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市實施新一輪主攻“海洋經濟”戰場三年行動 加快建設海洋強市
中國山東網2024-05-24 11:30
中國山東網·新感知5月24日訊 5月24日,濰坊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濰坊市新一輪主攻“海洋經濟”戰場行動方案(2024-2026年)》解讀政策例行吹風會(以下簡稱《方案》)。

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濰坊市自2024年開始,實施新一輪主攻“海洋經濟”戰場三年行動,推動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海洋強市。《方案》提出了今后三年濰坊市海洋發展的總體目標,到2026年,力爭濰坊市海洋生產總值達到2000億元,努力爭創國家級海洋經濟創新示范城市。重點實施“五大行動”,全方位推動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
海洋產業升級行動。重點開展“七大工程”,推動產業鏈條化、集群化發展,構建現代海洋產業體系。海洋化工高端轉型工程。著力在高分子新材料、石化鹽化融合高端聚合物、溴系高精尖產品等領域突破一批新技術、研發一批新產品,推動產業鏈條向上游、高端延伸。動力裝備鞏固提升工程。圍繞船舶制造、動力系統、深水鉆井、海底采油等產業領域,實施優勢強鏈、特色補鏈、新興建鏈工程,鞏固提升海洋動力裝備發展優勢,推動海洋動力裝備由“制”到“智”。海水利用創新突破工程。引進自然資源部天津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研究所科研資源,聯合相關企業建設海水綜合利用產業園,打造集海水淡化、濃鹽水利用、海洋化工、淡化設備于一體的海水綜合利用全產業鏈。生物醫藥增量提質工程。加強技術研發平臺和科技創新體系建設,大力開發海洋創新藥物和新型海洋生物制品,研發生產高品質海洋功能食品,持續提質增量。能源材料擴容上新工程。建設好魯北鹽堿灘涂地風光儲輸一體化基地、國華渤中Ⅰ場址海上風電等一批新能源項目,做優培強高性能聚烯烴材料、高性能復合材料、特種涂料以及海水淡化材料等海洋新材料產品,塑造行業發展新優勢。海洋漁業提檔升級工程。以蝦貝三文魚3條百億級全產業鏈工程為抓手,科學布局水產養殖產業,實現漁業量質齊升。依托海水養殖生物育種與可持續產出全國重點實驗室3個應用牽引基地,申報凡納濱對蝦“邦普1號”新品種,培育貝類新品系。海洋文旅品牌塑造工程,推進風箏沖浪、生態觀光、漁鹽文化等融合發展,開展非遺展演、文化展覽等形式多樣的文旅主題活動,努力打造渤海灣最美海洋旅游休閑廊道。
科技創新提升行動。強化科技創新驅動,加快創新平臺和人才隊伍建設,提升海洋經濟發展競爭力。搭建高能級科創平臺,積極對接中國海洋大學、嶗山實驗室、中國水科院等涉海高校、科研院所,合作開展關鍵技術攻關,推動更多科研機構、人才落地濰坊。激發海洋人才活力,積極爭取泰山產業領軍人才工程藍色人才專項等政策扶持,發揮好海洋產業高端智庫、在外濰坊海洋人等“智囊團”作用,推動人才鏈、教育鏈、產業鏈、創新鏈“四鏈融合”。加快智慧海洋建設,實施“數字+海洋”工程,整合、提升產業運行、生態環保、應急指揮等領域大數據資源,建設智慧漁業等綜合服務平臺促進海洋產業數字化轉型,探索構建集海洋經濟、海洋生態、海洋管控等于一體的智慧管理新模式。強化標準體系構建,強化政策支持和業務指導,支持海洋領域主導制定國際標準、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地方標準。圍繞“海上糧倉”“海洋牧場”建設,大力推行水產品無公害、綠色和有機認證。
開放合作擴大行動。以濰坊港為支點,增強港口發展質效,加快港產城融合發展,積極融入開放發展格局。提升港口綜合能級。加快濰坊港航道、泊位、堆場等建設,推動建立航道常態化維護機制,支持開辟小清河河海直達航線,全面提升通航保障能力。加快港產城融合發展。加快疏港鐵路、疏港高速建設,發展壯大港口物流、金融商貿等現代臨港產業,持續優化港城功能、凸顯港城特色,推動港產城高水平融合。深化對外戰略合作。深度融入“一帶一路”、青島都市圈等發展戰略,瞄準中東、非洲等重點區域,深入推進“千企百展”國際市場開拓計劃,積極組織相關涉海企業“走出去”發展,拓展對外合作的廣度和深度。
美麗海灣建設行動。加大海洋污染治理和生態修復力度,加快發展藍碳經濟,打造綠色可持續的海洋生態環境。統籌陸海環境一體治理。實施“流域-河口-海灣”聯動防治,加大入海河流總氮控制力度,持續改善濰坊市入海河流水質,確保近岸海域優良水體比例高于省定目標。提高海洋生態治理能力。推進海洋環境風險排查整治和應急能力建設,依據海洋環境風險源排查評估成果,科學實施分區分類管控措施,提升海洋環境風險源規范管理水平。大力發展藍碳經濟。繼續實施藍碳經濟發展三年行動,聚焦檉柳、貝類兩個優勢碳匯物種,加快藍碳遙感應用技術研究中心、海洋環境遙感監測技術研究中心、黃渤海藍碳監測和評估研究中心萊州灣試驗站建設。
科學管海用海行動。加強海洋監測管控,提升防災減災水平,夯實海上安全底線。提高用海保障服務能力。全力推進港口、海上風電、海上光伏等重大項目海洋產業用地保障,增強堤防防潮抗災能力,改善沿海周邊交通條件,提升海水供水服務水平。提高海上安全監管能力。深入開展提升海上安全治理水平三年行動,持續開展船載危險品、水上無線電秩序、商漁船防碰撞等重點領域和突出問題專項整治,全面提升海上安全生產智慧化治理水平和監管效能,筑牢海上安全防線。
中國山東網記者 張夢琦 通訊員張穎 張浩歌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