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南縣持續完善現代水網建設 惠民生、促發展的綜合效益明顯
大眾網記者 李梅 臨沂報道
12月11日,臨沂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新聞發布會,從四個方面介紹全市“現代水網建設年”行動有關情況。作為山東省縣級現代水網示范區,莒南縣充分發揮起步早、格局大的優勢,持續完善現代水網主骨架、暢通微循環,現代水網惠民生、促發展的綜合效益不斷顯現。

現代水網基礎脈絡更加清晰。立足全縣水資源分布西多東少、北多南少的實際,累計投資10.3億元實施了沭河雨洪資源調配、三庫串連、東部供水等樞紐工程,西部沭河水通過管網源源不斷輸送到東部臨港產業園區,陡山、石泉湖、相邸3座大中型水庫實現串聯,初步構建起“西水東輸、三庫串聯”的現代水網脈絡。2024年,以全市現代水網建設年行動為抓手,強力推進陡山水庫至石泉湖水庫水系連通工程,完工后可實現陡山水庫向石泉湖水庫的自流供水,大大降低供水成本、提高供水效率。
現代水網末梢循環更加暢通。著眼打通現代水網“最后一公里”,投資4.77億元實施水系連通及水美鄉村建設縣項目,以洙溪河、雞龍河兩大主干河道為主軸,串聯現有美麗鄉村及旅游資源,盤活區域河流水系;選取多彩茶溪川等3大片區實施水系連通、河道清障、清淤疏浚等工程,解決鄉村水系割裂、阻塞不暢等問題,鄉村河道寬了、水系活了、發展的經脈也通了,嶺泉鎮馬棚官莊村等沿河村莊以水為媒發展鄉村旅游、特色種植等產業,實現了集體增收、村民致富,激活了鄉村發展活力。
現代水網功能作用更加多元。投資5200萬元實施城區“七河匯城”工程,因地制宜對蘭花河、玉泉河等7條河流共計20.4千米河道進行系統治理,水的靈動之美大大提高了城市品味和吸引力。投資3.6億元實施再生水循環利用項目,自西部雞龍河泵站配套51.9千米供水管網至臨沂臨港經濟開發區鋼鐵基地,形成一條年利用再生水5100萬立方米的橫向再生水網,滿足了城區及東部產業園區用水需求,提高了水資源時空調配能力。投資8.3億元實施陡山灌區改造提升、相邸灌區灌排、龍王河橡膠壩、洙溪河橡膠壩、河道治理等工程,促進大中型灌區節水改造和信息化提升,改善河道微生態和區域生態環境,構建起長效穩固的供水保障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