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英出席第十屆世界水論壇《河流倫理建構與中國實踐》報告推介會并致辭
5月21日,由中國水科院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政府間水文計劃共同主辦的第十屆世界水論壇“河流生命:水系連通與生態流量”議題分會暨《河流倫理建構與中國實踐》報告(英文版)推介會在印尼舉行。水利部部長李國英出席會議并致辭,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自然科學助理總干事莉迪亞·布里托共同為報告揭幕,與會嘉賓進行了交流研討。
李國英指出,河流是地球的血脈、生命的源泉、文明的搖籃。在人類活動、氣候變化等因素的多重作用下,人與河流的關系日趨緊張,部分地區河流健康生命受到嚴峻挑戰,可持續發展陷入困境。河流危機本質上是生存環境危機、人類存續危機。保護河流,就是保護人類自己,就是保障人類永續發展。
李國英強調,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治水思路,強調要“讓河流恢復生命、流域重現生機”,賦予了河流生命概念,指引新時代中國河流保護治理新方向,開啟了中國河流保護治理新實踐。基于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習近平總書記治水思路和中國治水實踐經驗,建構河流倫理,就是把自然界河流視作生命體,尊重河流生存與健康的基本權利,調整人與河流關系的價值取向、道德準則、責任義務和行為規范,讓河流永葆生機活力,推動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堅持人與河流和諧共生,是建構河流倫理的核心理念。尊重河流生存與健康基本權利,是建構河流倫理的重要基礎。形成符合河流倫理的行為規范,是建構河流倫理的重要內容。
李國英表示,中國水利部愿與世界各國和國際組織攜手合作,在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引領下,共同推進河流保護治理,加速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涉水目標,為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共建清潔美麗世界作出新的貢獻。
荷蘭王國水特使梅克·范·吉尼肯、世界銀行東亞太平洋地區副行長曼努埃拉·菲羅、法國生物多樣性公署署長奧利維亞·蒂博、國際水利與環境工程學會主席菲利普·顧博維爾、世界水資源學會副主席拉比·莫塔爾等出席研討會。國際灌排委員會主席馬可·阿西里,國際水電協會副首席執行官巴勃羅·瓦爾韋德等專家紛紛發表觀點,高度認可中國建構河流倫理主張,認為報告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促進人與河流和諧共生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
中國水科院院長彭靜主持會議,來自有關國家和國際組織的官員、專家和代表近200人參加會議。
供稿:國際處
一、活動背景
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速和污水處理設施的不斷完善,污泥處理處置問題日益凸顯。污泥作為污水處理過程中的副產物,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質和病原體,如果不經過有效處理,將對環境和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影響。因此,污泥處理處置技術的研發和應用成為了當前環保領域的重要課題。新《水污染防治法》的實施和“水十條”等政策的推動,為污泥處理處置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和市場需求。政府和社會各界對污泥處理處置技術的關注度和投入不斷增加,推動了該領域的快速發展。
本次論壇的召開旨在進一步推動污泥處理處置技術的進步和應用,提高污泥處理處置效率和資源化利用水平。論壇將邀請國內外污泥處理處置領域的專家學者、企業代表和政府部門人員,共同探討污泥處理處置技術的發展趨勢、創新應用和市場前景,分享成功案例和經驗教訓,促進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為推動我國污泥處理處置行業的健康發展貢獻力量。上海作為我國的經濟中心和科技創新高地,擁有眾多高校、科研機構和污泥處理處置企業,為論壇的舉辦提供了良好的資源和條件。論壇的舉辦也將進一步促進上海及周邊地區污泥處理處置技術的交流和合作,推動區域環保產業的協同發展。
二.組織機構
主辦單位:《中國給水排水》雜志社有限公司
承辦單位:上海荷瑞展覽有限公司
三、會議時間與污泥產品展示地點
會議名稱:中國給水排水2024年污泥處理處置論壇(上海)
會議時間:2024年6月3日下午13:30-16:30
會議地點:上海|國家會展中心(虹橋) 6.1號館會議室B
污泥處置館展示地點:上海|國家會展中心(虹橋)6.1號館(展示時間6月3-5日三天)
會議報到:2024年6月3日6.1號館,展館8號門門口(9點半-11點之前報到,提供餐券,禮品等)
展示范圍:污泥處置技術及相關產品
會議規模:150-200人
四、展館交通
自駕:自駕至淶港路111號,由展館18號門駛入。在南廣場停車后,直接由南廣場扶梯至南登錄廳進行登錄。
出租車:推薦在淶港路111號下客,由展館18號門步行進入南廣場。直接由南廣場扶梯至南登錄廳進行登錄。
地鐵:地鐵2號線徐涇東站4、5、6號口出站,乘坐短駁電瓶車,至7、8號館尾端。在館間通道口進行登錄。
詳細內容可登陸官網:https://wastewater.watertechsh.cn/,或關注展會官方微信號:上海國際水展WATERTECH
五、南登錄廳污泥會議室及污泥展示區進館示意圖
污泥會議室靠近6.1號館8號門門口走到底(6.1號館會議室B)
二維碼掃碼報名
六、會議議題
五、會議議題
主持人發言13:00-13:10 |
中國給水排水 |
|
王領全 副主編 |
報告題目一13:10-13:30 |
污泥厭氧消化的發展歷程和趨勢(污泥處理處置與新質生產力發展) |
報告人 |
同濟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博導,國家海外高層次人才特聘專家,城市污染控制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循環經濟關鍵技術與裝備”重點專項總體專家組副組長、 國際水協會(IWA)Fellow 戴曉虎 |
報告題目二13:35-13:55 |
污泥焚燒建設運行實踐與未來技術思考(水務企業新質生產力發展探討) |
報告人 |
上海城投污水處理有限公司 王麗花 副總經理 |
報告題目三14:00-14:20 |
污泥處理工藝實踐與工程創新 |
報告人 |
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集團)有限公司 胡維杰 三院總工 |
報告題目四14:25-14:45 |
熱泵低溫干化污泥處理工藝技術和產品介紹 |
報告人 |
江蘇博一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黃志洋 總經理 |
報告題目五14:50-15:10 |
威立雅“GreenUp” 新戰略計劃與未來的可持續的市政污泥解決方案 |
報告人 |
威立雅水務技術 陳曉華 亞太區市政工程 設計總監/博士 |
報告題目六15:15-15:35 |
污泥處理處置路線選擇及應用趨勢分析(新) |
報告人 |
無錫買山環保裝備有限公司 西安交大楊鴻輝教授 |
報告題目七15:40-16:00 |
污泥高效低成本的處置及資源化利用 |
報告人 |
上海城市建設設計研究總院 黃瑾 副總工 |
報告題目八16:05-16:25 |
污泥資源化處置與長江沿線裸露礦山修復的生態統籌探索 |
報告人 |
同濟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董濱 教授、博導 |
報告題目九16:30-16:50 |
城鎮多源污泥泥質特性與處理處置實踐 |
報告人 |
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集團)有限公司 譚學軍 博士,總院副總工/教授級高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