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利報整版關注:利用再生水 盤活水資源
(《中國水利報》 2024年4月26日 04版)
利用再生水 盤活水資源
□本報記者 鄭浩偉
水是生存之本、生產之要、生態之基。水資源問題越來越成為區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最大制約。近年來,一些城市轉變用水理念,深入貫徹落實節水優先方針,創新用水方式,開發利用再生水等非常規水源,不斷推進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再上新臺階。5月1日起施行的《節約用水條例》也針對再生水等非常水利用,作出了明確要求。
再生水被稱為城市“第二水源”,與日常使用的自然水相比,最顯著的特點便是“一水多用、重復利用”,再生水可以根據具體使用功能以及要求來進行處理,在保證達到一定水質要求的前提下,對水資源整體配置結構進行優化,能夠有效提高水資源利用率。同時,再生水不僅具備水量穩定、水質可控的優勢,而且可以就地使用、循環利用。
開發利用再生水等非常規水源,不僅能夠節水開源,還能夠增加水源供給、減少污水排放、提高用水效率,對緩解我國水資源供需矛盾發揮著重要作用,也對改善生態環境,推動區域經濟發展有著重要意義。因此,節約用水,實現再生水循環利用,不僅是維護我國水資源安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一項重要措施,更是關系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的一項重大任務。
《節約用水條例》明確要求,城市綠化、道路清掃、車輛沖洗、建筑施工以及生態景觀等用水,應當優先使用符合標準要求的再生水。一些城市在這些領域的實踐,為再生水循環利用提供了可借鑒的經驗,也為再生水循環利用走向深入進行了有益探索。
目前,全國城市每年再生水利用量約180億立方米,再生水利用率達到29%,后續開發利用的潛力是巨大的,需要水利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從資金、項目、考核、宣傳等方面,給予更多支持,提供專業指導;需要相關責任單位進一步大力創新再生水利用配置方式、拓展配置領域、完善產輸設施、健全激勵政策,確保在再生水規劃、配置、利用、產輸、激勵等方面形成一批效果好、能持續、可推廣的先進模式和典型案例。
源頭活水流不斷,開源節流是良方。再生水利用率的逐年提高,將進一步提升水資源利用效率,推動新階段水利高質量發展。
作者:鄭浩偉
責任編輯:羅景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