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7月22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賈驥業 記者 朱彩云)今天,《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于加快發展節水產業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正式對外發布。《指導意見》提出,到2027年,節水產業規模達到萬億,培育形成一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初步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創新為動力、產學研用相結合的節水產業發展格局。
《指導意見》還明確,到2035年,培育一批百億級龍頭企業,節水技術工藝、產品裝備制造和管理服務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節水型生產生活方式全面形成。
隨著節水型社會建設的深入推進,以節水產品裝備制造、節水管理服務咨詢等為主要內容的節水產業規模不斷擴大。2024年發布的《節約用水條例》明確“國家完善鼓勵和支持節水產業發展、科技創新的政策措施”。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同志在答記者問中提到,近年來,通過大力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我國水資源利用效率顯著提升。但也要看到,各領域節水空間仍有待加強,高質量節水產品裝備供給不足,節水管理服務水平有待提升。
為推動節水產業高質量發展,《指導意見》從激發節水產業發展動力、強化節水產品裝備供給、創新節水管理服務模式、發揮龍頭企業引領作用、推動節水產業科技創新等五個方面提出了一系列重點舉措。
《指導意見》提到,落實水資源剛性約束制度。水資源嚴重短缺地區、地下水超采地區應當嚴格控制高耗水產業項目建設,禁止新建并限期淘汰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高耗水產業項目。強化重點領域節水管理。加強重點用水單位監管,開展重點行業水效對標達標。從嚴控制洗浴、洗車、洗滌、賓館等高耗水服務行業用水,積極推行水循環、梯級利用。
此外,《指導意見》強調要完善節水市場機制。全面實行非居民用水超定額累進加價和居民生活用水階梯水價制度,合理確定階梯水量。全力推進農業水價綜合改革,積極推行分檔水價,健全農業用水精準補貼和節水獎勵機制。
為保障相關政策落到實處,《指導意見》部署了強化財稅金融支持力度、積極搭建交流合作平臺、強化節水宣傳引導等三方面支撐舉措。
在強化財稅金融支持力度方面,《指導意見》提出,利用中央預算內投資既有專項資金,對符合條件的水污染治理、水資源節約等項目予以支持;利用中央財政水利發展資金,鼓勵節水產業發展和技術創新。中央財政和地方政府聯動支持用水消費品以舊換新和高效節水器具普及。探索推廣“節水貸”,取水權、排污權抵押貸款等模式,加大對節水產業的信貸支持。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