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重慶新聞9月16日電(張媛媛)一直以來,重慶市市政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重慶市市政院公司)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推動生態環境保護各領域工作取得顯著成效,助力重慶高水平建設山清水秀美麗之地。
其中,溉瀾溪“清水綠岸”治理提升工程區域為溉瀾溪全流域,總面積約13.65平方公里,流域內常住人口24.57萬。溉瀾溪上游為主、支線兩條雨水箱涵,主線箱涵長3.4公里,支線箱涵約4.3公里,箱涵均為地埋封閉結構。中下游為新華水庫、溉瀾溪河道以及溉瀾溪水庫組成的自然河道,開敞式河道2.8公里。

根據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的《重慶市主城區“清水綠岸”治理提升實施方案》,本次工程水質目標為Ⅳ類水質。該項目設計主要工程內容包括排口及管網整治工程、清淤及箱涵修復工程、海綿工程、4萬噸/天水質提升站1座、生態修復工程、景觀工程及水體水質監控體系。項目已于2022年8月竣工,根據目前運行情況,溉瀾溪水體環境整體得到較好的解決,達到了地表水Ⅳ類水標準。

梁灘河流域龍鳳河支流水環境綜合整治沙坪壩段項目則為中央生態環保資金項目,針對梁灘河的主要支流龍鳳河沙坪壩河段進行水生態治理修復,河道長度5.2公里,水域面積10公頃,主要工程措施有人工濕地、河底塑形、水生態系統構建等。項目目前正在進行基礎和周邊擋墻等結構工程施工。

在江北區觀音橋組團K18/K19等地塊(原長安三廠)土壤污染風險評估項目實施過程中,重慶市市政院公司針對項目約261畝范圍內的土壤污染狀況進行詳細調查,并評估存在的風險,主要工作內容包括場地調查、制定布點方案、土壤鉆孔取樣、污染因子檢測、污染風險識別和評估、修復規模確定和修復措施建議等。該項目分為兩期進行,分別于2023年1月和3月取得重慶市生態環境局批復,目前正開展土壤污染治理修復工作。

而位于萬州區龍寶河流域的萬州區雙河口移民安置區海綿城市建設工程設計(一期)移民組團、三峽職院片區項目則結合山地城市特點,因地制宜地應用多種LID措施,是該地區可復制推廣的樣板項目工程。其中,重慶市市政院公司負責該項目海綿城市設計工作。據了解,該項目榮獲2022年度優秀工程勘察設計獎•水系統工程設計三等獎。

大足城區污水廠截污干管擠外水工程項目則主要針對大足城區污水廠進水濃度低、水量較大的問題,對截污干管及上游二三級管網溯源摸排,找出“外水”侵入點,同步查找污水直排點、雨季溢流點等相關問題點位,目前擠外水效果明顯,旱季已擠出外水1萬噸。

此外,南濱路片區城市建成區雨污分流改造工程(2020-2021年)項目對南濱路片區164處雨污水混接管道和污水直排點進行整治,包括85個市政污水管道錯接雨水管道、52個市政雨水管道錯接污水管道、23個污水直排點、4個截流井。工程新建排水管道約13公里,管徑為d300~d1200,其中頂管部分約140米,接收井和工作井各5座,新建改造檢查井約611座。該工程于2020-2021年完成設計,目前正在施工,即將竣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