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六網”經濟地圖③|管網縱橫 城市美好
天眼新聞2025-03-09 21:44
編者按
基礎設施建設是國民經濟基礎性、先導性、戰略性、引領性產業,F代化的基礎設施體系是貴州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貴州日報天眼新聞特別策劃“貴州‘六網’經濟地圖”系列報道,聚焦貴州堅持公鐵水一張網、港產園一體化,加快路網、水網、電網、地下管網、油氣網、互聯網基礎設施“六網”建設的做法、進程、亮點,敬請關注。

地上,公路交錯縱橫;地下,管線編織成網。
貴州各地加速推進污水管道、供水管道、燃氣管道、排水管道等地下管網項目建設,全力疏通城市地下“生命線”。2022年以來,貴州地下管網建設改造超13575公里。
地表之下,管網延展、織密,城市“血脈”更加暢通,貴州高質量發展支撐有力。
扮靚城市面子 厚實城市里子
“以前下一場大雨,排水不暢、地勢較低的地區總是有內澇積水,出行特別不方便。”安順市海綿城市施工項目相關負責人說,開展海綿城市建設以來,我們統籌推進地下管網改造,進行雨污分流,現在內澇積水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安順市以“海綿+城市管網”創新模式推進管網建設,扮靚了城市面子,也厚實城市里子。安順市婁湖經過改造,形成了集濕地、濱水、廣場、綠道等功能于一體的綜合區域,不僅改善了生態環境,還為市民提供了休閑娛樂空間。

經過海綿改造的黎陽廠二居環境。牟紹莉 攝
地下管網設施建設與民生福祉息息相關,燃氣管網也是地下管網改造的重要組成部分。
1月15日,開陽縣水東大道供氣管道建設工程完成收尾工作,標志著開陽縣2024年實施的8個天然氣管道項目全面建成。
隨著天然氣管道鋪設不斷延伸,更多居民用上了清潔、高效的天然氣。與此同時,燃氣儲備設施建設也在加速推進,有效提升了貴州應對能源供應風險的能力。
實干為要。2024年,我省啟動實施城鎮燃氣和天然氣基礎設施建設攻堅行動,更新改造老舊城鎮燃氣管道478公里,新建天然氣管道230公里,新增7個開發區實現管道供氣。
加力設施投入 帶動產業發展
管網的建設不僅改善居民生活環境,對于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也十分明顯。
“供水管網改造后,再也不用擔心園區用水緊張,生產受影響了!”龍里縣工業園區內有關企業負責人感慨道。
龍里縣水資源“南豐北少”,中部縣城區面臨供水需求大的局面。為改善供水環境,龍里縣圍繞企業用水需求,投資3100萬元改造供水管網約21公里,保障日穩定供水0.7萬方,為恒力源、雪花啤酒、高金食品等高產值企業提供強有力的供水保障。
配套設施的完善,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企業入駐,促進當地經濟快速發展。2024年,全縣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7戶,累計規模工業總產值93.63億元。

龍里經濟開發區冠山工業園一角。潘希來 攝
完善的地下管網設施為產業經濟發展提供堅實的基礎保障。在產業園區,地下管網建設與園區發展同步規劃、同步建設,滿足企業在生產過程中的用水、用電、用氣和排污等需求,是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一環。
聚力攻堅!顿F州省產業配套基礎設施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提出,進一步提升產業供水保障能力、擴大產業供氣覆蓋范圍、提高園區污染治理水平等,力爭用3年時間基本建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安全高效的產業配套基礎設施體系。
要素保障有力 管網建設提速
提升韌性,完善設施。貴陽貴安大力推進地下管網綜合改造與升級建設,通過改造完善市政設施、升級改造生活污水設施等措施,構建更加高效、安全的地下基礎設施網絡。
改靚“面子”,更重“里子”。安順不斷深化改革,聚焦民生“痛點”,推出系列“安心住”工程,加快推進以棚戶區改造、老舊小區改造、背街小巷改造、城鎮地下管網改造等“四改”為載體的城市更“新”行動。
探索城市更新模式,推動城市發展。我省各地區各部門正以地下管網建設改造等城鎮“四改”為主抓手,完善要素保障。2024年,貴州省市政設施建設全口徑完成投資461.32億元,新增改造供水規模25.5萬立方米/日、污水處理能力18.92萬立方米/日、垃圾處理能力400噸/日,建設改造地下管網5038.31公里。

息烽縣永陽街道坪上-小寨壩城市燃氣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項目,挖掘機正在進行管道開挖。受訪單位供圖
資金融通在管網建設中扮演重要角色。
在烏當區洛灣東風片區排水管網新建及更新改造項目現場,挖掘機正在揮動“手臂”開挖排水溝,各個點位上工人們正在緊鑼密鼓地施工。
該項目總投資約2.47億元,其中70%的資金來源于超長期特別國債,彰顯了中央對民生工程的重視。
今年,貴州省將搶抓地下管網建設和長江大保護污水治理的機遇,積極爭取中央預算內資金和超長期特別國債支持,完成地下管網建設改造2000公里以上;推進尚未實現管道燃氣供應的9個縣燃氣設施建設,力爭年底前實現管道供氣。
久久為功。城市治理的進步,往往藏匿于地下管網的方寸之間。這些“看不見”的地下工程,卻是“看得見”的民生答卷,群眾的感受最直觀。隨著建設的持續推進和技術的不斷創新,地下管網這一城市的“生命線”將更加穩固、暢通,為貴州的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開啟城市發展的新篇章。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牟紹莉
編輯 姚梅
二審 王淑宜
三審 顧海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