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一艘行駛了5天的新加坡外貿集裝箱船,停靠在廣西欽州保稅港區碼頭,至此,欽州保稅港區至新加坡直航航線試航成功。
4月上旬, 防城港一家由山東和緬甸客商合資的企業,實現了防城港口岸南美白蝦仁首次出口俄羅斯。
……
廣西北部灣城鎮群——這塊中國沿海地區最后一片待開發的“熱土”正迅速崛起,激起了中國與東盟開展區域經濟合作的大潮,正挺起廣西經濟社會發展的脊梁,加速成為國家經濟發展新興增長極。這個不到全區1/5土地、1/4人口的城鎮群,創造了超過廣西1/3的生產總值和近1/2的進出口總額。
搭建國際區域經濟合作大舞臺
北部灣城鎮群包括南寧、北海、欽州、防城港四市和玉林、崇左兩個市物流中心。位居中國-東盟經濟圈、華南經濟圈、西南經濟圈的結合部,地處中國與東盟區域合作、泛珠三角合作等多區域合作的重要交匯點,北部灣城鎮群把承接廣西與周邊省區及西部地區經濟合作、我國與東盟地區經濟往來,打造國際次區域合作區作為發展定位。

南寧市打造面向中國與東盟合作的區域性國際城市。圖為中國-東盟博覽會永久性會址——南寧市國際會展中心。(資料圖片)
根據這一定位,廣西實施北部灣經濟區大城建發展戰略。南寧市堅持文化立城,累計投入460多億元推進五象新區開發建設,打造面向中國與東盟合作的區域性國際城市和廣西首善之區。北海市以建設區域國際濱海旅游商貿物流城市、高新技術產業基地、臨港工業基地為目標,構建以高科技產業為重點的現代工業園區和美麗宜居的北部灣國際新城。防城港市實施 “港、工、城互動發展”戰略,先后投資600多億元連續實施城市建設百項工程,拉開“三島三灣一核心六組團”的城市發展新格局。欽州市積極推進“五年跨越、十年巨變”計劃,建設“區域性國際航運物流樞紐、產業合作樞紐、市場交易樞紐、宜商宜居海灣新城”的“三樞紐一新城”。
近幾年來,廣西在政策、資金等傾斜,加強北部灣城鎮群與周邊地區鐵路、高速公路、航空的對接和共建,完善城鎮給排水、污水垃圾處理、燃氣等基礎設施建設,城鎮群的承載和集聚能力大步提升。目前,共有20家世界500強企業、18家大型跨國公司以及一大批大型央企搶灘北部灣;中馬欽州產業園、東興國家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全面啟動,云南、四川、湖南等相繼在北部灣設立臨海產業園區,中泰產業園、香港產業園區等合作園區正加快籌劃建設。
北部灣城鎮群“良性互動東中西”的效應已經顯現,正逐步成為國際、國內產業合作的重要區域。
守護中國沿海一方“凈土”
廣西北部灣經濟區是中國沿海唯一少數民族聚居區,地域歷史文化豐富深厚,同時也是中國沿海生態環境保持最好的地區之一。
《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城鎮群規劃綱要》明確:“合理開發這片‘熱土’,同時保住一方‘凈土’,實現經濟、社會、環境的協調發展,是本次規劃的核心原則。”這是國家支持北部灣經濟區加快發展的一個戰略性宏觀規劃。

北海市構建以高科技產業為重點的現代工業園區和美麗宜居的北部灣國際新城。圖為北海市城區一角。(資料圖片)
茂密翠綠的紅樹林,悠然自在的白鷺,熱火朝天的建設工地,在防城港,這樣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場景并不鮮見。在保護生態的同時,該市還將文化因素提升到城市發展的核心層面,深入挖掘海洋歷史文化、海洋民族文化等特色內涵,打造全海景生態海灣城市和海洋文化名市。繼2010年城市綜合增長競爭力排名全國第7位之后,2012年榮獲“中華詩詞之市”稱號。
與此同時,南寧的“全國文明城市”、“全國衛生城市”,北海的“中國歷史文化名城”, 欽州的“中國十佳綠色城市”也都名至實歸。
自治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副廳長吳偉權介紹,北部灣城鎮群建設堅持“生態宜居,文化領先”理念,一方面,通過優化城鎮布局、完善城鎮基礎設施和城鄉社區建設,建設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獨具特色的宜居地區。另一方面,依托城鄉風貌改造、特色民居塑造等,積極整合地方和民族文化資源,打造以壯族文化為主、嶺南文化與京族文化為輔、其他少數民族文化和諧共存的文化區域。
打造“同城一體化”的國家重點城市群
專家指出,廣西北部灣城鎮群建設,亟須破解一些瓶頸問題。如門戶綜合能力建設相對滯后,阻礙城鎮群面向國際開放與區域合作;中心城市總體實力不強,對區域整體發展貢獻不夠;沿海城市體制分割降低資源配置效率,制約區域協調發展。還有城鄉發展不平衡,環境壓力加大等。
“沿海城市紛紛競爭臨海重工業和能源項目,熱衷建設深水航道,擴大港口經營項目,出現重復建設、同質化傾向。同時,在旅游、公共交通、信息化建設等方面的合作比較薄弱,使得區域優勢資源發揮大打折扣。”

防城港市實施 “港、工、城互動發展”戰略,拉開“三島三灣一核心六組團”的城市發展新格局。圖為防城港碼頭一景。(資料圖片)
經常南寧、防城港兩邊跑的張先生,不再為每月不少的手機漫游費而煩惱了。他從自治區政府日前批復的北部灣經濟區同城化發展方案獲悉,今年7月1日開始,南寧、北海、欽州、防城港4座城市之間取消手機漫游費和長途費。而更令他興奮的是,至2015年,北部灣經濟區內將優先實現通信、交通、產業、城鎮體系、旅游服務、金融服務、教育資源、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口岸通關一體化等九大領域的同城化建設。
據悉,按照各區域功能互補和錯位發展的思路,北部灣城鎮群將構筑“南寧+沿海”發展雙極、“南寧—濱海城鎮發展主軸”,提升區域新功能的“玉崇發展走廊”;打造南寧、欽州—防城港、北海、鐵山港(龍潭)、東興(憑祥)5大組團。
自治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廳長嚴世明表示,北部灣城鎮群建設將著眼于提升參與國際分工與競爭的層次和水平,加強南寧、北海、欽州、防城港四市功能互補和產業分工,完善產業園區的生活服務配套設施建設,進一步集聚產業和人口,在我國西部沿海逐步形成開放程度高、競爭力強、帶動和輻射作用大的國家重點城市群。(寧國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