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力量,創新引領—為泥而來團隊開拓污泥處理新領域
污泥是指水體和污水處理過程所產生的沉淀物質。隨著社會快速發展,污染程度重、治理基礎差、排污總量大的污泥已成為政府和百姓的“心病”之一。據統計,2024年我國污泥年產量已遠超過5432萬噸,大量的污泥被隨意外運、簡單處理或堆放,導致許多城市被“毒圍”,由此帶來的社會問題也日益突出。習近平總書記在2024年3月舉行的政協會議中強調:“全面準確落實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方針,加強資源節約集約循環利用”。這也再次向相關行業工作者們傳達出了對污染物防治尤其是污泥等常見型污染物的治理要求。
如今,國家積極推動大眾創新、萬眾創業。在了解到污泥帶來的嚴重環境問題后,為泥而來團隊積極響應政策號召、響應大學生創新創業號召,結合地方資源及所學專業知識,聚焦解決污泥污染問題。“為泥而來”創新團隊秉持以費治費理念,開辟新思路,變廢為寶,實現污泥資源化利用。
圖1:團隊成員前往廣西藍德再生能源有限公司進行實地調研
為你而來團隊成員均來自廣西民族大學本科生“創新實驗班”。創新班一直重視科技教育及創新創業能力的培育,“創新創業與專業教育融合”是創新班人才培養模式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黃在銀教授的全程指導下,打造出了一支科研能力、創新能力等綜合實力強大的本科生團隊。“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項目成長和團隊成長相輔相成,共同進步。在研發的過程中,團隊共申請專利14項,發表論文32篇,線下墻報展示6次。成員注重實踐落地,培養創新思維,獲得了多項國家級獎學金和榮譽稱號,在自我提升的同時開展相關培訓10余次,形成了專業教育和創新教育人才培育的新模式。團隊成員還期望通過不斷努力,能夠實現“水質永續,能源自給,資源循環,環境友好”的十四五戰略目標。
圖2:廣西民族大學創新實驗班
為你而來團隊成員自加入學校創新實驗班以來,依托創新班平臺不斷開展科研實驗,在參與科研實驗的過程中激發了成員們學習相關知識的熱情,為成員們的專業知識學習和實驗操作能力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學以致用,知行合一;敏于求學,學有所成。”是黃在銀教授對學生們的要求,也是為你而來團隊一直以來秉承的理念。
圖3:團隊成員在第六屆全國光催化材料創新與應用學術研討會現場交流
“人學始知道,不學非自然。萬事須己運,他得非我賢”。團隊從2019年成立至今五年時間里,先后拜訪30余位專家,經歷三代產品更迭,在負責人王晨晨的帶領和成員的共同努力下,團隊成功研發出了清泥三號催化劑,突破并實現了了污泥組分納米微孔構筑、污泥自修復催化協同技術和芬頓催化多極協同技術。自主研發的創新技術,為污泥的有效利用和高效治理提供了新思路。簡短一句話,包含著無數個日夜的奮斗,回望漫長的實驗過程,日復一日的實驗生活早已磨礪出成員們吃苦耐勞,敢闖敢創的強大精神,催化劑的成功研發,極大程度上激勵了成員們的熱情,流過的汗,熬過的夜,都是值得的。
圖4:團隊成員前往廣西藍德再生能源有限公司現場取樣(左);
團隊代表與廣西華投集團有限公司洽談合作(右)
為泥而來團隊的產品打破了原有技術弊端,完成了多領域學科交叉,落實做到產品線下培訓和科研相結合,實現產、學、研全面合作。
清污除泥,讓大地回歸綠色;治廢凈水,還地球欣欣向榮。“響應國家政策,解決世界難題”,為泥而來團隊直面社會需求,勇于承擔環境保護的重任,以小小的污泥創造出巨大社會和生態價值,在新時代、新征程和新使命的召喚下,新青年們必有新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