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羌都畜牧有限責任公司10萬只良種羊擴繁基地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第一次公示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法》、《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新疆羌都畜牧有限責任公司委托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勘測規劃設計研究院及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承擔其新疆羌都畜牧有限責任公司10萬只良種羊擴繁基地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工作,按照中國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部《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暫行辦法》(環發[2006]28號文),對該項目情況公示如下:
(一)建設內容及規模
本項目屬新建項目,由新疆羌都畜牧有限責任公司投資建設,總本項目總投資1.2億元,選址位于新疆若羌縣新農村試驗區,本項目工程為年出欄10萬只的育肥羊羊場,預計總占地面積68公頃。場區包括管理區、生活區、生產區和隔離區。由繁殖母羊舍、產房、獸醫室、病羊舍、藥浴池、獸醫室、人工授精室、生活辦公用房、飼料加工車間、堆糞區等組成。
主要環境影響有:
①建設期:建設期的主要環境影響有施工機械和運輸車輛產生的噪聲,運輸車輛、堆場、攪拌場產生的揚塵,施工產生的廢水、廢渣,以及施工中對周圍生態的影響等。
②營運期:項目營運期的主要環境影響有生活污水、羊舍以及堆糞區產生的惡臭及固體廢物(羊糞便、污泥、生活垃圾等)及設備噪聲影響。
(二)建設單位的名稱和聯系方式
羊場建設單位:新疆羌都畜牧有限責任公司
聯系方式:鄧熹 0996-2163791
地址:新疆巴州若羌縣勝利南路延伸段
(三)承擔評價工作的環境影響評價機構的名稱和聯系方式
環評單位: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勘測規劃設計研究院、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
電話:常軼深 0991-7885336
(四)環境影響評價的工作程序和主要工作內容
環境影響評價機構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的要求,按照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依次開展工作:
1、對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其他現有資料進行研究,并組織專業人員進行現場踏勘。
2、進行工程分析,確定污染因子,對建設地區周邊的環境現狀進行調查,組織開展監測與評價。
3、進行環境影響預測與評價。
4、提出預防或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
5、開展公眾調查,根據《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暫行辦法》開展公眾參與工作,進行公示和公眾調查問卷發放、公開環境影響評價報告簡本,廣泛征詢公眾意見。
6、根據公眾意見進行反饋,對報告書進一步修改,明確環境影響評價結論。
7、將報告書報請有關主管部門審查,并根據審查意見進行修改后報請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審查。
(五)征詢公眾意見的主要事項
廣泛征詢公眾在環境保護方面對新疆羌都畜牧有限責任公司10萬只良種羊擴繁基地建設項目的意見和建議。
范圍:項目所在地周邊受影響的及相關的村民、村莊、單位等。
主要事項:公眾對擬建項目的態度;認為目前主要存在的環境問題;項目建設期的主要環境影響;希望采取什么方式減緩環境影響;其他建議和要求等。
(六)公眾提出意見的主要方式
①現場調查 ②電話、來訪等方式與建設單位或環評單位聯系。
(七)公眾提出意見的起止時間
從本公示發布之日起征求意見,為期十天。
《新疆羌都畜牧有限責任公司10萬頭現代化生豬養殖基地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第一次公示
依據《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暫行辦法》(環發2006[28號])的規定,現就《新疆羌都畜牧有限責任公司10萬頭現代化生豬養殖基地項目》環境影響評價信息向公眾發布公告。
一、項目名稱及概況
項目名稱:新疆羌都畜牧有限責任公司10萬頭現代化生豬養殖基地項目
項目概況:項目建設地點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若羌縣塔什薩依新農村實驗區。若羌縣地處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東南部,塔克拉瑪干沙漠東南緣,東經86°45′~93°45′,北緯36°~41°23′。西接且未,北鄰尉犁縣及鄯善縣和哈密市,東與甘肅省、青海省交界,南與西藏自治區接壤。本項目總投資為1.2億元。建設一個建成后年出欄10萬頭有機豬生產示范基地,在飼養末端采取“豬—沼—棗”的循環經濟養殖模式,實現了養殖業和種植業的良性循環。具體的工藝流程是養殖場采用水泡糞清糞工藝,每天產出的新鮮糞便以及廢水,匯入厭氧沼氣罐進行厭氧發酵,經厭氧處理后,沼液用于種植公司開發的紅棗種植基地,沼渣用于公司生態種植自用。計劃年出欄種豬5000頭、育肥豬96827頭,淘汰種豬1900頭。用地面積1060畝,共32棟豬舍,建筑面積為79484.98平方米。豬場配套設施包括職工宿舍、食堂、辦公樓、飼料車間、庫房、水電設施等。
二、建設單位
建設單位:新疆羌都畜牧有限責任公司
通訊地址:若羌縣勝利南路延伸段羌都棗業行政辦公室
聯 系 人:鄧熹
聯系電話:18709968760
三、環境影響評價機構
評價單位: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勘測規劃設計研究院、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
通訊地址:烏魯木齊市北京南路818號
郵政編碼:830011
聯系方式:0991-7885423(電話),0991-7885475 (傳真);E-mail: changyishennmg@163.com
聯 系 人:常軼深
四、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程序及主要工作內容
通過現場調查、資料收集對項目區自然環境、社會經濟發展、生態系統結構與功能、環境質量現狀、區域污染源等基本情況進行調查與分析,對本工程可能產生的環境影響進行工程分析,提出有效的環境影響減緩措施。
五、 征求公眾意見的主要事項
在本工程進行環境影響評價過程中按照《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暫行辦法》要求,廣泛征詢公眾對本工程的意見和建議,并將對公眾意見進行反饋。本工程公眾參與調查征求公眾意見的主要事項如下:
1、您是否了解該項目建設區域的基本情況?
2、該項目建設對當地環境污染的影響您能否接受?
3、您認為該項目運營期間應重點注意的環境問題是什么?
4、本項目建設后,您最關心的環境問題是哪方面的?認為應采取什么措施減少或避免您所關心的環境問題?
5、您認為本項目的實施對區域社會經濟發展有促進作用嗎?
6、您是否支持該項目的建設?
六、公眾提出意見的主要方式
本次公眾參與本著知情、真實、平等、廣泛、主動的原則,采用公開發布項目信息收集公眾意見及建議。公眾可通過電話、傳真、電子郵件、書信等方式向建設單位和環境影響評價單位提出您對本工程實施過程中和實施后有關環保意見及建議。
七、公眾提出意見的起止時間
公示有效時間為本公示發布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請在期限內與項目建設單位或環評單位進行聯系。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勘測規劃設計研究院、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
2013年5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