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水質檢測的奧秘
作者:汪雯 信息來源:南都報
煮飯、泡茶、煲湯……珠海人喝山泉水,覺得山泉水比自來水甘甜。然而,近日一則新聞卻將山泉水推向風口浪尖:珠海權威機構的統計顯示,最近幾年,珠海西部地區的癌癥死亡人數明顯高于市區,肝癌尤為突出。西區部分村民習慣長期飲用未經嚴格凈化的地下水和山泉水,或成為引發肝癌等癌癥的重要誘因。
那么,山泉水有無相關標準,如何監測?超標后對人體究竟有哪些危害?為窺究竟,南都記者近日在珠海市水質監測中心技術員方剛的帶領下,親自爬上板樟山取水樣送檢,全程揭秘水質檢測的奧秘。
而本次檢測結果亦驗證了之前的媒體報道,山泉水并不比自來水更健康,山泉水PH值偏低,呈弱酸性,長期飲用會造成人體酸堿度失衡,致抵抗力下降;總大腸菌群和耐熱大腸菌群超標,生飲易腹瀉。
據了解,去年開始實行的“新國標”要求水質檢測標準為106項,但由于經費關系,且大部分檢測項目并沒有必要進行日常監測,因此目前珠海市目前實行每年分枯水期和汛期兩次進行106項的全面檢測,而日常檢測項目主要為11項,月常規檢測項目為42項。
揭秘
取水口需消毒
為進行比對,記者挑選了山泉水和自來水兩種水樣進行隨機檢測。山泉水的取水點在板樟山下,自來水取水點在錦繡檸溪物管處。
取水時一般要用酒精燈或酒精棉對取水點的鋼管進行消毒。“管口有時會有飛蟲爬,造成水樣污染”。若市民需送水樣進行檢測,最好也能對取水口進行消毒,然后使用清潔并經滅菌之玻璃或塑料容器裝水,水樣運送及保存之溫度應維持在0至5攝氏度并于采樣24小時內完成檢測,水樣量不得少于200毫升。
消毒完畢,方剛用兩個玻璃瓶分別取水樣,日常規檢測的水樣需求量在750m l左右。
隱藏送檢人信息
取好水樣后,記者將2份水樣送往國家城市供水水質監測網珠海監測站。在該中心前臺,有工作人員將送檢水樣進行電腦標號分裝,然后分配給相關的實驗人員。
記者在電腦上看到,所有的水樣全部以編號代替,沒有送檢人、抽樣地點等信息。據介紹,這樣的目的是為保證檢測結果的客觀公正性。每位實驗員根本不知道自己檢測的水樣來自于哪里。
感官性狀
測感官性狀指標:主要靠經驗
水樣的感官性狀指標主要有色度、渾濁度、臭和味、肉眼可見物以及PH值等,渾濁度使用進口的濁度儀進行檢測,色度用標準比色系列進行比色分析,肉眼可見物、臭和味主要靠檢驗員的視覺和嗅覺來分辨。這更多是依賴檢驗人員的經驗。
檢測PH值,試驗人員在兩份水樣中加入測試劑,然后通過水樣變化的顏色,與標準色進行對比,在試驗人員的桌上,裝著不同顏色的標準比色系列試管,水的顏色從紅色到藍色,分別代表從低到高的PH值,其中數值越低,表示水質酸性越大,數值越高,水質堿性越大。
微生物
測微生物指標:要培養2天
微生物指標主要檢測總大腸菌群和菌落總數,如果檢出總大腸菌群,還必須加檢耐熱大腸菌群。
試驗人員使用吸管取1毫升水樣,注入滅菌平皿中,然后往其中加入15毫升冷卻到45度左右的營養瓊脂,瓊脂的溫度要控制好,太燙的話會把細菌給燙死。隨后,搖勻平皿,使水樣和瓊脂充分混勻。冷卻后,瓊脂和水樣再度凝結,將其底部向上,置于36攝氏度左右的培養箱內培養48小時,便可進行菌落計數,結果即為水樣1毫升中的菌落總數。
檢測大腸桿菌略微復雜,需先使用濾膜將水樣過濾。方剛告訴記者,大腸桿菌在水中非常少,因此必須用較多的水來“提高檢測濃度”。檢測人員將100毫升的水樣通過適當孔徑的濾膜進行過濾,這樣水漏掉了,但大腸桿菌卻被留在了濾膜上。然后,將濾膜放在培養基上培養,培養皿先要倒置于35±1攝氏度的恒溫培養箱中培養2小時,然后再于44.5±0.5攝氏度的培養箱或水浴槽中培養22至24小時。若培養皿中有紅色或紫紅色的菌落產生,及表示該100毫升水樣中的大腸桿菌數目。
[原理分析] 細菌愛瓊脂
菌落總數的檢測需要用到營養瓊脂,這可是細菌最愛“吃”的食物,水中的微生物吃了富有營養的瓊脂,就會變成“大胖子”,這樣試驗人員就能輕易發現細菌的存在了。據了解,營養瓊脂平時需冷藏保存于冰箱,這使它看起來就像一坨豬油,需要使用的時候取出來加熱使其液化。由于空氣中的各種細菌都有可能對檢測結果產生影響,因此該檢測需在無菌環境里操作。記者看到,檢驗人員進入一間密閉的玻璃隔間,物品的傳遞也都通過一間兩邊開門的小柜子進行。該玻璃隔間每天使用前用紫外線進行消毒,保證檢驗時處于無菌狀態。
測重金屬指標:需精密儀器
重金屬的指標是市民最為關注的項目,但該項目的檢測也是最昂貴的。還記得美劇《犯罪現場調查》里的那些元素分析儀器么?檢測重金屬要用的就是類似的一種“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儀”,需專業人士操作。方剛告訴記者,每次檢測時先通過標準溶液調試好標準曲線,再用標準曲線進行水樣分析,通過儀器檢測,在電腦上就可顯示出該水樣的重金屬含量;一份水樣完成后,會繼續進行第二份水樣的檢測。
不宜長期飲用 不宜生飲
2日后,檢測結果出爐。在檢測報告上記者看到,此次檢測項目為日常規檢測的30項,其中自來水加測了游離氯含量。檢測報告顯示:自來水完全符合國家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而山泉水PH值略微偏低,呈弱酸性;菌落總數和大腸桿菌群均超標,若飲用容易造成腹瀉。
[結果分析] 或已受到糞便污染
飲用水“新國標”強制要求飲用水的酸堿度范圍(PH值)應為6.5-8.5,而此次取樣的山泉水只有6.2,是否會對人體有危害?對此胡克武表示,偶爾飲用對身體害處不大,若長期飲用,可能會使人抵抗力減弱,人體內酸堿失衡。他表示,相比弱酸性而言,水中大腸桿菌超標對人體的危害更大。據了解,飲用水源檢出大腸桿菌,意味著水質已經受到糞便污染,若飲用未煮沸的水,會引起腹瀉。市第二人民醫院消化科杜亞平醫生也告訴記者,大腸桿菌存在于人體腸道內,是腸道菌群的一種。但食物、飲用水中含有大腸桿菌,進入到人的胃里,它就會變成致病菌,誘發腸胃炎等疾病,表現為腹痛、腹瀉、惡心、嘔吐等。尤其是本身體質較弱的老人、兒童等。醫院消化科門診每天都要接收不少腹瀉的病例,但有多少是因為大腸桿菌引起的暫無具體數據。他表示,高溫能殺死大腸桿菌,因此市民若要飲用山泉水最好不要生飲,應煮沸后再飲用。
延伸閱讀
接受市民
送樣檢測
珠海市水質監測中心主任胡克武告訴記者,去年開始實行的新國標要求水質檢測標準為106項,但由于經費關系,且大部分檢測項目沒有必要進行日常監測,因此珠海市目前實行每年分枯水期和汛期兩次進行106項的全面檢測,而日常檢測項目主要為11項,月常規檢測項目為42項。
記者還了解到,該監測中心可以接受市民送來的水樣檢測,檢測項目可以自己設定,費用則從每項幾十元到幾百元不等。若要做完全部月常規檢測項目42項,所需費用在4000元以上,而若要將全部106項進行檢測,則費用在2.7萬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