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良法促善治助發展
今年河南省多部省本級法規已施行
立法為專利促進和保護工作保駕護航,著力破解發明專利創新不足、轉化應用較弱等問題;積極回應新時代職工群眾對工會組織的新需求新期待,修訂省工會條例,更好維護職工合法權益;修訂省畜牧業條例,依法規范畜牧業生產經營行為,保障畜禽產品供給和質量安全;制定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條例,防治城鎮水污染和內澇災害,提升城市安全韌性……
今年1月1日起,河南省陸續施行一系列聚民意、惠民生、暖民心的法律法規,用法治保障人民權益、增進民生福祉,推進河南省高質量發展。
促進專利成果實施和運用
《河南省專利促進和保護條例》
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
立法必要性
專利制度是知識產權制度的核心內容,對服務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河南省建設國家創新高地具有重要意義。河南省2000年施行的《河南省專利保護條例》,已不能完全適應當前實際工作的需要。為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關于知識產權工作新的部署要求,更好銜接上位法相關規定,推動解決河南省知識產權工作中存在的發明專利創新不足、轉化應用水平較低、管理與服務亟待改進等問題,制定《河南省專利促進和保護條例》十分必要。
立法思路
●強化頂層設計。銜接上位法規定,結合河南省實際,明確工作原則和部門職責,對專利創造、運用、保護、管理和服務的全鏈條予以規范。
●激勵發明創造。針對發明專利創新不足、轉化應用不強等問題,綜合運用財政、稅收、產業、人才、金融等政策措施,推動專利高質量創造和高效率運用。
●強化法治保障。從激勵創新、促進運用、依法保護、科學管理、優化服務等方面,為專利促進和保護工作保駕護航,服務河南省高質量發展。
立法亮點
●激發創造活力設立省專利獎
省人民政府設立河南省專利獎,對進行發明創造、專利轉化推廣運用,為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作出突出貢獻的專利權人、發明人(設計人)予以表彰和獎勵。
設區的市、縣(市、區)人民政府對在發明創造、促進專利技術產業化以及其他專利促進與保護工作中取得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應當按照國家和本省有關規定給予表彰和獎勵。
●促進轉化運用提升運用效益
鼓勵和支持企業、高等院校、科研機構、新型研發機構等創新主體建立專利轉移轉化機構,在國家和本省確定的重點領域加強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推動創新成果及時轉化為高價值專利,促進專利成果實施和運用,提升專利運用效益。
●加強專利保護實現信息共享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專利管理部門和負責專利執法的部門應當與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建立健全專利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機制,依托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銜接平臺,實行專利違法行為線索、監測數據等信息的互通共享。
維護產業工人合法權益
《河南省工會條例》
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
立法必要性
自2004年《河南省工會條例》修訂以來,河南省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勞動關系、產業結構、就業形態、職工隊伍發生了深刻變化,工會工作面臨一些新情況、新問題。對條例進行修訂,是推進工會工作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是回應新時代職工群眾對工會組織新需求新期待的迫切需要。
立法思路
●對照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進行修改。重點針對新修改的內容深入逐條研究,進行對應修改,確保該條例與上位法保持一致。
●結合河南省工會工作實際進行修改。圍繞河南省工會工作中反映突出的困難和問題,重點在工會組織建設特別是新就業形態群體建會入會、工會維權服務手段、法律責任等方面進行修改細化。
●學習借鑒省外立法經驗。重點對最新出臺了地方配套性法規的遼寧、江蘇、湖北等省份的立法經驗進行學習借鑒。
立法亮點
●完善工會基本職責和職能
明確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竭誠服務職工群眾是工會的基本職責。
工會組織和教育職工依照憲法和法律的規定行使民主權利,動員和組織職工積極參加經濟建設,加強對職工的思想政治引領,引導職工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
●明確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的具體要求
工會推動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實施工匠培育工程,培養選拔高技能人才,提高產業工人隊伍整體素質,發揮產業工人骨干作用,維護產業工人合法權益,保障產業工人主人翁地位,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術會創新、敢擔當講奉獻的宏大產業工人隊伍。
●豐富了工會維護服務的內容
工會有權對企業、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執行勞動法律、法規情況進行監督。對監督過程中發現的在公平就業、職業傷害、休息休假、報酬獲取、勞動保護等方面嚴重侵害職工勞動權益的問題和案件線索,應當及時提請政府有關部門或者司法機關依法處理。
定點屠宰,守護“舌尖上的安全”
《河南省畜牧條例》
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
立法必要性
畜牧業是河南省農業農村經濟的支柱產業,在促進鄉村全面振興、加快農業強省建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河南省2002年施行的《河南省畜牧條例》對畜禽遺傳資源保護、糞污資源化利用、屠宰標準化建設、畜禽交易和運輸等方面的規范已滯后于新的發展環境和現實要求。為促進河南省畜牧業高質量發展,構建現代畜牧業生產體系、經營體系和產業體系,支撐現代農業強省建設,修訂《河南省畜牧條例》恰逢其時。
立法思路
●規劃引領、全面發展。貫徹新發展理念,新增“規劃與發展”一章。大力發展畜牧業新質生產力,明晰河南省畜牧業規劃與發展方向。
●全程保障、閉環管理。加強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品種選育、養殖、經營、交易、運輸、屠宰、監管等全鏈條制度建設,實現全流程管理。
●立足實際、科學統籌。因地制宜,統籌農業生產與畜牧業發展、畜牧產業與加工服務產業協同、產品安全與供給保障。
立法亮點
●加強規范與發展,實現融合發展
重點培育畜禽產品精深加工龍頭企業和現代化冷鏈物流企業,發揮龍頭企業帶動作用,提高畜禽產品精深加工、冷鏈物流服務水平。
支持畜牧業技術研發、成果轉化、公共服務、創新聯合體等平臺建設,加快畜牧業一體化、協作化、網絡化進程,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打造供應鏈,實現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實行定點屠宰,守護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本省實行生豬定點屠宰制度,并逐步實施牛、羊、雞、鴨等定點屠宰。
省人民政府在有條件的設區的市開展牛、羊、雞、鴨等定點屠宰試點工作,試點期為兩年。試點期內,設區的市人民政府可以制定定點屠宰暫行辦法。試點期滿后,省人民政府應當根據試點情況制定畜禽屠宰管理具體辦法。
●加強監管,讓群眾吃上放心肉
加強對畜禽質量安全的監督管理,制定畜禽質量安全監督抽查和畜禽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監測計劃,按照計劃開展抽查和監測工作。
市場銷售的畜禽及畜禽產品,應當按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附有檢疫證明、檢疫標志以及肉品品質檢驗合格證。
系統治理城鎮內澇
《河南省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條例》
自2025年2月1日起施行
立法必要性
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是市政公用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直接關系到人民群眾生活質量和環境質量,關系到城市正常運行和可持續發展。制定《河南省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條例》對于保障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設施安全運行,防治城鎮水污染和內澇災害,保障公民生命、財產安全和公共安全等,具有重要意義。
立法思路
●堅持系統原則,統籌排水與污水處理。明確“尊重自然、統籌規劃,配套建設、建管并重,保障安全、綜合利用,綠色智慧、系統循環”的立法原則,統籌排水與污水處理。
●堅持問題導向,確保城市安全運行。針對城市內澇安全問題,科學規劃布局內澇防治設施,完善預警、會商、聯調聯排工作機制,提升內澇防治和應急處置能力,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堅持綠色發展,推動污水污泥資源化。強調污水污泥資源化利用,設置“污水處理與再生水利用”“污泥處置與資源化利用”兩章,破解污泥處置和利用難點。
立法亮點
●健全內澇防治體系
加強對排水防澇設施建設和老舊管網改造升級,構建源頭減排、管網排放、蓄排并舉、超標應急的城市排水防澇工程體系,強化基層應急基礎和力量,補齊排水防澇工程短板,系統治理城鎮內澇。
●加強污水處理與再生水利用
相關部門和單位應當推進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及其配套污水管網一體化、專業化運行管理。工業生產、生態景觀、城市綠化、道路清掃、消防用水、車輛沖洗、水源熱泵以及建筑施工等應當優先使用符合標準的再生水。
●推進泥污處理和資源化利用
應當無害化處理處置污泥,保證處理處置后的污泥符合國家有關標準,對產生的污泥以及處理處置后的污泥去向、用途、用量等進行跟蹤、記錄。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傾倒、堆放、丟棄、遺撒城鎮污水處理設施產生的污泥和處理后的污泥。
(2025年2月7日《河南法治報》記者 林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