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大學的前身是始創于1924年的新疆俄文法政專門學院?箲饡r期,俞秀松、林基路、杜重遠、祁天民等一批教育家、藝術家和進步人士,先后來學校擔任領導、任教和講學。2000年,新疆大學與原新疆工學院合并組建新的新疆大學。經過一代代新大人的艱苦奮斗,新疆大學已經成為一所有著悠久辦學歷史、光榮革命傳統、鮮明辦學特色的綜合性大學。作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高等教育的領頭羊和排頭兵,2004年,學校成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教育部“ 區部共建” 高校。2012年,學校被列為國家“ 中西部高校綜合實力提升工程” 建設高校。2017年,進入全國首批42所一流大學建設高校行列。2018年,確定為教育部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部區合建”高校。
新疆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成立于2001年,由原新疆大學經濟管理系、經濟研究所、人口研究所和原新疆工學院管理工程系四家單位重組整合而成,是新疆經濟與管理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的重要基地。學院已形成全日制本、碩、博學歷教育,以及經濟管理高層次人才培訓的教育體系。學院設有經濟系、金融與貿易系、管理科學與工程系、工商管理系等4個系。現有經濟學、金融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工商管理、市場營銷、物流管理等6個本科專業,其中經濟學專業為國家一流專業建設點,國際經濟與貿易、工商管理、物流管理為自治區一流專業建設點。擁有理論經濟學、工商管理兩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和理論經濟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和博士后流動工作站。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為國家重點(培育)學科。
辦學定位: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完整準確貫徹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牢牢扭住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總目標,遵循“優化結構,促進交叉,重點建設,提高水平,形成特色”理念,以學科專業建設為龍頭,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核心,以師資隊伍建設為關鍵,以教書育人、科學研究、社會服務為重點,以基礎條件建設為保障,立足新疆、服務西部、面向全國、輻射中亞,將學院打造成新疆及中亞地區高層次經濟與管理人才培養重要基地、科研創新的重要高地、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特色智庫,成為絲綢之路經濟帶上獨具特色的一流經濟管理學院。
黨建工作:學院黨委下設三個黨總支(教工、研究生、本科生)。其中:教工有5個黨支部,現有教工黨員56人,占全院在崗教工總數的58.3 %。擁有“雙帶頭人”工作室4個。
師資隊伍:學院現有教職工98人,其中專任教師75人,教授15人,副教授35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59人。擁有天池學者特聘教授1人,天山學者3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1人,獲自治區有突出貢獻優秀專家稱號1人,國家級、省部級創新團隊各1個。
人才培養:學院始終把人才培養工作放在首位,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致力于培養具有強烈愛國愛疆情懷、基礎知識扎實、實踐能力突出、富有創新精神和社會責任感的經濟管理類高素質復合型人才。截止2023年6月在校本科生1443人,碩士研究生328人學、博士研究生 101人。學生在各級各類學科競賽、創新創業、科學研究等方面表現優異,3年來,學生在學科競賽中年均獲得省部級及以上獎項140多人次,在校研究生共發表核心論文200余篇。
近年來,本科生每年招生350人左右,碩士研究生110人,博士研究生24人。學院畢業生整體就業率超過95%,就業主要面向金融企業、地方國企、民營企業以及部分黨政機關和事業單位。就業崗位與培養目標的符合度較高、專業的相關性較好社會。畢業生深受用人單位好評。
科學研究:學院主要研究特色方向:新疆及西部地區經濟高質量發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濟發展與合作、能源碳中和戰略與決策。擁有科技部創新團隊1個:國家創新人才推進計劃重點領域創新團隊,自治區級創新團隊1個:新疆綠色低碳發展研究創新團隊;自治區級科研平臺2個:自治區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新疆創新管理研究中心、新疆宏觀經濟高質量發展研究中心;自治區級協同創新中心1個。校級科研平臺2個:經濟研究所、人口研究所。院級科研平臺5個:新疆數字經濟研究院、新疆供應鏈研究院、新疆績效研究與評價中心、新疆企業財務稅收風險研究中心、新疆金融與證券研究中心。
近5年來,學院獲得20項國家級項目,81項省部級項目,縱向課題經費合計1736萬元;地方政府和企業委托的橫向課題經費合計3090萬元;在國內外重要學術期刊發表學術論文400余篇。獲得省部級及以上獎12項。
社會服務:學院以國家和地區經濟社會發展重大需求為導向,發揮人才智力優勢,凸顯高水平新型高校智庫的咨政功能,形成了富有特色的高質量決策咨詢體系。三年來,12篇資政要報被國家、自治區領導批示;積極推動國家重大發展決策,協助塔城獲批了國家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烏魯木齊獲得首批國家產融合作試點城市;近5年來為自治區及各地州編寫發展規劃10余部,為自治區及地州經濟產業發展提供指導性依據,尤其在新疆數字經濟發展、低碳綠色發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濟發展與合作、供應鏈管理等方面成果有較高聲譽和較強影響力。
教學資源:學院現有經濟學虛擬仿真實驗平臺、企業財務信息與稅收風險管控大數據應用實驗室、國際經濟與貿易實驗室、證券投資實驗室、物流管理實驗室、ERP等6個實驗室。
學院設立“絲路基金”項目,每年劃撥20-30萬元,支持研究生、博士生進行科研創新。連續舉辦十屆“新疆創新管理研究生論壇”、五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與實踐研究生論壇”、兩屆“紅湖經苑”本科生學術論壇。
學院與20多家企業簽訂合作協議,建立校外實習實訓基地,為學生提供和創造創新創業機會和條件。
西安交通大學經濟與金融學院、管理學院組團為對口支援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