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湖北省興山縣移民生態工業園規劃簡介
規劃范圍:興山縣移民生態工業園包括峽口、黃糧和古夫三個片區,其中峽口片區由峽口港、平邑口、劉草坡、黃家河、建陽坪和石廟柑橘場等6個小片區構成。園區規劃總面積7.16平方公里,其中,峽口片區3.37平方公里、黃糧片區2.98平方公里、古夫片區0.81平方公里。
產業現狀:區域內現建有10家企業,分別是:興山興發硅業有限公司、葛洲壩興山水泥有限公司、湖北興發化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劉草坡化工廠、興山縣峽口港有限責任公司、湖北天源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興山保盛包裝有限責任公司、湖北昭君生態農業有限公司、宜昌洪昌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興山縣亮特精粉有限公司、興山縣大豐收蔬菜專業合作社。區域內農作物主要包括油料、茶葉、水果、蔬菜、藥材等,特色農副產品生產近年來有較大幅度的增長,農副產品深加工材原材料豐富。
功能定位:
(1)峽口片區:該片區有著較好的工業和物流發展基礎,將重點發展精細磷化工、硅和物流產業,規劃將其定位為興山縣循環經濟示范區和現代物流中心。
(2)黃糧片區:該片區是農業發展優勢地區,將重點發展農副產品深加工,規劃將其定位為興山縣工業帶動農業和統籌城鄉發展的示范區。
(3)古夫片區:該片區是興山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將重點發展新型電子材料產業和旅游服務業,規劃將其定位為興山縣現代制造業基地和現代服務業中心。
總體目標:
以循環經濟和工業生態學理論為指導,加快園區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培育壯大現代物流、精細磷化工、硅產業、現代醫藥、電子、農副產品深加工等產業集群,構建以工業共生和物質循環為特征的生態工業體系。通過10年的努力,興山縣移民生態工業園精細磷化工產業保持較快發展,硅化工產業、農副產品深加工、現代醫藥和電子集聚規模壯大,現代物流園區建設取得新突破。產業布局和組織結構更趨合理,產品結構顯著改善。行業節能減排取得明顯成效,現有的產品代謝鏈和廢物代謝鏈更加完善。屆時,興山縣移民生態工業園將成為生態環保型、產業集聚型、自主創新型、功能完善型、經濟型、和諧發展型的現代生態工業園區,形成“一園多區”的發展格局。具體而言,經過10年的建設,興山縣移民生態工業園將實現以下總體目標:
(1)形成現代物流、精細磷化工、硅產業、現代醫藥、電子和農副產品等產業集群;
(2)形成以工業共生和物質循環為特征的生態工業體系;
(3)實現資源節約與環境友好;
(4)項目總投資約為70.91億元(其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總投資約為19.78億元,包括土地平整費用約為8.13億元),其中,峽口片區、黃糧片區和古夫片區項目分別投資約為35.86億元、9.68億元和5.59億元。
(5)園區實現總產值約為120.1億元,其中,峽口片區、黃糧片區和古夫片區分別實現產值94.79億元、19.63億元和 5.63億元。
(6)園區實現總利潤約為12.5億元,其中,峽口片區、黃糧片區和古夫片區分別實現利潤10.67億元、1.4億元和0.43 億元。
(7)園區實現稅收約為8.51億元,其中,峽口片區、黃糧片區和古夫片區分別實現產值3.73億元、3.89億元和 0.89億元。
(8)提供近1.8萬個就業崗位,安置三峽庫區移民和生態屏障區移民就業約6100人。其中,峽口片區安置就業1.47萬人,安置三峽庫區移民和生態屏障區移民0.45萬人;黃糧片區安置就業0.24萬人,安置三峽庫區移民和生態屏障區移民0.13萬人;古夫片區安置就業0.08萬人,安置三峽庫區移民和生態屏障區移民0.04萬人。
2 環境影響評價結論
(1)水環境影響評價結論
區域內現有污水處理設施有峽口污水處理廠及古夫新縣城污水處理廠,為配套工業園建設,工業園擬新建平邑口污水處理廠、劉草坡污水處理廠、建陽坪污水處理站及黃糧污水處理廠。
擬建的平邑口污水處理廠主要用于收集處理平邑口地塊污水,劉草坡污水處理廠用于收集劉草坡地塊污水,建陽坪設污水處理站用于收集建陽坪、黃家河及柑橘場三個地塊污水;峽口港污水以生活污水為主,納入峽口污水處理廠集中處理;古夫片區污水處理廠納入新縣城污水處理廠集中處理;黃糧片區污水納入黃糧鎮污水處理廠集中處理。
建陽坪污水處理站及黃糧污水處理廠污水經過處理達到《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中的一級A標準后排入高嵐河,其它污水處理廠污水經過處理達到一級A標準后排入香溪河。
興山縣移民生態工業園近期COD排放量為225.64t/a、NH3-N排放量為22.57t/a,遠期COD排放量為442.45t/a、NH3-N排放量為44.24t/a,均低于納污水體水環境容量(COD:4619.9t/a、NH3-N:244.6t/a),香溪河及高嵐河四個控制單元內污水處理廠近期及遠期COD、NH3-N排放量分別低于各控制單元水環境容量。
興山縣移民生態工業園地表水環境容量可以滿足工業園發展要求。工業園建成后,區域地表水水質符合環境功能區要求。
(2)環境空氣影響評價結論
①工業園近期及遠期排放的SO2對古夫鎮、峽口鎮及黃糧鎮人口集中區、周邊區域村莊人口集中區影響相對較小,各環境保護目標SO2地面小時濃度最大值、日均濃度最大值及年均濃度預測值均低于《環境空氣質量標準》中的二級標準。
②工業園近期及遠期排放的TSP對古夫鎮、峽口鎮及黃糧鎮人口集中區、周邊區域村莊人口集中區影響相對較小,各環境保護目標TSP地面小時濃度最大值、日均濃度最大值及年均濃度預測值均低于《環境空氣質量標準》中的二級標準。
(3)噪聲影響評價結論
工業園營運期,噪聲主要來自于工業設備噪聲、交通噪聲,如能加強聲環境的規范管理,各功能區的環境噪聲,可以滿足城市區域噪聲控制標準的要求。
(4)固體廢棄物環境影響評價結論
①興山縣移民生態工業園產生的工業固體廢物主要鍋爐灰渣、磷泥、磷鐵、焦炭粉、礦石粉、磷酸鹽、石灰渣、農副產品加工邊角料、晶片磨削廢料、制藥殘渣及廢液等。工業園近期及遠期工業固體廢物新增量分別為:286275t/a、344475t/a。根據規劃目標,2015年和2020年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將達到100%,固體廢棄物回收利用率近期及遠期分別達到≥90%、≥95%。
工業園應按照生態工業園要求大力推行清潔生產和循環經濟,對于引進項目規劃項目所產生的固體廢物大多采取梯級利用、資源綜合利用的處理處置方式。對工業園固廢的處理處置應從三方面著手:一是改革生產工藝,通過開展清潔生產、發展循環經濟從源頭上減少工業固體廢物的產生量;二是設專用渣場臨時儲存,防治固體廢物污染破壞環境;三是對固體廢物展開綜合利用,實現固體廢物減量化,如:對燃煤鍋爐產生的煤渣、粉煤灰可用于生產水泥等建材,磷泥、焦炭粉、礦石粉等作為二次資源開展綜合利用。
對產生量較大的工業固體廢物,應嚴格按照《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處置場污染控制標準》(GB18599-2001)設計建設臨時渣場,同時及時開展工業固體廢物的綜合利用,禁止隨意堆存、侵占土地、破壞生態環境。
落實各項處理處置措施后,一般工業固體廢棄物處不會對環境造成較大影響。
②危險廢物
工業園營運期產生的危險廢物主要包括:廢乳化液、廢催化劑、廢活性炭、化工殘液、制藥廢物及其它工藝危險廢物,危險固體廢物產生單位應嚴格按照《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GB l8597-2001)建設相應危廢貯存設施,并送宜昌市危險廢物集中處置中心等有危險廢物處置資質的單位進行妥善處理處置,危險廢物處理處置率應達到100%。落實各項處理處置措施后,危險廢棄物處不會對環境造成較大影響。
③生活垃圾
對于生活垃圾應考慮分類分揀,對有用資源進行回收利用,確實不能利用的可送生活垃圾填埋場無害化處置。
古夫片區生活垃圾產生量近期為0.69t/d,遠期為1.3t/d ,產生量較小,可以全部運往新縣城垃圾處理場衛生填埋。黃糧片區生活垃圾產生量近期為6.33t/d、遠期為7t/d,可全部運往黃糧鎮垃圾處理場衛生填埋。峽口片區生活垃圾產生量近期為10.64t/d、遠期為15.03t/d,峽口鎮垃圾處理場目前富余處理能力為7t/d,不能接納峽口片區全部生活垃圾,峽口片區部分生活垃圾(約4~5t/d)近期可運往水月寺垃圾處理場衛生填埋。遠期在峽口片區規劃新建一座垃圾填埋場,用于處理峽口片區及其周邊區域生活垃圾和部分工業固廢。
綜上,興山縣移民生態工業園固體廢棄物經過妥善處理處置,綜合利用后可實現減量化、無害化和資源化,對環境的影響較小。
(5)生態環境影響評價結論
①土地利用屬性變化分析
工業園建成后,原有耕地完全消失,耕地的減少存在一定的不利影響,但對興山縣耕地總量影響很小,但未發生質的變化。考慮到耕地的嚴格保護與復墾補償要求,對于工業園建設占用的耕地,可采取異地復墾補償措施,恢復區域耕地總量平衡,因而消除局部的不利影響。
根據規劃,園區現有林地面積將有所降低,山林資源受影響較小。園區建設占用永久性林地相對較少,只要加強施工期環境生態監管,臨時占用林業在工程實施和結束后及時完成生態恢復后,對區域林地生態環境完整性影響較小。
②對區域陸生生態系統影響分析
工業園擬建區域陸生生態現狀以農業、林業生態為主體,工業園建成后,區內陸生生態類型將以城市生態系統為主體,從定性上看,工業區建設前后區內陸生生態的類型主體發生了較大改變。
雖然工業園規劃建設用地較大,土地利用性質的大面積改變使得工業區的城市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得到加強,但征占的主要為農田耕地和柑橘等經濟林地,農田植被、柑橘林等基本完全消失,發生明顯變化的主要是農田生態系統類型的喪失,不會對陸生動植物多樣性產生顯著影響。
工業園建設對生態系統類型的不利影響主要體現在:城市化的發展、人口密度的增加和人類活動密度強度的上升加大了區域生態壓力;污染物種類和數量的迅速增加構成了對區域生態的巨大的潛在威脅,生態風險加大;人工設施面積大,改變了局地的自然生態過程,如匯水產流過程,動物遷移、覓食和求偶、植物種子的傳播等。生態系統的變化同時將引起能流、物流的變化,生態系統的轉化,促進單位土地面積產值的增大。
③對區域水生生態系統影響分析
在落實規劃范圍調整建議后,在加強工業園生態建設和環境管理的前提下,工業園對香溪河及高嵐河水生生態環境影響在可承受范圍內。
香溪河及高嵐河屬于三峽庫區,在河流向水庫轉化過程中,由于水位加深,庫區底層溶解氧減少,底棲動物的種類將發生演替。在河流中需氧量較大的種類,如蜉蝣目、翅目等水生昆蟲將顯著減少或消失,取而代之是需氧量較低的搖蚊幼蟲類,如多足搖蚊等將成為底棲動物的優勢種。隨著庫齡增加,庫區的底棲動物經初始階段種類演變后,最終成為較穩定結構的類群。
工業園建成后,隨著區域內源性及外源性營養物質的積累,使得水庫中浮游生物種類及數量迅速增長,這為以浮游生物為食的魚類提供了充足的食物來源,從而使這些魚類種群數量得到增長,因此工業園的建設不會導致這些物種的消亡。
④水土流失影響簡要分析
工業園建設過程中,工程區征地范圍內的地表將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壞,局部地貌將發生較大的變化,如不采取水土保持措施,項目區內水土流失將加劇,將對區域土地生產力、生態環境等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
興山縣移民生態工業園工程的建設將對該區域內的土地資源、地下水、地表水、地質地貌景觀、植被等資源均有一定程度危害,工程棄土、棄渣對水土資源均有一定程度破壞。工程的建設在項目區內會人為造成一定強度水土流失。因此,必須采取相應的水土保持措施予以治理。
3 主要污染防治對策及環境影響減緩措施
興山縣移民生態工業園污染防治及環境影響減緩措施詳見表1。
表1 興山縣移民生態工業園污染防治對策及環境影響減緩措施
類別
|
污染防治及環境影響減緩措施
|
水環境
|
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
1、混凝土廢水采用收集池收集,經二級沉淀處理后回用于生產。
2、建車輛沖洗廢水收集池,洗車廢水采用“隔油——沉淀”處理后回用。
3、施工期間應先建設好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禁止生活污水未經處理排入周邊農田系統及地表水體。
4、建設過程施工廢水的治理應落實到各施工單位。
|
營運期污染防治措施:
1、區域內現有污水處理設施有峽口污水處理廠及古夫新縣城污水處理廠,工業園同時規劃建設平邑口污水處理廠、劉草坡污水處理廠、建陽坪污水處理站及黃糧污水處理廠。區域規劃的污水處理廠及污水收集管網應優先建設,峽口片區平邑口地塊污水納入平邑口污水處理廠處理,劉草坡地塊污水納入劉草坡污水處理廠處理,建陽坪、黃家河及柑桔場三個地塊污水納入建陽坪設污水處理站處理;峽口港污水以生活污水為主,納入峽口污水處理廠集中處理;古夫片區污水處理廠納入新縣城污水處理廠集中處理;黃糧片區污水納入黃糧鎮污水處理廠集中處理。建陽坪污水處理站及黃糧污水處理廠污水經過處理達到《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中的一級A標準后排入高嵐河,其它污水處理廠污水經過處理達到一級A標準后排入香溪河。
2、雨污分流、清污分流,雨水經雨水管收集后排入工業區雨水管;企業生產廢水、生活污水及化工醫藥生產區初期雨水由各企業污水處理裝置處理達標后排入污水處理廠。
3、在污水處理廠建成投產前,各企業應該嚴格控制其污水排放,生活污水、工業廢水須處理達到GB8978-1996一級標準后排放。
4、各工業企業生產廢水經處理后盡可能回用于生產,降低噸產品廢水排放量。
5、對于農村生活污水、禽畜糞便、秸稈等廢棄物,應加快推進“一建三改”工作,有效控制農業污染源。
6、加強環境監管,嚴格控制高耗水、水污染物排放量大的基礎原料化工項目的建設,鼓勵無廢水排放的高科技項目建設。
7、對工業園水污染物排放實行總量控制。
|
|
水環境綜合整治措施:
1、開展區域農村生活廢水及生活垃圾污染綜合治理,建立農村生活垃圾收集、管理及儲運機制,在善溪沖橋上游建設一套小型生活污水處理裝置。
2、通過對香溪河流域農田實行科學施肥,降低農業面源污染對水庫水質的污染。
|
|
環境
空氣
|
工業大氣污染防治措施:
1、采用清潔能源,普及使用天然氣。
2、合理調整工業類型,控制大氣環境污染。
3、提高能源利用率,合理控制能源消耗總量。
4、加緊制定工業園集中供熱規劃。
5、對大氣污染物實現總量控制。
|
生活大氣污染物控制措施:
1、提高區域燃氣氣化率,禁止原煤散燒。
2、加強飲食娛樂服務行業管理,減輕油煙污染。
3、加強建筑施工和道路揚塵治理及機動車尾氣治理;合理布置綠化區域,擴大綠化面積。
|
|
聲環境
|
交通噪聲污染防治措施:
1、完善道路兩側綠化隔離帶,規劃公路主干道兩側綠化帶寬度為15-20m。
2、調整路邊建筑布局,沿街側首排建筑1層作為商業店鋪,2層以上住宅安裝雙層隔聲窗,以減輕交通噪聲對居住環境的影響。
|
工業噪聲污染防治措施:
1、合理布局:產生高噪聲的工業企業選址于距離居民區較遠的位置,工廠與居民區的間隔要符合《工業企業衛生防護距離》的規定。廠內高噪聲設備或高噪聲車間遠離居民點,并充分利用廠房、建構筑物遮擋隔聲。
2、控制噪聲源:選用低噪聲設備,對高噪聲設備安裝消音器、隔聲罩、減震墊或者建隔聲間、隔聲門窗;高噪聲車間內部敷設吸聲材料等。
3、強化管理:加強高噪聲設備隔聲降噪設施的運行管理,及時維護,保證其正常運行。
|
|
社會生活噪聲污染防治措施:
1、合理規劃商業網點,加強對商業活動噪聲的管理,通過合理的物業管理控制居住區噪聲。
2、加強對社會生活噪聲的管理,禁止在經營活動中使用高音喇叭和其他高噪聲設備,營業性文化娛樂場所、商業經營場所邊界噪聲應符合國家規定的環境噪聲標準。
|
|
施工噪聲污染防治措施:
1、采用低噪聲施工設備,建成區內不設混凝土攪拌站,采用商品混凝土。施工場地的固定高噪聲設備設在操作間,或搭建隔聲棚、設置聲障,施工場界采取圍擋措施。
2、對建筑施工項目采取開工前 15 天排污申報登記和排污許可證制度,施工作業時間應避開居民休息時間。
3、環保行政主管部門應加強對建設項目施工場地的現場監督檢查并且提出限制施工設備和施工時間和采取隔聲降噪措施。
4、施工單位應加強對施工場地的管理,限制夜間施工,各施工段施工場界噪聲不得超標。
|
|
固體
廢物
|
固體廢物污染防治措施:
1、生活垃圾:
(1)古夫片區生活垃圾運往新縣城垃圾處理場衛生填埋;黃糧片區生活垃圾運往黃糧鎮垃圾處理場衛生填埋;峽口片區生活垃圾近期運往峽口鎮垃圾處理場及水月寺垃圾處理場衛生填埋,遠期在峽口片區規劃新建一座垃圾填埋場,用于處理峽口片區及其周邊區域生活垃圾。
(2)在峽口集鎮與黃糧集鎮分別新建一座垃圾轉運中心,用于收集轉運園區范圍內以及周邊地區生活垃圾,古夫片區依托古夫城鎮垃圾收集轉運體系收集處理生活垃圾。生活垃圾應做到日產日清,垃圾收集、清運、處理率達到90%以上,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
2、工業固體廢物:改革生產工藝,通過開展清潔生產、發展循環經濟從源頭上減少工業固體廢物的產生量;設專用渣場臨時儲存,防治固體廢物污染破壞環境;對固體廢物展開綜合利用,實現固體廢物減量化。
3、危險廢物:企業生產過程產生的危險廢物及生活垃圾中分揀出的危險廢物交由宜昌市危險廢物集中處置中心或者其它有危險廢物處置資質的單位處置。在在宜昌市危險廢物處置中心建成前,各企業應建危險廢物貯存場所,并報當地環保部門審核批準。
|
生態
環境
|
水土保持:編制工業園水土保持專項報告,將水土流失防治責任范圍分為:主體工程防治區、臨時工程防治區、棄渣場防治區、工程直接影響區等四個區,明確防治責任范圍。根據工程建設區地形、地質、土壤條件及區域水土流失狀況,結合施工特點、施工布置和建設區近遠期發展規劃,以及所產生的水土流失影響和防治目標,針對不同的水土流失防治分區的具體特點,分別采取不同的防治方案。
|
清潔
生產
|
1、推廣先進的清潔生產工藝技術,從產品設計、原材料的選擇、工藝改革等途徑從源頭減少污染物的產生量,如:通過采用溴化鋰制冷等節能技術,減少冷卻水排放量;采取能源提級利用等技術,加大能源回收率用率。
2、引進先進設備,提高加工精度,充分利用原料,減少浪費,推廣清潔能源的使用。
|
循環
經濟
|
1、加強對企業循環經濟發展的宏觀指導,包括:用循環經濟的理念指導和制定發展規劃、建立科學的循環經濟評價指標體系、制定循環經濟發展的推進計劃、構建循環經濟發展的技術支撐體系。
2、積極推廣和應用先進的循環經濟技術,減少污染物排放量。各化工企業應加強爐渣的綜合利用,鍋爐煤渣生產加氣砼砌塊等建材綜合利用。
3、建立循環經濟技術咨詢服務體系。
|
4 環境影響報告書結論要點
4.1選址合理性評價結論
(1)古夫片區位于古夫鎮南部,規劃用地已全部完成平整,該地塊靠近香溪河主河道及209國道,交通運輸方便。同時,該地塊位于興山縣古夫鎮香溪河下游,不屬于鎮區年主導風上風向,對城區環境空氣、地表水及聲環境影響小,根據《興山縣城市總體規劃(修編)(2006~2020年)》,古夫片區是城市工業發展用地的首選。經綜合分析,古夫片區選址合理。
(2)黃糧片區位于黃糧鎮南部,境內有252省道及保興公路穿過,規劃地塊為連片平整土地,沿公路兩側布置,交通便利,便于原材料及產品的運輸,在該地區重點發展農副產品深加工,有利于帶動該地區農業生產,有利于統籌城鄉發展。該地塊距離黃糧鎮集鎮約1km,同時位于黃糧鎮鎮區年主導風下風向,對鎮區人口集中區環境空氣、地表水及聲環境影響小,選址合理。
(3)峽口片區規劃的平邑口地塊、劉草坡地塊及峽口港主要現有工業企業及碼頭開發建設,便于整合區域工業生產體系,同時利用港口及209國道運輸體系,促進該地區磷化工、建材、物流等行業協同發展;平邑口地塊及劉草坡地塊都不位于峽口鎮年主導風上風向,平邑口地塊距離高陽鎮鎮區約5km,距離峽口鎮6.5km,劉草坡地塊距離峽口鎮約2.8km,平邑口地塊、劉草坡地塊及峽口港對峽口鎮及高陽鎮人口集中區環境空氣質量影響較小,選址合理。
峽口片區規劃的建陽坪、柑橘場及黃家河三個小片區位于建陽坪村,相對較集中,部分土地已作為工業用地完成平整,不占用基本農田,地塊選址靠近209國道及高嵐河,交通便利。這三個地塊距離峽口鎮3.6km,同時位于峽口鎮年主導風下風向,但距離建陽坪村人口集中區較近,選址較合理。
綜上分析,湖北省興山縣生態工業園總體選址及三個片區的選址基本合理。
4.2 總體發展目標合理性評價結論
從興山縣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分析,興山縣移民生態工業園總體發展目標符合興山縣城市總體規劃的要求,興山縣移民生態工業園嚴格按照《綜合類生態工業園區標準》(HJ274-2009)要求,積極打造生態生態工業鏈條和產業集群。工業園區將形成三峽地區農副產品加工基地、三峽地區高新技術產品生產基地,磷化工產品生產基地,達到布局集中、產業集聚、土地集約、綜合配套、環境最佳的目標。生態工業園發展目標中注重環境保護理念,按科學發展觀規劃實施,因此,興山縣移民生態工業園的發展目標是合理的。
4.3 規劃用地布局合理性評價結論
古夫片區總占地面積較小,工業用地、倉儲用地、市政設施用地、居住用地、公共設施用地、綠地的布局簡潔緊湊,功能明確,加強了對居住用地環境的保護,考慮了市政設施同古夫鎮的聯系,規劃方案基本合理。建議將南部靠近居住用地的工業用地性質調整為一類工業用地,以減少對規劃居住區的影響。
黃糧片區占地面積相對較大,工業用地、倉儲用地、給水及污水處理設施用地集中布置于東部及北部,突出了對居住區及黃糧鎮集鎮人口集中區居住、辦公環境的保護;倉儲用地布置于南部,便于物流、客流的運輸;居住用地、公共設施用地集中布置于西南部,最大程度建少了工業區對居住區的影響。經綜合分析,黃糧片區各類型用地功能分區明確,注重了對居住區、辦公區、學校及黃糧鎮集鎮人口集中區環境的保護,布局科學,規劃方案合理。建議將南部靠近居住用地的工業用地性質調整為一類工業用地。
峽口片區共包括平邑口、峽口港、劉草坡、建陽坪、黃家河、石廟柑橘場6個地塊,布局較分散,工業區、港口物流區根據各地塊的功能定位展開布局,同時注重了對居住區環境的保護,建少了工業區對居住區的影響。峽口片區各類型用地功能分區較明確,各地塊布局功能清洗,注重了對居住區及集鎮環境的保護,規劃方案基本合理。
對峽口片區總體布局提出三點調整建議:
(1)石廟柑橘場不設置碼頭,對該地區不予規劃開發利用,保持現狀。
(2)將建陽坪地塊東部部分工業用地性質調整為一類工業用地,減少對建陽坪村居民區的影響。
(3)進一步明確峽口片區各地塊各類型用地指標。
落實以上調整方案后,本規劃產業布局將基本合理。
4.4 產業結構合理性評價結論
根據《興山縣城市總體規劃(修編)(2006~2020年)》,興山生態工業園內的產業發展將優先發展綠色食品加工、新型電子材料、精細化工等三大產業,同時發展新型環保能源工業、礦產加工、輕工、現代中藥及生物醫藥產業等其它產業。興山縣移民生態工業園的產業定位符合《興山縣城市總體規劃(修編)(2006~2020年)》要求,同時充分考慮了興山縣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區域現有產業特點、資源及農產品優勢、地理環境敏感性等因素,符合《三峽庫區經濟社會發展規劃》、《三峽工程后續工作規劃綱要》規劃要求,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和延續性,突出了特色化、規模化、產業化思路,對發揮區域比較優勢具有深遠意義。經綜合分析,峽口片區、黃糧片區及古夫片區規劃的主導產業與各片區環境要求總體相適宜,興山縣移民生態工業園產業結構規劃較合理。
興山縣移民生態工業園選址位于三峽庫區,地理位置敏感,區域水和大氣環境容量較小,建議區域總體上宜引進廢氣、廢水污染較輕、固體廢物及危險廢物產生量小的項目,重點引進符合《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及《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2011年修訂)》中“鼓勵類”項目,與主導產業無關的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環境風險隱患大項目應禁止入園,對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工藝裝備落后的精細化工、醫藥等項目應限制入園,建設項目的引入必須以生態產業鏈為前提,按照《循環經濟法》、《三峽工程后續工作規劃綱要》、《綜合類生態工業園區標準》等有關法規和政策,切實落實清潔生產和各項污染防治要求。
4.5 規劃協調性評價結論
(1)與《三峽庫區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的協調性
《興山縣移民生態工業園總體規劃》把移民安置放在了突出位置,通過加大住房等基礎設施建設、創造就業機會,完善社會保障體系,保證了庫區社會穩定,有利于推進庫區城鎮化進程,提高庫區城鎮化水平,符合《三峽庫區經濟社會發展規劃》任務要求。
興山縣移民生態工業園規劃范圍、各片區產業定位、發展目標、移民安置方案等規劃內容與《三峽庫區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內容是協調一致的。
(2)與《興山縣城市總體規劃(修編)》(2006~2020年)的協調性
通過對各專項規劃內容的進行分析,興山縣移民生態工業園總體規劃與興山縣城市總體規劃相關規劃內容是總體協調的。《湖北省興山縣移民生態工業園總體規劃》結合興山縣城市總體規劃及當前區域大工業環境實際情況對工業園產業定位、用地規模、給排水設施、環保設施等進行了合理調整。目前,興山縣正在組織新一輪的城市總體規劃修編,建議興山縣移民生態工業園總體規劃應結合具體的用地布置和建設規模,盡可能地與興山縣城市總體規劃確定的建設目標進行有效銜接。
建議興山縣人民政府在下一輪城市總體規劃中調整相關內容,具體如下:
在興山縣城市總體規劃修編中突出興山縣移民生態工業園的重要地位,補充完善峽口片區、黃糧片區產業類型及港口及碼頭規劃相關內容,與移民生態工業園規劃內容相協調。論證興山縣移民生態工業園各片區給水及排水規劃的可行性。
(3)與《興山縣“十二五”工業發展規劃》的協調性
興山縣移民生態工業園規劃總面積為7.16 km2,按照“一園三區八片”的方式進行空間布局,包括峽口片區、黃糧片區和古夫片區,峽口片區重點發展精細磷化工、硅和物流產業,黃糧片區重點發展農副產品深加工業,古夫片區重點發展新型電子材料產業和旅游服務業,園區規劃貫徹了與自然和諧共存原則、資源高效利用原則、因地制宜原則、高科技高效益原則、綜合統籌原則、“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3R)原則。興山縣移民生態工業園布局方式、各片區規劃的主導產業類型及設計原則符合興山縣“十二五”工業發展規劃區域化原則、多元化原則、集約化原則及持續化原則,符合興山縣“十二五”工業發展規劃提出的“實施‘一區多園’構想,實現‘1313’目標,即開辟興山經濟開發區,完成黃糧工業園、古夫工業園、峽口工業園建設”的總體目標。興山縣移民生態工業園規劃的主導產業類型符合興山縣“十二五”工業發展規劃的產業發展方向。
因此,《湖北省興山縣移民生態工業園總體規劃》與《興山縣“十二五”工業發展規劃》是協調的。
(4)與《三峽工程后續工作規劃綱要》的協調性
興山縣移民生態工業園總體規劃與《三峽工程后續工作規劃綱要》中關于生態建設與環境保護、產業發展、移民安穩致富及庫區社會經濟發展、生態屏障區建設、綜合監測系統、三峽工程運行管理體制等方面相關規劃要求是協調的。
(5)與《三峽庫區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規劃》的協調性
興山縣移民生態工業園總體規劃與《三峽庫區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規劃》中“嚴格污水和垃圾處理設施的建設運營、嚴格控制工業污染、強化分區保護戰略”的相關規劃要求是協調的。
(6)與《宜昌市“十二五”環境保護規劃》的協調性
興山縣移民生態工業園總體規劃制定的環境保護措施包括:水循環利用和污染控制規劃、大氣污染控制和循環利用規劃、重點大氣污染源治理及尾氣綜合利用方案、固體廢棄物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4個方面,內容與宜昌市“十二五”環境保護規劃要求基本協調。
(7)與《綜合類生態工業園區標準》的協調性
興山縣移民生態工業園遠期(2016~2020年)規劃指標全部符合《綜合類生態工業園區標準》(HJ274-2009),近期(2011~2015年)絕大部分指標符合《綜合類生態工業園區標準》要求,但單位工業增加值綜合能耗、單位工業增加值新鮮水耗、單位工業增加值廢水產生量、單位工業增加值固廢產生量、單位工業增加值SO2排放量五項指標達不到《綜合類生態工業園區標準》,建議將這五項指標調整與《綜合類生態工業園區標準》相一致。
(8)總結論
興山縣移民生態工業園的建設基本符合《三峽庫區經濟社會發展規劃》、《興山縣“十二五”工業發展規劃(2011~2015年)》、《三峽工程后續工作規劃綱要》、《三峽庫區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規劃》、《宜昌市“十二五”環境保護規劃》要求,落實各項調整建議后,將符合《興山縣城市總體規劃(修編)(2006~2020年)》、《綜合類生態工業園區標準》要求。工業園的建設對于促進興山縣經濟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推動興山縣工業化及城鎮化進程具有重要意義。落實各項調整及補充建議后,工業園的選址、規劃范圍、產業定位、規劃布局及市政公用設施規劃基本合理,區域水資源承載能力可滿足規劃區發展需要,土地資源承載能力可滿足工業園經濟發展要求,生態適宜度等級為基本適宜。在嚴格篩選入區項目,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實現清潔生產,完善移民安置方案,落實各項環保對策及環境影響減緩措施的前提下,從環境保護角度而言,興山縣移民生態工業園的建設是可行的。
5 公眾查閱環境影響報告書簡本的方式和期限
本項目環境評價單位從2012年4月15起至2012年4月24日止,將《湖北省興山縣移民生態工業園總體規劃環境影響報告書(簡本)》通過網站,向公眾提供項目概況、環境影響、環保措施等方面的信息,并征求公眾意見;公眾可以通過信件、E-mail、電話等形式提供意見和建議。
6 征求公眾意見的范圍和主要事項
(1)您對該地區環境質量是否滿意(如不滿意請說明原因)
(2)您是否知道該規劃的情況
(3)您是從何渠道了解到興山縣移民生態工業園規劃信息的
(4)根據您掌握的情況,認為興山縣移民生態工業園建設對環境的主要影響是什么
(5)從環保角度出發,您對工業園建設實施持何種態度
(6)您對工業園環保方面有何要求和建議
(7)您對環保部門審批該項目有何要求和建議
7 征求公眾意見的具體形式
公眾可通過寫信、電話或電子郵件等方式反饋對本項目建設過程中、建成運行后及本環評編制內容中有關環境保護的意見或建議,我們將進行認真收集、統計、分析、論證,并合理采納。
建設單位:興山縣峽口工業園
聯系方式:15872609768
聯系人:龔旭東
評價單位:宜昌市環境保護研究所
聯系方式:6460554
聯系人:陳工程師
地址:宜昌市勝利四路48號(443200)
Email:achen112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