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光大水務排名按照折合成人民幣計算 本文凈利潤指歸母凈利潤
三位百億大咖
營業收入方面,北控水務營業收入最高,為245.19億元,首創環保、華光環能、碧水源、興蓉環境、洪城環境、中原環保、重慶水務、上海環境、景津裝備進入前十。
凈利潤方面,北控水務依然排名第一,凈利潤18.95億元。興蓉環境、首創環保、光大水務、重慶水務、洪城環境、景津裝備、中山公用、中原環保、天津創業環保進入前十。
64家上市公司中,營收百億有三家,分別為北控水務、首創環保、華安環能,3家營業收入分別為245.19億、213.2億、105.1億。這三家頭部企業營業收入占64家上市公司市場總額28.57%。
64家上市公司中,營收在60-100億元的有8家,分別為碧水源、興蓉環境、洪城環境、中原環保、重慶水務、上海環境、景津裝備、光大水務。這8家中碧水源營業收入最高約89.53億元。
碧水源表示營業收入增加主要原因是:在國家環保政策的穩步實施下,碧水源緊抓機遇,通過改革創新、重構發展戰略、
強化公司治理、優化組織結構、提升精益管理、激發市場活力、成功開拓新領域新賽道等,實現市場和業務穩步提升;
同時運營項目逐漸進入穩定期,運營收入成為公司高質量發展的又一重要動因。
64家上市公司中,營收在20-50億元人民幣之間的有16家,占比25%;營收在10-20億元人民幣之間的有15家,占比23.4%;營收在10億元人民幣以下的有22家,占比34.3%。
三成企業營收利潤雙增加
64家水務上市公司中,有29家企業實現了營收的同比增長,其中天源環保幅度最大為53.05%;有23家實現了營收和歸母凈利潤的雙增長,占比35.9%。
營收和凈利潤雙增長的企業

值得注意的是,北控水務2023年營業收入增加14.1%,凈利潤增長60.5%,實現“雙增長”。北控水務表示因水處理服務之營業收入貢獻增加,以及自去年下半年起將北控城市資源集團有限公司綜合入賬所致。
64家水務上市公司中,有35家凈利潤實現增長,其中僅有武漢控股、華控賽格、倍杰特、國中水務4家企業漲幅超過100%。
武漢控股凈利潤漲幅最大為1908.6%,主要原因是子公司排水公司下屬二郎廟廠部分國有土地使用權于2023年被市土儲中心有償收回,公司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相關規定確認了資產處置收益46223.84萬元。
超一半企業營收下滑,兩成企業虧損
64家企業中有35家企業營收下滑,占比54.6%。其中營收下滑最多的為東方園林,營收下滑幅度為83.3%;有18家企業虧損,占比28.1%,其中東方園林虧損最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