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陽鎮原: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走出鄉村振興“綠色”路徑
中國新聞網2024-04-29 13:41

中新網甘肅新聞4月29日電 (曹佳佳 田永昭)規模養殖場、養殖戶,實現養殖廢棄物零排放;畜禽糞污處理中心,將周邊的畜禽糞污加工成有機肥,一邊為村民農作物提供養料,一邊作為商品銷往周邊區域……一條就近消納、變廢為寶、種養結合、生態循環的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綠色路徑,在慶陽市鎮原縣越走越寬廣。
近日,在鎮原縣上肖鎮西嶺村畜禽廢棄物處理中心的廠房,只見兩條有機肥生產線將發酵后的糞便“吞”了下去,“吐”出黑色粉末狀的有機肥料。工人們則在有條不紊地打包、搬運、分包,一袋袋有機肥整齊地堆放在工廠一側,猶如一座小山。

上肖鎮西嶺村畜禽廢棄物處理中心是2021年鎮原縣通過招商引資引進甘肅盛原旺禾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投資建成高端生物科技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項目,該中心將養殖業產生的畜禽糞便“變廢為寶”,研發生產有機肥,還肥于田,助力生態循環農業快速發展。
上肖鎮西嶺村是傳統的種養殖大村,畜禽糞污的處理一直是養殖戶們的“老大難”問題。自從引進鎮原縣高端生物科技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建設項目,不僅解決了環境污染這一難題,也為種植業提供了肥沃的有機肥,更為周邊的群眾提供了家門口就業的好去處。
“我們廠主要處理的鎮原圣越農牧及鄉鎮各個養殖場的畜禽糞便。今年開年以來,我們隨著訂單量很大,每天需要工人20多人,一天工人工資支出就有3000-4000元,我們產品最主要的銷量到甘肅陜西等地,一年的年產量是3萬-5萬噸左右。”甘肅盛原旺禾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李小麗介紹道。
馬順鋒就是上肖鎮西嶺村村民,自從甘肅盛原旺禾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來到村上后,他就應聘到了適合自己的崗位,經過幾年的培訓學習,他現在是有機肥生產車間主管,帶領村民一起在家門口打工掙錢。同時他家里種了十幾畝地,這幾年一直增施公司生產的有機肥,種植效益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給他家也增加了一筆不小的經濟收入。
“畜禽糞便轉化后的有機肥料能夠用于村里種植蘋果、玉米等農產品,既實現了種養循環,還減少了農用物資方面的成本。”上肖鎮西嶺村黨支部書記邢祎高興地說。
發展循環農業讓當地有效實現了資源的循環利用,走出了一條生態利民、產業富民、可持續、可循環的增收新路子,畜牧養殖、農業種植都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
據了解,甘肅盛原旺禾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每年收購處理農作物秸稈1.5萬噸、畜禽糞便6萬噸,生產有機肥3萬噸,經過發酵,生產出來的有機肥微量元素含量高,實現了資源化再利用,形成了生態循環農業產業體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