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徐州市主城區雨污分流應急修復提升工程
時間:2024-04-16 11:33
來源:中國水網
為促進行業交流進步,便于行業同儕互學互促,推動中國環境產業轉型升級。E20環境產業圈層特推出《水務行業優秀案例匯編》,匯集了近150例案例,涉及村鎮污水治理、工業廢水治理、工業園區廢水治理、水環境治理、市政污水管網、再生水回用、污泥處理處置等領域。
項目名稱:徐州市主城區雨污分流應急修復提升工程
推薦單位:安越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參與環節:工程總包/施工
項目所在地:徐州市鼓樓區
項目概況
徐州市主城區雨污分流應急修復提升工程 ,地址為徐州市鼓樓區荊馬河沿河截污主干管,DN1500砼管,2000年以前建成投入使用,沿荊馬河邊(徐運新河-污水處理廠)全長5公里以上,管道缺陷,整體腐蝕、滲漏、錯口、脫節,管道為進污水處理廠主管道,日流量在7-10萬方,上游有合流箱涵接入,下雨水流量會變大,螺旋纏繞可以帶水作業,可以即停。
綜合多方面考慮,決定采用機械制螺旋纏繞非開挖修復工藝來進行管道更新修復,以保證污水管網系統正常運行。
示范意義
該項目為在大管徑中采用非開挖機械螺旋纏繞法修復技術,快速解決了荊馬河沿河截污主干管腐蝕、滲漏等多類問題。徐州市鼓樓區荊馬河沿河截污主干管建成年代較早,原設計為管徑DN1500砼管,受地質、管材等情況影響,管道出現腐蝕、滲漏、錯口、脫節等問題,地下水入滲導致污水主管長期處于高水位運行狀態,對下游污水處理廠的生產運行帶來較大影響。
工程實踐證明,機械制螺旋纏繞內襯法用于該污水管道的非開挖修復,其安全性及功能性均符合要求。非開挖修復技術中的機械制螺旋纏繞內襯法,具有耐腐蝕、壽命長、抗滲漏、內壁光滑、施工靈活和整體性好等諸多優點,且同時適用于結構性修復或非結構性修復,該技術設計標準完善,施工質量可控,驗收依據可靠,技術上具有較高的可行性,尤其對大口徑、長距離、高水位管道修復難點攻堅提供了可參考方案。
項目亮點介紹
(1)實施效果
機械制螺旋纏繞技術相對其他非開挖修復技術,具有自身鮮明的特點。1、機械制螺旋纏繞內襯修復管段是連接的,中間無接頭,避免了傳統管材接口處的內水泄露或外水滲入危險,防滲性能優越。2、由于施工機械易于拆卸組裝,一般可利用原檢查井,施工地理環境適應性好。3、施工安靜、噪音小,內襯管推進成型過程中,正常情況下人無需進入管道,安全系數高。4、可帶水施工,節省臨時排水措施費用。5、停工、復工相對靈活。6、工藝既可用于非結構性修復,也可用于結構性修復。
(2)社會效益
本工程技術為非開挖修復,最大程度的減少了環境影響和交通阻塞,方便了單位、居民的正常生產、生活,且施工周期短,可以用于重要交通干線等無法開挖的地下破損管道進行修復,社會效益顯著。
(3)生態效益
“黑臭在水里,根源在岸上,關鍵在排口,核心在管道”,在城市建成區解決黑臭水體的核心是解決管網問題。排水管網非開挖修復在較好解決土體流失、外水滲入和污水滲出等城市排水系統問題的同時,避免了在城市建成區中心地帶產生大范圍環境、交通影響,在助力污水系統提質增效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有助于提升城市的水環境質量。
項目技術工藝/裝備簡介
(1)技術工藝/裝備名稱
機械制螺旋纏繞內襯修復技術/纏繞機/纏繞管。
(2)工藝/裝備原理
工藝原理:通過地面設備將工廠預制成型的帶狀PVC-U型材同步送進檢查井預先安裝好的纏繞機上,以螺旋纏繞的方式進行推進。在作業過程中型材邊緣的公母鎖扣互鎖,并將鋼帶壓合在接縫處,直至到達下一檢查井。然后在新管與舊管之間灌注水泥漿,從而最終形成一條具有高強度及良好水密性的新型管道。
(3)工藝/裝備特點
1)一般情況下無需開挖,只需利用現有人孔井;
2)所需設備可固定在卡車上,便于移動,施工快;
3)適合于在地理位置復雜的地方施工;
4)占用路面少;
5)管內有部分水流(最高達30%)亦可繼續施工;
6)無養護過程,用戶支管可在施工后立即打通;
7)在損壞嚴重的管道內能穿過斷管處和接頭斷開處;
8)柔韌度好,即使在地層運動的情況下新管也能正常工作;
9)完全不依賴原管道的獨立承載性,設計使用壽命達50年;
10)內表面十分光滑,曼寧系數n=0.009,能提高水流能力;
11)施工安靜,安全(施工中沒有加熱過程或化學反應過程),無噪音,對周圍環境沒有污染和損害;
12)抗化學腐蝕能力,材料的屬性和質量不受環境影響。
(4)工藝/裝備流程圖
(5)項目部分案列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