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治污,為木蘭溪“生態補水”
東南網2024-03-31 08:40
東南網3月31日報道(福建日報通訊員 鄭志忠)
雨污分離、三格式化糞池改造、畜禽養殖整治、公共配套建設,四大行動正在仙游18個鄉鎮(街道)污水管網運維管理示范試點村居火熱展開,確保縣域水清、岸綠、景美的良好生態。“以前村里污水沒有統一收納排放,房前屋后氣味很臭,村道兩邊衛生也不是很好。”近日,大濟鎮汾陽村村民李阿勇說,經過整治,村莊環境變美了,生活質量也提升了。
“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從接戶管、收集管到支干管、主干管,污水從千家萬戶到污水處理廠(站),是一項長期、復雜、系統性的工程。”仙游縣分管水質提升工作的縣委常委張志東介紹,2023年,全縣污水管網投入資金10多億元,動員鎮村工作人員2000余人,投入施工人力6200余人,克服房屋密集、位置狹窄、標高不一等種種因素,想方設法完成埋管收集工作。目前,該縣完成主干管453.99公里、接戶管1952.78公里,受益群眾近10萬戶,83個村(居)已完成整村建設任務。
建好還要管護好,才能讓設施發揮全效。建設過程中,仙游采用“專業+民間”雙監理監管模式,每1500人口聘請1名當地“敢說、敢講、敢監督”的群眾作為民間監理,建成后直接轉為運維管理員,負責日常巡查管護。從管網建設初始就配備專職人員對內頁檔案進行整理歸檔,包括手工繪制圖、CAD設計圖、竣工圖等,建立健全運維管理檔案。鄉鎮牽頭,組織鎮屬國有公司、村居、設計、勘察、施工、監理、質監等方面人員進行工程竣工驗收。進一步規范全縣污水管網“建、管、運”工作環節,形成工作全過程閉環。
目前,每天約有3.5萬噸干凈水對木蘭溪及其支流進行“生態補水”。同時,依托智慧河長綜合管理平臺,常態化開展“無人機+人工”全域巡河,動態監測排污情況,加強排污管理,及時反饋核實,確保水質穩定達標。仙游采取第三方購買服務方式,進一步推進木蘭溪等流域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統一打撈,破解暴雨時節水葫蘆、垃圾成災局面。截至目前,累計打撈水葫蘆15.1萬立方米,恢復水域面積26.84萬平方米。
“木蘭溪干流仙游段水質得到顯著提升,水質穩定在Ⅲ類,匯水支流水質環比提高10%,木蘭溪流域4個國省控斷面首次全部達標,水質達標率100%。其中,木蘭溪園頭橋國控斷面突破歷史紀錄,首次實現穩定達標。特別是2023年9月和10月連續兩個月達到Ⅱ類水質。”張志東說,“目前木蘭溪流域基本實現‘三不到’——村里看不到污水橫流,也無糞污露天直排、化糞池溢流現象;聞不到臭味臭氣,房前屋后沒有黑臭水體、臭水溝,排水溝渠內未積存生活污水垃圾;聽不到村民怨言,治理成效被大多數村民群眾所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