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關注 | 人民政協報:重慶璧南河 由“污”到“清”的蝶變

重慶主城向西,兩山夾一谷的地方就是重慶市璧山區,對于這個山谷之間的城市來講,“水”如生命一般的重要。
璧山區內沒有大江大河過境,也沒有大的湖泊水庫,只有璧南河等三條主要河流,人均水資源擁有量556立方米,屬于典型的丘陵缺水地區。
缺水之城更加重視治水之道。從重慶全面推行河長制以來,長江一級支流璧南河就由重慶市政協主要負責同志擔任市級河長,負責督辦這條河流的管理工作。


△重慶璧南河整治前后
作為全國政協委員、重慶市生態環境局局長的余國東更時刻關注璧南河的水生態治理。近年來,重慶對癥施策,盯緊璧南河重點點位,找缺口、補漏洞,以強有力的舉措推動璧南河水質治理和生態修復。
經過匠心治理和持續修復,這座缺水的璧山城,如今建設成了一座山與水、水與城、城與人和諧共生的宜居之城,山清水秀,人杰地靈,以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推動了當地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缺水卻更怕水
曾幾何時,璧山人對水既渴望又害怕。余國東告訴記者,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璧山是缺水區,但相對于缺水,璧山區更害怕水。
“害怕是因為水會給璧山帶來‘害’。”余國東解釋說,璧山的“水患”有三個方面,首先是缺水。數據顯示,璧山區年均降雨量為1101毫米,人均水資源擁有量僅有556立方米,僅為重慶人均水資源量的1/3。
其次是污染。余國東表示,發源于璧山區,最后于江津匯入長江的璧南河,是璧山的母親河,流域面積達452.7平方公里,占了區域面積的42.7%,隨著城市的發展和工業的集聚,璧南河周邊更是聚集了眾多的散亂污企業和養殖場所。
“企業排放的污水和養殖廢水都往河里直排,璧南河的水質一度達到V類。”余國東回憶說,曾經璧南河臭氣熏天,一度人不愿住、商不愿來。
最后便是水災。由于璧南河及支流兩岸垃圾泥土亂堆亂倒,導致河道淤積堵塞,城區璧南河防洪能力不足,每遇暴雨,城區必淹,必定受災。2007年的一場“百年一遇”特大暴雨,璧山城區被淹嚴重,讓璧山群眾受盡苦楚。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著眼于生態文明建設全局,統籌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治理,提出了一系列水污染防治工作新思路。
在重慶市政協的監督幫助下,在重慶市生態環境局的具體指導下,璧山區針對全區缺水的發展瓶頸,提出了一個主攻方向——把水生態環境作為璧山經濟社會發展的命脈來抓,把治水治污作為營造發展環境的基礎來做,將水“害”變水“利”。
如何改變這條河的面貌,成為當時治水的一道難題。為此,余國東幾乎每月都要前往璧南河進行調研和調度。
“璧南河的治理凝聚了多方的力量。首先以河長制推動璧南河治理,并構建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責任鏈。重慶市政協很關心關注璧南河的治理,組織各級政協委員開展了系列明察暗訪監督性調研視察。”余國東介紹說。
治污治“源頭”
“治水先治污。”要控制污染,首先就是要控制璧南河的污染源,而這個源頭是璧山區多且復雜的散亂企業。
“散亂污企業不僅對水質持續造成危害,養殖場的尾水更是加重了河水的治理難度。”余國東清楚地記得,對璧南河造成污染的源頭之一便是長沖漁場。這座漁場一直利用關停煤礦溫泉水大量采用高密度、肥水等方式養殖熱帶魚。受利益驅動,產業規模化了,環境保護卻沒跟上。漁場里排出的水越來越渾濁,發黑發臭的水冒著泡沫,造成璧南河兩河口和油溪兩個斷面水質嚴重超標。
余國東多次到現場督導長沖漁場生態治理工作,重慶市生態環境局也給予了資金支持。通過河道治理、生態修復等綜合舉措,長沖漁場入河水質從2019年5月起逐步改善提升,每天8萬立方米Ⅱ類溫泉水直接流入璧南河,大大改善了璧南河水質。首要污染物總磷濃度由原來的劣V類濃度降低至Ⅱ類濃度,從2019年8月起,璧南河兩河口國控斷面水質穩定達到Ⅲ類,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退漁轉產’才是核心。”余國東表示,2019年6月底長沖漁場基本實現全部“退漁轉產”。如今,長沖漁場已有400畝魚塘轉產為藕塘,發展起了生態農業。
璧山區還順勢對轄區內魚類養殖進行了規范,全面實施清水養魚,消除了肥水養魚對山坪塘和河流水質的污染。
同時,對于璧南河來說,河道內污泥淤積,加上外水不足,自身難以調節。就此,當地實施了“河內清淤、河外截污、外域調水、生態修復”的治河技術路線。
“小河不清、大河不凈,水環境的治理要精細到每一條支流。”余國東常常把這句話掛在嘴邊。多年的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經驗讓他深知“毛細血管”是保障水環境的重要一環,他積極推動璧山區“因河施策”,精準實施“一河一策”“一河一檔”,每條河流的問題、治理方案都細化出爐,如同有了自己的“檔案袋”。
“智慧治水”做好下半篇文章
如今的璧南河,碧水清清魚歡躍,兩岸花香人水親。
2022年2月,余國東再次帶隊赴璧山調研璧南河水質保護工作。一到現場,他馬不停蹄地走訪皮革小區芋荷小河溝、天湖花園南門小河溝、菜籽溝、觀音塘等關鍵地點,調研體檢斷面現場點位情況和璧南河干流水質情況。
“這些都是關鍵點位,一定要牢牢守住。”余國東現場囑咐著璧山區生態環境局同志,要加大巡查巡視力度,盯緊璧南河重點點位,找缺口、補漏洞,以強有力的舉措確保璧南河水質穩定改善。
“光靠人防是不夠的,還需要數字賦能智能監測,提升管理水平。”“智慧治水”是余國東認為做好璧南河河暢水清的下半篇文章。
在重慶市生態環境局的助力下,璧山區開發建設了水污染防治管理信息系統,將全區各類污染源,納入動態監測管理體系并安裝相應監測設備。
不過,雖然璧南河實現了由污轉清,但在余國東看來,重慶水生態環境保護依然不平衡、不協調,水資源不合理利用和浪費現象依然突出。
“還要持續深入落實河長制,推進入河排污口整治,強化水資源統一調度,實施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專項整治和規范化建設等工作。”余國東說,正在推進的美麗重慶建設對水環境保護提出了更高要求。他認為,要強化水域岸線保護修復,嚴厲打擊非法采砂違法犯罪行為,加快推進長江、嘉陵江、烏江等重點流域、城市河段及其他重要水體河湖生態緩沖帶建設,持續開展三峽水庫消落區生態環境調查等,“水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依然任重道遠,我們要久久為功。”
往期推薦
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系列評論:用扎實的理論學習凝心鑄魂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系列評論:用調查研究實效推動水利高質量發展請您閱卷 | 首發!重慶區縣總河長2022年這樣履職(三)請您閱卷 | 首發!重慶區縣總河長2022年這樣履職(四)走進區域看發展|人民網點贊:共筑長江上游生態屏障 川渝“攜手”共建瓊江幸福河來源:人民政協報
編輯:唐楸
責編:譚杰
聲明:除原創內容及特別說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圖片均來自網絡及各大主流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認為內容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贊”和“在看”點起來~
按二閱讀原文繼續滑動看下一個輕觸閱讀原文
重慶河長制向上滑動看下一個
原標題:《媒體關注 | 人民政協報:重慶璧南河 由“污”到“清”的蝶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