文章來源于生態麗水 ,作者麗水市生態環境局
生態麗水.
麗水市生態環境局信息發布


一個個落地實施的護水治水項目,是維持麗水水環境質量持續高水平穩定運行的動力,是鞏固六江之源水生態屏障的基石。自2016以來,全市累計入選中央水污染防治專項資金項目49個,其中已竣工41個,建成投運1個;省控及以上斷面水質達標率連續多年保持100%,水環境質量位居全國前列、穩居全省第一。
2023年,在縣市兩級的積極謀劃與合力申報下,6個涉水項目成功入庫,獲得中央水污染防治資金1.0377億元補助,資金和項目數位居全省前列。項目涉及地下水污染防治、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和良好水體保護。項目建成后將進一步削減沿河區域污染物入河量,提升水環境監管水平,成為助推水生態環境質量高位改善的“新引擎”。
讓我們一起看下6個項目的具體情況吧!
麗水市地下水環境監管能力建設
項目通過整合現有地下水環境監測設施,預新建地下水監測井11個和布設15個地下水在線監測站,優化“雙源”地下水環境監測網,實施重點污染源地下水源頭監管,構建地下水環境監管與地下水資源管理信息平臺,開展地下水環境與資源并重、區域與場地相協同、多環境介質兼顧的地下水監管,全面提升麗水市地下水環境監管水平。

遂昌縣地下水環境監測預警與管控能力建設項目
項目按統分結合,分期實施,遂昌先行的思路,通過整合完善覆蓋工業園區內外的重點企業、礦山開采區、垃圾填埋區、集中式飲用水源地、國家生態自然保護區等敏感保護區及人口密集的代表性縣級和鎮級區域點位,構建13個在線監測點位和33個人工監測點位相結合的全縣地下水監測預警網絡;以現有智慧環保平臺為基礎,構建“區域環境+園區周邊+企業內部+敏感對象”四位一體、多介質協同的可視化、標準化、智慧化地下水環境監測預警與管控平臺,為《麗水市地下水污染防治試驗區地下水環境監測總平臺》先行先試。

景寧畬族自治縣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水生態修復工程農村生活污水綜合治理項目
項目主要針對景寧畬族自治縣縣域范圍內的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及管網進行提標改造,共涉及28個行政村42個污水處理終端。其中污水廠納管處理1個,新建1個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終端,其余終端均為提升改造。

擬建農污分布圖
松陽縣污水處理廠尾水濕地構建項目
項目通過兩級人工濕地構建工程、水質監測工程等建設,充分利用現有土地性質和使用效率,用生態的方式最大程度提升污水處理廠尾水有效減少松陽縣污水處理廠入河污染物排放量,提升松陰溪水環境質量。建設內容包括建設一體化泵站一套,建設水平潛流人工濕地20070平方米,表流人工濕地13200平方米,水質在線監測設備及基礎建設。

項目總平面布置圖
千峽湖流域渤海鎮段水生態修復工程
項目治理范圍全長6km,主要為梅坑村村內引水渠、渤海坑至蘸嶺寨沿岸、渤海鎮鎮政府對岸、拇指島及梅坑村峽口沿岸。工程主要對項目范圍內的駁岸進行修復,構建生態緩沖帶,并將拇指島打造成生態小島,提升流域自凈能力,減少水土流失;同時通過漂浮濕地的構建,有效削減沿岸生產生活產生的面源水體中的污染物,進一步提高水質;并對村內的硬化溝渠進行生態改造,為水生動植物提供生存空間,恢復溝渠生態系統。

項目范圍圖
龍泉經濟開發區入河排污口規范化建設及水環境通量在線監測項目
項目主要對浙江龍泉經濟開發區域內經過排查溯源后予以保留的9個入河排污口進行規范化建設,包括入河排污口規范化點位選取、入河排污口標識牌和顯示屏建設、水量水質監測設施(水環境智慧管理平臺系統)、視頻實時監控設備和監測及監控設備安裝。

園區9個排污口點位圖
原標題:《1.0377億元!我市6個項目獲中央水污染防治專項資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