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質”圖“墻”樹品牌
像搭積木一樣蓋房子,提升工程效率的同時降低造價成本;
以渣土、淤泥、污染土壤等固體廢棄物作為主要原料,經過生產加工重新變成“頂梁柱”實現資源綜合利用;
防水、防潮、防火、保溫多重功能一肩挑的同時,滿足不同場景的美觀需求;
……
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公布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年底,我國城鎮人均住房建筑面積超過40平方米,住房發展階段正在從“有沒有”轉向“好不好”。
好材料建造好房子,為建造出“安全、舒適、綠色、智慧”的好房子,安徽加速新型墻材行業新產品的推廣應用進程,推動產業鏈企業協同共進、深度融合。
“善于在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12月10日,全省墻改系統工作暨新型墻材產需對接會上,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黨組成員、副廳長程英春強調,發展新型墻材不但是推進建筑領域碳達峰碳中和的重要內容,更是支撐建材業高質量發展的頭部基礎。
記者從會上獲悉,截至11月末,安徽共有確認新型墻材生產企業330家,年直接銷售收入300億元以上。
綜合利用 變廢為寶
在樅陽縣橫埠鎮謀道村產業集中區內,有一家以煤矸石、建筑渣土、河道淤泥和生活污泥等固廢為主要原料制造綠色墻材的工廠———橫生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我們每年處理含水率80%的污泥8萬噸左右,干化成含水率30%的泥餅2.4萬噸,作為制磚的原材料,且有機污染物污泥里面含有可助燃物,按每年的污泥處置量折算成原煤,每年可節約原煤約1500噸,降低了成本的同時將資源再利用,促進節能減排。”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采用了高壓干化和低溫碳化的有效技術,處理含水率80%的城市生活污泥制磚,相比傳統的干化方法,高壓干化可以在更短的周期內完成脫水過程,且高壓干化過程中,污泥的物理和化學性質變化較小,有助于保持污泥的質量穩定。而低溫碳化過程中,能源消耗相對較低,且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較少。
安徽自然資源豐富,在綜合利用方面有著天然優勢,淮南、淮北、馬鞍山等國家級大宗固廢利用基地輻射帶動,合肥、阜陽、滁州等裝配式建筑基地集群發展,有利于降低原材料成本和產品供應鏈價格,尤其是在污泥制磚產業化方面更是全國最早實施的省份。
近年來,新型墻材企業積極發揮“城市環境凈化器”作用,截至11月底,全省新型墻材年綜合利用量級在50萬噸以上的企業有5家,20-50萬噸有47家。固廢利用量約為3350萬噸,原料固廢利用率達83.75%,較去年同期增長1.65個百分點,其中工業大宗固廢利用量為2843萬噸,在全省工業大宗固廢資源綜合利用中占比23.41%。中鹽紅四方、合肥佳安等公司相關技術入選住建部首批《綠色建材低碳技術與產品案例》。
綠色發展 智能先行
新型墻材作為解決傳統墻體材料高能耗、高污染問題的有效途徑,對于實現全省乃至全國的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至關重要。截至11月末,全省共有確認新型墻材生產企業330家可實現節約土地4.6萬畝,節約能源174萬噸標煤,減少廢氣排放530萬噸,減少粉塵排放6.7萬噸的生態環境效益。
走進安徽科達機電股份有限公司,成套的智能化生產設備動線流暢運轉有序。作為一家集蒸壓加氣混凝土生產線工藝服務、整線規劃、設計研發、裝備制造、工程服務、產品應用和運營管理咨詢為一體的整線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和高新技術企業,獲得了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國家綠色工廠、省技術創新示范企業、省數字化車間、省服務型制造示范企業等多項榮譽稱號。
公司研發的蒸壓加氣混凝士智能化生產成套裝備及控制系統,圍繞綠色低碳的建材行業發展新理念,將數字化、綠色化、智能化在蒸壓加氣混凝土機械行業進行融合。創新研發坯體智能切割技術、濕掰分掰技術、雙工位轉系統、自動排產技術、自動追潮系統,生產工藝迭代更新了余汽循環利用和態源冰國收利用技術、雨水利用系統等低酸,綠色節能措施,實現蒸壓加氣混凝土的低碳、低能耗生產。
隨著5G工業互聯網、數字孿生、AI大模型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蓬勃發展,進一步加快新型墻材行業企業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變革,是安徽產業發展的目標與方向。
2024年,安徽開展新型墻材行業提質增效專項行動,上門服務企業62家,覆蓋燒結、蒸壓加氣、裝配式建筑等主要墻材類型企業;持續推動新型墻材產業高質量轉型,安徽中擎獲評2023國家綠色工廠,六安高迪、泰山石膏(銅陵)獲得2024省級綠色工廠。
監管有為 “三品”發力
新型墻材作為建筑材料,在不斷豐富功能性,助力綠色環保的同時也決定著房屋建筑、基建工程的質量安全,唯有品質過硬、性能強悍的產品才能支撐產業高質量發展的一方天地。
安徽省墻體材料革新建筑節能推廣辦公室主任楊全城告訴記者,安徽大力加強行業監管,建立2024全省新型墻材企業庫。目前,在庫企業330家。在裝配式建筑方面,安徽已獲得新型墻材證書的裝配式建筑生產企業30家,產能逾800萬立方米。今年來,有關部門積極開展產品抽檢,截至目前,全省完成351家企業844組產品質量檢驗,總合格率為98.01%,較去年提升1.18%。
同時,持續開展企業現場產品出廠質量管理體系運行跟蹤和服務,尤其是加強對新認證企業的指導和監督,落實出廠產品質量追溯機制。完成23個在建工程項目新型墻體材料使用現場查驗工作,新增綠色建筑面積約55.6萬平方米。
“在建筑行業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公司將借助市場調整與產品轉型的策略,堅定不移地推進綠色發展道路。”全省墻改系統工作暨新型墻材產需對接會上,安徽墻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道出了許多企業代表的心聲。
“當下‘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成為企業提升影響力的重要手段。”楊全城表示,安徽將積極推進新型墻材企業加快實施“三品”行動,加快推動產品迭代升級,推動新型綠色墻材低碳化、制品化、產品功能化、裝配化發展;努力提升產品品質,向卓越質量攀升。同時,擴大品牌影響,培育特色鮮明、競爭力強的“安徽造”綠色墻材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