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發布廳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系列新聞發布會之一 在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中展現新作為
2024-09-22 08:57:49來源:河南日報
“五年來,河南省堅決扛穩政治責任,牢牢把握‘共同抓好大保護、協同推進大治理’戰略導向,堅定走綠色低碳發展道路,推動黃河流域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9月20日,在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一場發布會上,省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副主任王旭說。
河南作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的首倡地、沿黃經濟的集聚區,如何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培育新動能塑造新優勢,推動黃河全流域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河南省相關省直部門負責人進行了介紹。
創新驅動: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65.9%
服務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河南省把創新擺在發展的邏輯起點、現代化河南建設的核心位置,確立了“加快建設國家創新高地和重要人才中心”的奮斗目標。
構建了“兩城一谷”三足鼎立科技創新大格局、建強了高能級創新平臺體系……省科技廳黨組成員、副廳長何守法說:“河南省聚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實施重大科技項目,將著力解決黃河中下游生物多樣性保護、水資源利用、水庫清淤與泥沙資源化利用等科技難題,為保障黃河安瀾、加強生態保護提供有力科技支撐。”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是河南農業生產的重要灌溉水源。河南始終把糧食安全這一“國之大者”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全省糧食總產量連續7年穩定在1300億斤以上,今年夏糧總產量757.14億斤;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65.9%。
建設“良田”、培育“良種”、推廣“良法”、運用“良機”、實行“良制”——河南省重點做好“五良”集成促增產這篇文章。“我們還將深入實施糧食產能提升行動,打造糧食大面積均衡增產河南模式。”省委農辦副主任,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劉曉文說。
產業帶動:低空經濟為黃河發展插上翅膀
全面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需要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支撐。
其中,低空經濟科技含量高、產業鏈條長、服務領域廣、帶動作用強,是新質生產力的典型代表。王旭說,將認真貫徹落實《促進全省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2024—2027年)》,大力培育低空消費,完善低空基礎設施網絡,支持低空制造業發展壯大,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強化安全監管,推進傳統通用航空轉型升級與新興無人機產業創新發展,積極打造低空經濟發展示范區。
“多年來,我們把黃河流域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作為主攻方向,聚全省之力推進新型工業化、實施綠色制造工程、培育重點產業鏈群,推動產業邁向‘新賽道’,構建了綠色制造‘新體系’,塑造了鏈群競爭‘新優勢’。”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總經濟師李凱釗說,黃河流域內,鄭州市、開封市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洛陽市現代農機裝備制造業集群等6個集群已入選河南省首批先進制造業集群,并納入河南省國家級先進制造業集群“培育池”。
下一步,河南省還將深入推進重點行業節能降碳改造和設備更新,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先進制造業集群,推動河南省制造業發展向更高水平邁進,為河南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構筑強大物質技術基礎。
互聯互通:全省公路黃河橋達到27座
黃河從河南省穿流而過,為推動黃河流域上下游、左右岸協調發展,河南省大力加強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提升區域間互聯互通水平。
聯系上下游,構建沿黃河生態交通走廊。以完善“一字形”“幾字形”綜合運輸通道為重點,黃河沿岸“一軸兩翼”復合交通走廊項目全部開工建設。溝通左右岸,加密跨黃河運輸通道。全力推進安陽至羅山高速公路、國道230新鄉至開封等14座公路黃河大橋建設,目前全省公路黃河橋達到27座(高速公路黃河橋12座,普通公路黃河橋15座),有力促進黃河兩岸人流、物流、商流自由便捷流動。
“聯動城市群、立足促發展,河南省不斷完善跨區域運輸通道和黃河流域交通網絡。”省交通運輸廳二級巡視員關毅說,目前,河南省黃河流域與陜西、山西、山東三省高速公路已通車省際出入口達到19個,以交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推動關中、山西中部、中原、山東半島等城市群在黃河流域中協同融合發展。當前,河南省正有序實施黃河小浪底庫區港航工程,預計2025年建成投用。(記者 宋敏 李筱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