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創 劉博團隊
最近,深圳迎來一批重點建設工程。
總部企業、985大學、醫學院,正加速落地深圳,這將為深圳帶來哪些新改變?
01
近日,深圳南山4.321億掛牌出讓兩宗產業地塊,透露西門子、中航國際將落戶的消息。
宗地號T406-0043的新型產業用地,位于南山區沙河街道,土地面積15560.56平方米,建筑面積103000平方米,掛牌起始價3.46億元,土地使用年限為30年。

意向用地單位為中航國際實業控股有限公司,預計可創造超過3000個高端就業崗位。
中航國際的前身是“中國航空技術進出口總公司”,成立于1979年。在改革開放之初,作為航空工業對外的“主渠道”“主窗口”,負責開展對外進出口業務,爭取通過出口創匯以引進國外先進的航空技術。
目前,中航國際是大型投資控股型總部企業,業務遍布全球,境內外上市公司6家。
中航國際是中國航空工業集團下屬的二級企業,其唯一控股股東為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該公司主要運營軍用航空器等國有資產,是根正苗紅的大央企,由國資委直接管理。

中航國際旗下公司僅部分展示
2023年,中航國際將總部遷到深圳。這次,其總部用地正式確定,預計2029年建成投產。
中航國際總部落地南山,不僅為南山區帶來稅收和就業,助力深圳低空經濟加速發展,更是壯大了深圳的總部經濟。
目前,深圳擁有三家央企總部,華僑城集團、中國廣核集團,以及2021年底入駐深圳的中國電子集團總部。
中航國際為央企二級企業,可以算0.5個央企總部,體現深圳近幾年在電子信息、航空航天領域的進步。
此外,深圳還有三家總部在香港的央企,實際運營重點在深圳,實行香港深圳雙總部運作模式,它們是:招商局集團、華潤集團、紫荊文化集團。
另一宗地號T504-0075的工業用地,位于南山區西麗街道,土地面積63008.31平方米,建筑面積97930平方米,掛牌起始價8610萬元,土地使用年限同樣為30年。


該項目將建設高端醫療影像設備產業基地項目,項目意向用地單位為西門子(深圳)磁共振有限公司,預計年均形成產值超40億元。
隨著項目投產,有利于促進深圳市高端醫療器械產業高質量發展。
02
在高校方面,深圳也傳來新進展。
一是位于龍華的電子科技大學(深圳)高等研究院,正式啟動招標。

項目一期位于深圳市龍華區大浪街道永樂路與新嶺路交會處東北側,計劃總投資超24億元,用地面積約9.17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為27萬平方米,總辦學規模約為3000人。
二是位于平湖的南方科技大學半導體學院項目,部分建筑已出地面。
這兩所大學有何特殊?
電子科技大學位于四川成都,是一所以電子信息科學技術為核心的985理工科大學。
學校的名聲雖然不大,但是學校研究的是比較熱門的電子、集成電路一類。
去年該校500多名畢業生簽約華為,高居各大高校榜首。
深圳的電子科技大學(深圳)高等研究院,以研究生、博士生的培養為主。


高研院與華為、騰訊等知名企業和科研院所聯合,聘任企業優秀人才作為兼職導師,與校內導師團隊優勢互補;
圍繞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網絡通信、區塊鏈、量子信息等領域,打造創新引領性人才。
對于電子科技大學而言,能夠在深圳布局校區,自然更容易吸引來優質生源。
而且深圳相關知名企業眾多,華為、騰訊、大疆、立訊精密等一大批企業總部在深圳,電子科技大學校區建在深圳,方便名企就近安排校招。

龍崗區2024年工作報告內提到,全力支持南方科技大學半導體學院建設。
南方科技大學,是深圳本土第一所“雙一流大學”,也是全國最年輕的“雙一流大學”之一。
南方科技大學半導體學院項目選址平湖街道,龍崗區豬玀皮水庫片區,擬用地面積15.8528公頃。

總的來看,深圳目前設有專注于半導體領域的大學共有三所:
▼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集成電路學院
該學院聚焦于深圳“20+8”產業集群發展急需,與集成電路龍頭企業、一流科研機構深度合作,成為支撐深圳集成電路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橋頭堡和科技創新強引擎。
▼南方科技大學半導體學院
南方科技大學半導體學院項目規劃總建筑面積約24萬平方米,預計容納1500名學生和900名教職工。該項目目前正在建設中,旨在培養半導體領域的專業人才。
▼電子科技大學(深圳)高等研究院
電子科技大學(深圳)高等研究院以研究生、博士生的培養為主,同時下設多個研究中心與科研平臺。高等研究院將聚焦“電子信息+”領域,特別是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網絡通信等領域,打通科技前沿人才與大灣區產業高端應用人才培養鏈條。
這些學院的建立,有助于加強深圳在半導體領域的教育和研究能力,促進相關產業的發展。
03
11月4日,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醫學院項目南園總平面圖對外公告。
根據規劃顯示,港中大(深圳)醫學院項目(南園)總建面約41萬平,計容建面約33萬平,主要建筑為教育及輔助用房,宿舍等。
此項目選址龍崗區國際大學園內,可研批復為招生規模6000人,總建筑面積為551918平方米,主要建設內容為教室、實驗實習用房、圖書館、室內體育用房等。

醫學院承擔了教育+科研兩大重任,學院開設了多個本科和研究生專業,如臨床醫學、生物醫學工程等,為學生提供全面而深入的醫學教育和培訓;
同時,醫學院擁有多個高水平的科研平臺和實驗室,致力于基礎醫學與臨床醫學前沿研究。
近年來,學院在心血管疾病、癌癥、神經科學等多個領域取得了重要研究成果,為醫學領域的進步做出了積極貢獻。
目前,深圳設立的各類醫學院有:
深圳大學醫學部
南方科技大學醫學院
中山大學深圳醫學院
深圳理工大學-生命健康學院、藥學院、生物醫學工程學院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醫學院
深圳醫學科學院-顏寧創辦
這些醫學院,在新興學科、交叉學科等領域快速沖擊世界一流,為國家和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在發展過程中,深圳公認存在教育與醫療方面的短板。
當前一系列工程建設里,既有針對教育的補短板項目,也有聚焦醫療的提升舉措。在科技領域,芯片同樣是極為重要的一個方面。
深圳雖科技發達,但在芯片領域仍有待補齊短板,進一步提升發展實力。
目前,深圳的高校數量已達到17所,44個學科ESI排名前1%。(ESI前1%學科指在全球范圍內,某一學科領域內被引用次數排在前1%以內,代表了該學科高水平研究實力。)
深圳全社會研發投入1880.49億元、占GDP比重達5.81%,PCT國際專利申請量連續20年居全國城市首位,“深圳-香港-廣州”科技創新集群連續4年居全球科技創新集群第二。
隨著高等教育、醫療、芯片研究方面投入不斷提升,深圳正加速建設具有全球重要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經濟的發展后勁更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