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中新天津生態城建設國家綠色發展示范區實施方案(2024—2035年)》獲國務院批復,為區域新時代高質量發展指明方向;今年10月,全國首家以循環經濟為主營業務的一級央企總部中國資源循環集團有限公司正式落戶,天津軟件園開園運營,為生態城綠色低碳發展賦能加力……面對多重疊加機遇,生態城高質量發展綠色動能越來越強勁。
近日在生態城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中新天津生態城自建設之初就肩負著“為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提供示范”的重大使命,開發建設16年來,大力發展綠色低碳經濟及智能科技服務、文化健康旅游、綠色建筑與開發等特色產業集群,涌動著源源不斷的綠色發展動能。
綠色產品“受青睞”
連日來,坐落于生態城的美騰智能裝備生產及測試基地技術人員正對生產設備進行最后的調試,為年底前投產做最后的準備。基地投產后將大幅提高企業核心產品產能,進一步滿足市場需求。
據了解,天津美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致力于研發生產工礦業智能裝備、儀器與系統,其明星產品TDS(XRT)智能光電分選機服務于60余家國內大型礦業集團的200余座礦山。據悉,傳統煤炭分選以濕法分選為主,需消耗大量水資源,且智能化程度較低。美騰的智能裝備破解了煤炭干法分選精度低的難題,核心技術入圍工信部《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領域節能技術裝備推薦目錄》、自然資源部《礦產資源節約和綜合利用先進適用技術目錄》。TDS(XRT)智能光電分選機上市9年來,技術和銷量在國內始終保持領先,同時企業也在加速向國際市場推廣。
遠風綠色動力科技(天津)有限公司最近正謀劃在生態城打造新能源重卡產業化平臺示范項目,為客戶提供遠風系列新能源重卡、遠風低碳智慧能源站以及遠風智慧物流調度系統等一體化的產品和技術平臺,為電動重卡典型應用場景提供綠色低碳解決方案。
近年來,生態城大力支持企業在技術研發、標準制定、成果轉化、產品應用等方面先行先試,制定出臺加快智能科技產業聚集發展的若干措施,不斷完善科技創新政策體系,持續加大對高層次人才的引進和培養力度,努力為綠色低碳產品研發上市厚植土壤。
綠色產業“新氣象”
美騰智能裝備生產及測試基地、遠風綠動新能源重卡產業化平臺等一批綠色高端制造項目的落子布局,正是生態城發展綠色低碳產業的一個縮影。《中新天津生態城建設國家綠色發展示范區實施方案(2024—2035年)》明確要求生態城加快建成具有國際競爭優勢的綠色低碳產業集群。在生態城,除綠色高端制造外,數字經濟、直播經濟、跨境電商、綠色建筑、冷鏈物流、文化旅游等產業也呈現出蓬勃發展態勢。
在數字經濟發展方面,北方大數據交易中心于2023年5月在生態城正式揭牌成立。投入運營一年多來,中心上架數據產品1500余個,累計達成數據交易額超5億元。
在直播經濟和跨境電商發展方面,生態城充分發揮“中新合作+自貿聯動”優勢,搶抓直播經濟發展機遇,促進跨境電商與直播經濟融合發展。據統計,2023年以來,生態城孵化跨境電商出口企業40余家,服務跨境出口企業750家,累計落地直播和跨境電商基地70個,注冊企業218家。
在綠色建筑發展方面,生態城創新實施綠色建筑全過程評價,形成涵蓋規劃、設計、施工、運營、評價全生命周期的綠色建筑管理體系,區域內綠色建筑面積超過2500萬平方米,綠色建筑比例達100%。
在冷鏈物流發展方面,生態城中心漁港于2022年10月獲批成為天津市首個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目前,基地共有冷鏈企業70余家,已建成冷庫容量60萬噸,初步形成集凍品貿易、倉儲、查驗、加工、供應鏈金融、電商直播、交易市場等功能于一體的冷鏈產業生態。
在文化旅游發展方面,生態城作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文旅資源豐富,文旅產業發展勢頭強勁——全域河、海、灣、湖兼備,擁有國家海洋博物館、泰達航母主題公園等13個文旅景區及中新友好花園、南堤濱海步道公園、南灣公園等40個城市公園,國家動漫園獲批國家文化出口基地。
載體建設“加速度”
10月23日,天津軟件園在生態城開園,東華軟件、中電金信、軟通動力等園區首批重點項目簽約落地。天津軟件園以先進計算產業為主導,聚焦信創和數據兩條產業鏈招商,著力打造“算力、算法、算據、算用”全產業鏈的產業體系。按照計劃,到2033年將實現“千企千億”發展目標。為強化天津軟件園載體功能,生態城制定出臺《關于支持天津軟件園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從技術創新、產業生態、人才引進等方面強化支持保障,發展信創產業集群。
“在天津軟件園緊鑼密鼓開展招商工作的同時,綠創園建設也正加快推進。”生態城商務和投資促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道,綠創園是中新雙方共同在生態城打造的低碳經濟和創新中心。園區統籌布局產業、生活、生態空間,推廣綠色建筑,發展循環經濟。園區設計規劃為綠色創新、綠色產業和綠色生態三個功能區。其中,綠色創新功能區重點引進創新型總部、專業型智庫、技術研發機構、投資機構等各類綠色創新主體;綠色產業功能區突出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招引高引領性、高成長性綠色產業項目;綠色生態功能區依托中新友好花園、中新友好圖書館等,為綠色產業項目發展提供文化交流、生態休閑、科普教育等高品質公共服務配套。
“目前,生態城已建成天津軟件園、中電智慧科技產業園、生物醫藥產業園、國家動漫園、科技園、信息園、北科建·直播電商產業園等多個產業園區,為綠色低碳產業打造了高質量發展空間。”上述負責人介紹。
綠色發展“前景可期”
在日前舉行的首屆中新綠色低碳發展論壇上,生態城管委會與新加坡企業發展局簽署諒解備忘錄,進一步加強在綠色低碳領域的務實合作;與國家建筑綠色低碳技術創新中心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推動建筑行業低碳化發展;與住建部科技與產業化發展中心、天津市住建委達成合作,共同開展綠色低碳產業領域研究。
鮮明的綠色產業基因,為生態城發展新質生產力搭建了廣闊舞臺。下一步,生態城將牢牢把握建設國家綠色發展示范區升級版的重要機遇,堅持以京津冀協同發展為戰略牽引,在對現有產業進行煥新改造的同時,以高端制造、綠色建筑、綠色交通物流、綠色能源、綠色金融、數字經濟、綠色創新園區建設為重點,加大綠色產業培育力度,持續通過提升產業“含綠量”提升發展“含金量”,努力實現綠色低碳經濟與城市建設融合發展。
生態城以中國資源循環集團有限公司落地為契機,加速資源循環利用產業鏈上下游企業聚集,因地制宜發展循環經濟;以天津軟件園為創新載體,培育軟件開發、系統集成、應用服務等信創產業集群;以中環TOPCon太陽能電池生產基地落戶為牽引,促進新能源電池技術產業聚集;以一汽豐田新能源工廠、華峰測控、華慧芯、全華時代等智能制造項目為依托,推動新能源汽車、集成電路、智能裝備等產業高質量發展。與此同時,生態城積極推進國家文化出口基地建設,助力文化企業出海;深挖海洋文旅資源,豐富旅游產品供給,推動文化旅游產業“揚帆遠航”;加快推進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建設,促進冷鏈物流、凍品加工、電商融合發展,構建京津冀“一小時冷鏈物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