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面打贏城鄉水環境治理殲滅戰,促進水生態健康狀況改善,持續提升首都水環境質量,近日,本市印發《北京市全面打贏城鄉水環境治理殲滅戰三年行動方案(2023年—2025年)》(以下簡稱《行動方案》)。《行動方案》提出,到2025年,本市實現城鄉污水收集處理設施基本全覆蓋,全市污水處理率達到98%,劣V類水體全面消除。為實現目標,《行動方案》提出了加強城鎮地區污水收集處理能力建設、加快重點地區溢流污染控制工程建設等八方面任務,并推出相應支持政策。
2025年污水處理率達到98%
《行動方案》提出目標,到2025年,本市實現城鄉污水收集處理設施基本全覆蓋,全市污水處理率達到98%,城鎮地區污水收集處理能力得到進一步加強,農村地區生活污水得到全面有效治理,溢流污染治理取得明顯成效,劣V類水體全面消除,再生水利用量大幅提高,污泥資源化利用水平顯著提升(本地資源化利用率達到20%以上),首都水環境問題得到根治,水生態健康水平穩步提升。
為實現治理目標,《行動方案》提出加強城鎮地區污水收集處理能力建設、加快重點地區溢流污染控制工程建設等八方面任務。加強城鎮地區污水收集處理能力建設方面,《行動方案》提出,要新建(擴建)10座再生水廠,升級改造5座污水處理廠,新增污水處理能力73萬立方米/日;開工建設2座再生水廠,推進3座再生水廠前期工作。新建(改建)污水管線169公里,完成污水管線消隱100公里,改造雨污合流管線50公里。
全面消除劣V類水體
《行動方案》提出,本市要加快重點地區溢流污染控制工程建設,要充分利用人防工程、河道兩岸地下空間,加快首都功能核心區合流制溢流污水調蓄凈化設施建設,完成西城區陶然亭溢流污水調蓄凈化工程建設。堅持流域統籌、系統治理,在中心城區建設清河、壩河、涼水河、通惠河四大流域溢流污染控制工程體系,總溢流污水調蓄凈化能力達到50萬立方米,實現中心城區溢流口、跨越口在場次降雨小于33毫米時污水不入河的目標。
在農村地區,《行動方案》提出,要補齊農村地區水環境治理短板,加快農村地區生活污水治理、加強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加強農村地區小微水體維護管理,持續開展“清河行動”,及時清理垃圾、雜物等,防止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建立長效管護機制,落實屬地管護責任,加強管護人員和經費保障,防止水體黑臭問題發生,全面消除劣V類水體。
此外,《行動方案》還提出了完善再生水配置利用體系、開展污泥協同處理和資源化利用等方面任務。本市將加快再生水輸配工程建設,擴大無水河湖再生水生態補水,大幅提高園林綠化再生水利用量,實現再生水管網覆蓋范圍內的園林綠地再生水應用盡用,推動自來水和地下水灌溉逐步退出,穩步擴大工業生產、市政雜用和居民家庭沖廁等再生水利用。全市新建再生水管線170公里。
探索水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
為保障各項任務貫徹實施,《行動方案》提出,要加強行業監管和執法監督,全面提升行業監管水平、加強對違法排水行為及重點污染企業的執法監督。此外,還要完善激勵約束機制,研究建立污水處理服務費與運營績效掛鉤的付費機制、建立資源化循環利用激勵機制,并探索建立水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針對新階段水環境治理、水生態修復特點,完善再生水利用設施建設運行、水環境質量和水生態健康狀況的考核指標體系和核算方式。
為支持《行動方案》實施,本市還將推出多項支持政策。為完善基礎設施投資建設,《行動方案》根據不同地區推出相應支持政策,給予資金和政策支持。為完善農村地區污水收集處理設施運營維護,市級財政對農村地區污水處理廠(站)和管網運行維護實行差異化支持政策。
(千龍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