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無廢城市”建設固廢資源屬性日益顯現
一般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率達63.50%、建筑節能標準設計執行率達100%
4月9日,寧夏回族自治區生態環境廳通報寧夏“無廢城市”建設情況。2022年以來,寧夏安排生態環保專項資金4300萬元,重點支持銀川市、石嘴山市9個“無廢城市”典型示范項目建設,創造一批在全區可復制、可推廣、可持續的“無廢城市”寧夏案例、寧夏經驗,固體廢物資源屬性日益顯現。
據了解,“無廢城市”建設,涵蓋農業、工業、城建、服務業、居民生活等經濟社會生活各領域,是自治區生態環境廳、發改委、工信廳、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農業農村廳等部門單位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建設美麗寧夏的重大舉措和有效手段。2023年,寧夏新創建國家和自治區級綠色工廠36家,水泥、混凝土、磚瓦行業利用工業固廢超過1500萬噸,推動淘汰化解落后產能387萬噸,全區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達63.50%;全區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100%,污泥無害化處置處理率達100%,農村生活垃圾得到治理的行政村超95%,建筑節能標準設計執行率達100%;全區化肥利用率達41.5%、農藥利用率達41.8%、農藥包裝廢棄物安全處置率達100%、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率達90%。全區危險廢物利用處置能力達到600萬噸/年,綜合利用率達76.67%,安全利用處置率保持在100%。
作為入選國家“無廢城市”建設試點的銀川市、石嘴山市,聚焦“五大領域”固體廢物污染防治難點痛點堵點,在制度、項目、技術、文化等方面持續發力。其中,銀川市創建國家級綠色工廠13家、自治區級綠色工廠18家,并培育了一批工業技術先進、利廢創新能力強、區域輻射帶動明顯的工業固廢綜合利用領跑企業,60%以上煤炭開采企業實施生態恢復治理項目。石嘴山市形成以吉元君泰礦巖棉膠凝材料等企業為支撐的一般工業固廢循環利用體系和示范企業、凱迪化工廢硫酸等為代表的危險廢物綜合利用處置企業、以寧杰橡膠廢棄橡膠綜合利用為代表的廢舊資源回收綜合利用企業以及潔達環保生活垃圾、餐廚垃圾、市政污泥、醫療廢物綜合處置、焚燒發電、蒸汽輸出的綜合產業園,各類固廢循環利用體系逐步完善,探索出一條“資源—產品—廢棄物—再生資源”的綠色發展模式。(記者 李錦 張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