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日,云南中水工業有限公司邀請昆明市部分尚未使用中水的小區、單位參加2013年集中式再生水使用推進會。讓中水公司頗感尷尬的是,邀請的40家小區、單位最終只有17家派代表參會。究其原因,原來是認識不到位和費用惹的禍。
所謂再生水,就是通過建立再生水回用站,將污水處理廠的達標排放尾水,經深度處理達到國家相關標準后,作為市政道路沖洗、沖廁、景觀、綠化用水等。面對昆明目前持續干旱的局面,盡可能地使用再生水,就意味著對自來水的節約,用實際行動應對抗旱節水。
中水公司負責人介紹,目前公司集中式再生水供水能力已達到3.2萬噸每天,供水管道已建成80余公里,覆蓋區域內的小區、單位達到200余家。然而,卻只有118家小區、單位使用再生水,尚有近百家因種種原因而沒有使用再生水。該負責人所說的管網覆蓋區域,是指中水公司已經把再生水的管道接到小區、單位周邊,只要對方將其進行接入并隨之建設內部管網,就可使用再生水。
目前能用但尚未使用再生水的小區、單位大致存在3個方面的原因。一是小區、單位盡管也想使用再生水,但苦于無力承擔內部管網建設費用只能“望水興嘆”;二是因意識不到位,在用和不用之間,就選擇了不用;三是認為沒必要多此一舉,或者小區、單位就位于河道周邊,除飲用、洗衣外的用水都可分文不花抽取河道水。
說到費用問題,該負責人坦言,公司其實已經做了最大限度的讓步,對于一些單位或旅游景點,公司可與其簽訂合同后出資為其建設內部管網,最終以再生水使用費來抵扣建設費。可這樣的辦法對于交由物管公司管理的小區、單位來說就顯得有些不太穩妥,原因在于一旦之前與公司簽訂合同的物管公司突然消失,中水公司所墊付的建設費無疑就打了水漂,最終受傷的只能是公司自己。
昨天的推進會上,盡管中水公司和節水辦的相關人員費盡了口舌,但前來參會的小區、單位代表們卻似乎均不為所動。面對記者的提問,幾乎所有代表均不愿開口。最終,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男士可謂說出了參會代表的心聲:“我們也知道應該多使用再生水,可關鍵是無力承擔內部管網的建設費用。有的單位根本就拿不出這筆錢,對于小區來說,物管不可能出這筆錢,讓住戶分攤的話也存在住戶意見不統一難以收取的問題。”該男子認為,對于單位無力支付或意見不統一的小區,要想用上再生水,唯一的辦法就只有靠政府出臺相應的扶持或補償政策,否則這樣的推進會就算再開多少次估計也是收效甚微。
推進會后,中水公司又專門組織代表到西華公園等地實地參觀再生水如何被用于綠化及景觀用水。參觀之后,所有人都認為使用再生水不但可以節約成本,還能以實際行動應對抗旱節水。但對于建設內部管網所需的花費,大家也都有著清醒的認識,很快便又恢復了理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