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境報新年獻詞丨在建設美麗中國的道路上奮勇前行
來源:中國環境APP 作者:中國環境報
年輪,刻錄新征程的鏗鏘腳步。山河,映照新時代的奮斗榮光。浩浩蕩蕩的時代大潮,蓄積著澎湃的力量,奔向令人憧憬的2024年。
回望過去一年,我們堅定信心,迎難而上推進高質量發展,中國式現代化萬千氣象,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上留下閃光的坐標。
這一年,新使命、新目標催人奮進。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召開,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高屋建瓴、思想深邃、內涵豐富,為我們加快美麗中國建設,全面推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建設提供了行動指南和強大動力。
這一年,新跨越、新發展激蕩人心。全國生態環境系統堅定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精神,不畏艱難、不懈奮斗,以猛藥祛疴、重典治亂的堅強決心和行動舉措,推動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開創新局面。
這一年,新變化、新面貌令人欣喜。污染防治攻堅戰深入推進,生態保護修復筑牢生態安全邊界。藍天白云成為體育健兒最靚麗的背景,江豚在長江自由暢游,“無廢城市”、低碳園區、秀美鄉村建設亮點紛呈,人們在綠水青山中共享自然之美、發展之美、生活之美。萬里河山多姿多彩,神州大地生機盎然。
世界上沒有永遠平坦暢通的大道,偉大的事業必然遭遇艱難險阻。實現偉大夢想,需要我們不斷披荊斬棘。面對經濟回升向好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挑戰,如何處理發展與保護的關系,考驗著我們治污攻堅的決心,檢驗著我們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定力。經濟發展壓力下,如果放松監管、降低門檻,治理上“搞變通”、投入上“打折扣”,將會給鞏固治污成果、改善環境質量帶來挑戰,給實現生態環境保護目標帶來風險。
新征程上,我們要以高站位、大格局履行生態環保職責。生態文明建設是“國之大者”,關系國家發展、民族復興、人民福祉,必須突破一時一地之囿,謀全局之安、萬世之利。
當前,我國生態環境保護結構性、根源性、趨勢性壓力尚未根本緩解,污染物排放總量仍居高位,環保歷史欠賬尚未還清,生態環境質量穩中向好的基礎還不穩固,同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期盼相比,同建設美麗中國的目標相比,都還有較大差距。從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典型案例以及各地暴露出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來看,一些地方黨委、政府及相關部門生態環境保護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壓力沒有層層傳導。我們必須堅決摒棄“發展要快、環保要讓”的心態,要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在位謀其政,任期盡其責,在污染防治攻堅上做到方向不變、力度不減,不獲全勝決不收兵。
新征程上,我們要堅定信念、踔厲奮發,善做善成,破局開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觸及的矛盾越來越深、工作要求越來越高,需要破解改革發展難題,攻克難關險隘。越是形勢復雜,越是任務艱巨,越需要真抓實干、埋頭苦干。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重在落實,也難在落實。我們要創新思路舉措,在務實功、求實效上下功夫,把藍圖變成施工圖,按照時間進度完成各項任務,把愿景變成實景。要堅持問題導向,增強問題意識,以解決問題為指引,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集中力量攻堅克難,在生態環境質量改善上取得新突破。要以真抓的實勁、敢抓的狠勁、善抓的巧勁、常抓的韌勁,不斷創造實實在在的生態環保業績,做到在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
新征程上,我們要堅持目標導向,創新方式方法,打好標志性戰役。藍圖再美好,沒有強有力的措施,就是空中樓閣。生態環境質量改善,體現在一系列關鍵指標的突破上,建設美麗中國的夢想,需要一個個戰役來鑄就。
“十四五”規劃實施中期評估報告指出,單位GDP能源消耗降低、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和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三項指標滯后于進度。距離“十四五”規劃結束只剩兩年,我們要進一步增強緊迫感危機感,以目標為引領,分析問題癥結,科學制定對策,確保如期完成生態環保約束性指標。要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完善政策機制,提高生態環境治理效能。要集中有效資源,著力打好打贏標志性戰役,以重點突破帶動全局工作,既推動生態環境質量全面改善,又實現經濟社會綠色轉型發展。
“追風趕月莫停留,平蕪盡處是春山。”開拓美好前程需要勇毅前行,實現偉大夢想需要奮力拼搏。我們要堅定信心,凝心聚力,積極投身于建設美麗中國的偉大實踐中,在建設中國式現代化的進程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