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發進展】連續流好氧微顆粒污泥技術取得重要突破
關注我們
我國有超過5000座的市政污水處理廠,污設計處理能力總和超過 2億噸/日,工業廢水的年產量超過200億噸。污水與廢水處理工藝中,常常存在占地面積大、污泥濃度低、高耗能、高藥劑投加量等問題。隨著綠色低碳循環經濟建設的推進,廢水處理行業正朝著節能化、高效化、智能化方向發展。好氧顆粒污泥技術因其能耗低、污泥濃度高、污泥沉降性能好、占地面積小、脫氮除磷效果好以及適宜新建、改造或者原位擴能市政污水或者工業污水而備受關注。
北京化工大學生物質能源與環境工程研究中心劉廣青、蘇本生團隊長期致力于好氧顆粒污泥的技術研發及工程轉化。繼2018-2021年開發的針對市政污水序批式好氧顆粒污泥技術(AGSBR)驗證性中試成功之后(1000m3/d,與北控水務合作),2021-2024年開發的連續流好氧微顆粒污泥技術(CAGS)取得重要突破。
相比于序批式SBR運行模式,連續流好氧顆粒污泥應用場景更為廣泛,可針對傳統的A2/O、氧化溝等連續流工藝直接改造,實現擴能和提標升級;但由于其運行方式自身特點,弱化了貧富營養代謝過程,其開發存在很多困難,本團隊經過近4年的小試、中試(200m3/d)開發,實現重要突破,以市政污水為基質,出水各項指標優于京標B(DB11)或者準地表Ⅳ水質標準(COD≤30mg/L,TN≤10mg/L,TP≤0.2mg/L)。
圖1. COD、氮磷去除效果
此技術可廣泛應用于市政污水和工業污水領域,其使用范圍和特點如下:
圖2. 應用范圍和特點
-
原位擴容
隨著城鎮化的發展與排污人口規模擴大,部分污水處理廠需要擴容,但又受場地面積限制,利用本技術可以基于原有的AAO、氧化溝或者CASS等工藝,可以實現污水處理規模的原位擴容40%-50%。
-
原位提標
利用本技術可以實現從一級A到京標B/準四類水質排放標準的原位提標。
-
新建污水處理廠
當前仍有很多地市與區縣新建污水處理廠的需求,但普遍存在用地緊張的問題,使用該技術可實現建筑物占地節省60%以上,全廠占地節省40%以上。
-
節能降費用改造
相比傳統技術,利用本技術可以節約電耗35%以上;節省了PAC/PAM的投加,藥劑費可節省60%以上;可以實現智能化無人值守,人工費節省60%以上。
轉載:北化生物質能源與環境工程,僅供分享交流不作商業用途,版權歸原作者和原作者出處。若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微信號:CNWW1985
投稿咨詢:022-27835707
廣告咨詢:022-27835639
發行咨詢:022-27835520
官方網站:www.cnww1985.com
聯系郵箱:cnwater@vip.163.com
識別二維碼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