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生態環境部
裴曉菲:下面請黃小贈司長介紹情況。黃小贈:各位記者朋友,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上午好!長期以來,各位一直關心支持、積極參與水生態環境保護,作出了寶貴貢獻,借此機會向大家表示崇高敬意和衷心感謝!非常高興有機會,就“美麗河湖保護與建設”這個主題,與大家進行交流。
2024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也是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重要一年。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對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作出重大部署。
各地各部門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二十屆三中全會,和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精神,堅定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統籌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治理,水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向好,人民群眾獲得感顯著增強,水生態環境保護取得新的明顯成效。
一是持續深入打好碧水保衛戰,推進大江大河和重要湖泊保護治理。深入實施長江保護修復、黃河生態保護治理攻堅戰。推動落實長江保護法、黃河保護法。加快建立長江流域水生態考核機制,印發實施評分細則,組織開展水生態監測評估,實現從定性描述到定量評價轉變。全力支持配合各民主黨派中央、無黨派人士開展長江生態環境保護民主監督,形成共抓大保護的強大合力。實施長江經濟帶、沿黃省區工業園區水污染整治,推動解決1600多個突出問題。
印發加強黑臭水體整治環境保護工作通知,地級及以上城市黑臭水體整治完成比例98.4%。堅持底線思維,印發汛期水環境監管工作通知,聚焦重點區域、行業、企業,精準識別各類水環境風險隱患,開展溯源整治,及時妥善處置突發環境事件。“一湖一策”強化水華防控,推進重點湖庫水生態修復。加強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全國累計有2.4萬個鄉鎮級及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完成保護區劃定,進一步提升飲用水安全保障水平。
二是健全水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強化系統治理、源頭治理、綜合治理。印發實施重點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規劃,構建“三水統籌”治理新格局。健全以排污許可制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監管制度體系,出臺排污許可管理辦法,累計將375.7萬個固定污染源納入管理。深入推進入河排污口排查溯源,以點帶線、以線促面,倒逼岸上城鄉各類污染源全面整治。
我們印發國家層面美麗河湖保護與建設清單,明確了2573個水體保護建設任務。共選樹了兩批56個優秀案例,引導各地打造“清水綠岸、魚翔淺底”的美麗河湖。推動發布南四湖流域水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這是首個由國家牽頭統一編制,以地方標準形式發布的流域型綜合排放標準,對于推進流域上下游、左右岸協同共治具有重要意義。推動完善跨省流域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全國已經有24個省份28個流域簽訂了補償協議。
2023年,全國主要水污染物排放總量繼續保持下降,國家地表水優良水質斷面比例達到89.4%;長江干流連續4年、黃河干流連續2年水質全線Ⅱ類,這是了不起的歷史成績。
但也要看到,全國水環境質量改善不平衡不協調的問題依然存在,面源污染防治仍是薄弱環節,黑臭水體消除從根本上難度還比較大,“三水”統籌治理還處于起步階段。
下一步,我們將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錨定美麗中國建設目標,以美麗河湖為重要抓手,強化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統籌“三水”治理,以更高標準、更有力舉措,持續深入打好碧水保衛戰,推動重要流域構建上下游貫通一體的生態環境治理體系,以高水平保護支撐高質量發展,努力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中國。
下面,我愿意回答記者朋友們的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