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嚴厲打擊生態環境違法犯罪行為
來源: 中國新聞網
12月19日,吉林省生態環境廳聯合吉林省公安廳組織召開新聞通氣會。會議通報了全省生態環境保護執法情況并公布5個典型案例。
記者在會上獲悉,今年,吉林省生態環境廳和吉林省公安廳開展了一系列打擊生態環境違法犯罪專項行動,取得積極成效。截至目前,全省下達行政處罰652件,其中,一般行政處罰案件525件,罰款數額4088萬元,輕微違法不予行政處罰案件107件。
吉林省生態環境廳聚焦重點區域、重點時段和重點行業,壓茬實施春季清河、夏季攻勢和秋冬會戰等綜合執法行動,圍繞全省“兩河一湖”及52個國、省管控斷面,開展“守衛清澈河(湖)水”暨跨流域交叉執法檢查專項行動,針對夏季揮發性有機物污染凸顯的問題,開展碳排放、成品油、核與輻射等專項執法,集中組織燃煤鍋爐執法檢查、第三方檢測機構弄虛作假專項整治等執法檢查。
此外,吉林省生態環境廳利用無人機和自動監控等非現場監管方式、依托公安大數據與聯合辦案等手段,通過公眾參與和監督舉報,推動查處了一批生態環境違法行為。針對投訴困擾群眾的噪聲污染問題,建立省級督辦制度,推進問題解決,本年度向各地下發93個噪聲投訴典型案件均按期辦結。
吉林省公安廳圍繞全省生態環境重點領域、部位、行業,先后聯合開展“打擊危廢和監測數據弄虛作假”“打擊第三方環保服務機構弄虛作假”“打擊破壞黑土資源違法犯罪”等專項打擊整治行動,推動形成生態環境保護齊抓共管的綜合治理工作格局。
記者了解到,今年,公安機關相繼破獲了吉林省首起環保監測公司提供虛假證明材料案件和首起機動車檢測線檢測數據作假案,實現了吉林省在打擊新型污染環境犯罪的突破,對從事新型污染環境違法犯罪的嫌疑人形成了強大震懾。
在嚴厲打擊犯罪的同時,環保、公安兩部門不斷強化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的有效銜接,針對疑難復雜案件,通過生態環境執法警務聯動辦公室提級查辦、掛牌督辦、專案專辦,持續提升線索追蹤溯源和精準打擊能力。截至目前,兩部門共召開聯席工作會議157次,建立協作機制13個,創建行刑銜接示范點7處,偵破污染環境案件11起,聯動執法效果凸顯。
“接下來,全省公安機關將聚焦長白山、松花江和黑土地等重點區域部位,因地制宜地開展保護水源地、打擊盜挖黑土、打擊涉林涉獵等專項行動,切實維護吉林省水源安全和糧食安全。同時以‘昆侖’專項行動為主線,增強打擊實效,全力助推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提檔升級。”吉林省公安廳環偵總隊總隊長鄧釗在通氣會上介紹。
吉林省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局局長冷敬陽表示,下一步,吉林省生態環境廳將持續加大生態環境違法犯罪行為打擊力度,對性質惡劣、影響嚴重的惡意違法行為“零容忍”,堅持審慎包容執法,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讓執法既有“力度”,更有“溫度”,嚴格規范執法行為,為高水平保護推進高質量發展提供執法保障。(高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