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水淡化與水再利用學會 2022-09-05 16:38 北京
日前,青島啤酒(揚州)有限公司已與揚州市潔源排水有限公司(湯汪污水處理廠)約定了間接排放限制的合作協議,并制定相應實施條款——這是揚州市首次實現協議排污。揚州市廣陵生態環境部門做“紅娘”,為企業排污合作來“牽線”,讓啤酒生產企業與污水處理企業互惠共贏合作,成就了一段治污好“姻緣”。“對污水處理廠而言,‘碳源’非常重要。”青島啤酒(揚州)有限公司相關工作人員介紹,污水處理過程中主要依靠微生物來“吃掉”污染物,以此達到凈化水質目標。
為了維持微生物的活性,保障脫氮除磷效果,此前,污水處理廠需要外購有機物作為碳源,這增加了污水處理廠運行成本。而啤酒生產廢水作為可生化性好的高濃度有機廢水,不含有毒有害物質,屬于優質碳源。“但由于我們的廢水里有碳源的同時也存在高濃度氮、磷,懸浮物等,為了保證啤酒生產符合排放標準,我們每年都投入大量資金進行預處理。”工作人員介紹。一邊是污水處理需要額外購買碳源,但另一邊卻在擁有優質碳源的同時,花大價錢去治污。如何讓二者各取所需并有效利用?以 “碳源”為契合點,將啤酒生產和污水處理進行有機的結合——啤酒生產廢水的循環利用,打造循環經濟的新模板勢在必行。2020年年底,生態環境部與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聯合發布了《啤酒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GB19821-2005)修改單,允許啤酒制造企業與下游污水處理廠簽訂協議,共同約定水污染物排放濃度限值,不再受納管排污標準的限制。
修改單的實施,是相關政策堅持科學治污,助力企業發展的具體信號。揚州市廣陵生態環境局作為企業主管部門,立即抓緊時機聞風而動,當起了“紅娘”,為企業積極牽線。他們主動聯系揚州市潔源排水有限公司(湯汪污水處理廠)進行合作,并將青島啤酒(揚州)有限公司變更間接排放限值存在的難點、卡點等問題進行了詳細解析和解答,以高效優質服務幫助企業,跑出助企紓困“加速度”。
經過多次協商、開會,喜訊終于傳來:青島啤酒(揚州)有限公司已與揚州市潔源排水有限公司(湯汪污水處理廠)約定了間接排放限制的合作協議,制定相應實施條款。根據該公司的申請,廣陵生態環境局在第一時間內將重新申領的排污許可證發放至企業。
此次兩家企業的順利合作,既是廣陵生態環境局為企業釋放政策紅利、為企業排憂解難的生動案例,也是揚州廣陵堅持走好綠色低碳可持續生態發展之路的具體實踐,必將有力推動經濟社會與生態環保的協調發展。
啤酒生產主要以大麥為原料,加入啤酒花和鮮酵母進行發酵釀造而成。生產廢水主要包括浸麥廢水、糖化廢水、發酵廢水等,主要成分為糖類和蛋白質。啤酒廢水中有機物濃度高,具有良好的可生化性,不含有毒有害物質,是污水廠“碳源”的絕佳補充,可以作為城市污水處理廠碳源的補充“變廢為寶”。對污水廠來說就是放錯位置的資源。啤酒廠每年需要投入大量資金對生產廢水進行預處理,處理達標后排放至市政污水管網,而這一過程實際就是啤酒廠去除“碳源”的過程。污水廠需要外購“碳源”,啤酒廠每年花費巨資把廢水中“碳源”去除后再排入污水廠,究其原因是受到排放標準的限制。不過,在2020年12月,生態環境部與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聯合發布了《啤酒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GB19821-2005)修改單,明確了“酒類企業廢水可為污水處理廠穩定補充優質碳源,協同推進污水處理廠穩定運行。允許酒類制造企業與下游污水處理廠通過簽訂具有法律效力的書面合同,共同約定水污染物排放濃度限值,并作為環境監督執法的依據。”目前有青島、蘇州、常州、黃石等地的污水處理廠已經喝上了“青島啤酒”“雪花啤酒”,順利實現了企業廢水資源化利用和碳減排的雙贏!以常州為例,數據顯示,僅2021年二季度,雪花啤酒廠(常州)產生廢水共35730噸,按照新的管理模式,啤酒廠減少運營成本12.5萬元。而常州江邊污水處理廠利用啤酒廢水作為碳源,在提高污水氮磷去除率的同時,實際減少購買商品碳源45萬元,減少碳排放達220噸;預計全年減少購買碳源150萬元,減少碳排放達730噸。真正讓常州污水處理廠穿上節能減排的“綠衣”,暢快地喝起了“啤酒”。所以,對于政府來說,應該積極促進企業與污水處理廠的資源利用新模式,而不是一味的罰款處罰,只有政府帶頭,才能完成中國碳減排的目標,走好綠色低碳可持續生態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