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經開區:市政基礎設施建設 “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
發布時間:2024年09月09日 來源:信息日報 編輯:裘沙沙
“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再到“加快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優化,發展綠色低碳產業”等一系列重要部署要求,為全力補齊經開區市政基礎設施建設短板,構建功能完善、高效便民的生產生活空間,該區近年來全力推進全區市政基礎設施建設行動
積極完善市政道路基礎設施。新建市政道路10條總長約12公里,改造翻新原有道路共25條總長約39公里
三年來該區根據企業交通運輸及居民通行需求,科學合理開展市政道路基礎設施建設,累計完成投資約11.97億元,新建市政道路10條總長約12公里,改造翻新原有道路共25條總長約39公里。同時加強道路基礎設施的管護工作,完成路面破損、路面坑洼等修補工作100多處,面積約2600平方米;完成人行道與機動車道連接處改造85處;搶修路面塌陷6處;并對園區橋梁進行了全面檢測和修補加固。市政道路基礎設施建設極大地改善了園區交通出行條件和交通安全,為園區企業產品運輸、群眾安全出行提供了有利條件,并進一步提升了園區招商引資優勢。
改造提升配套基礎設施保障能力,積極部署給排水、供電、供氣等配套基礎設施建設
為保障園區企業和群眾的用水排水、用電、燃氣等配套設施需求,三年來該區積極部署給排水、供電、供氣等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并取得較好成效。在供水方面,引入飛劍潭水庫水源并完成了三陽水廠建設,施工了三陽水廠DN1200出廠水管道、春一路DN700、宜云路DN600、春暉路DN600、宜創路DN700、春和路DN600等供水主管工程,累計完成總投資3800余萬元。當前園區綜合供水能力16萬立方米/日,建成配水管道約98.4公里,園區供水普及率達到96.31%。在排水方面,新建道路雨水管網約12.7公里,新建道路污水管網10.15公里;對園區污水管網進行全面檢測清淤修復及5個無物業小區污水管網新建,新改建污水管網總長約45公里;有效解決了園區多個易澇點、積水點的城市內澇問題。在供電方面,建設了220千伏明怡變電站,配套新建110千伏線路16.8公里,確保了宜春時代等重點企業的順利投產;新建和改造10千伏線路11條,總長度達3.55公里;更新升級了環網柜、變壓器等關鍵設備36臺;累計完成總投資約2.76億元。顯著提升了園區電網的整體供電可靠性,有效解決了東北片區部分企業的用電問題。在燃氣和供熱方面,新建燃氣管網47.5公里,新建熱力管道16公里,基本實現園區企業和居民小區全覆蓋,保障園區供氣、供熱需求。
持續推進城市綠化和環境衛生基礎設施保障
在園林綠化方面,該區先后謀劃和實施了春順公園、鈺棲湖公園的建設工作,建成了江豐社區、厚村社區、馬王塘社區等3個口袋公園,并完成了園區新建道路兩側的綠化、美化工作,極大提升了園區的生態環境。當前園區城市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12.35平方米,建成區綠地率32.87%,建成區綠化覆蓋率34%。在污水處理方面,新建大型污水處理廠一座,覆蓋了經開區及醫藥工業園企業的污水處理,實現了日處理污水量7萬噸,有效解決兩個園區企業的生產污水排放問題,污水處理率達94%,極大減輕園區水質污染的風險。在垃圾處理方面,宜春經開區近年來加大了綜合管護經費投入,增加了管護人員、環衛設備數量,城市生活垃圾處理能力達220.27噸/日,無害化處理率100%,垃圾轉運能力265噸/日。現有市容環衛車輛136輛,環衛工人893人,有效保障了園區的市容市貌干凈整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