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納管率提高,把農村的生活污水有效“管”起來
百姓愿景:還河道水清原貌
實事背景:從“金山銀山”到“綠水青山”
今年實事內容:
我區河道水質有待進一步改善,讓河水變清,讓環境變美,是每個蕭山人的心愿。
“河水嚴重污染,很遠的地方都能聞到怪味!”“村里的河道基本要被垃圾填滿了!”……在網上,經常能看到市民對河道水環境的吐槽。“我們村旁邊有條河,河水發黑發臭,水面漂浮著垃圾。夏天到了,住在河邊的人家連窗都不敢開。”市民陳先生告訴記者,“這條河以前很清澈,魚蝦成群,村民可以直接提水淘米洗菜呢!”
近年來,我區不斷加大農村河道整治力度,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要從根本上改變農村河道的整體面貌,既要靠市民自覺愛護河道,不亂排污水,亂扔垃圾,也要靠農村截污。
經濟快速跑,環境臟亂差,這是困擾很多地方的一道難題。近年來,環境問題越來越受到重視,人們的觀念也在不斷轉變,從以前的只要“金山銀山”,到既要“金山銀山”也要“綠水青山”,再到“綠水青山”更勝“金山銀山”。加強環境整治,共建天藍水清的美好家園成為大家的夢想。
十八大提出要建設美麗中國,優美的生態環境是美麗中國的重要內涵。建設美麗中國,推進綠色發展,實現持續發展,全國上下掀起了環境整治的熱潮。今年,我區翻開中國夢的蕭山篇章,大力開展大氣整治、河道整治、美麗鄉村建設、“三改一拆”、“四邊三化”等專項行動,
1.實施截污納管工程,建設區鎮兩級污水管網80公里,新增截污量2萬噸/日。
2.完成農村河道綜合整治50公里,清淤120萬立方米。
3.關停搬遷黃沙碼頭5個以上。
4.建設臨江大氣自動監測站。
5.確保中心城區大氣環境質量優良天數占有效監測天數的85%以上。
推進低碳經濟、循環經濟發展,讓“綠水青山”既發揮生態效應,也發揮經濟效應。
半年進展:新增區鎮污水管網近50公里
截污納管方面,東片地區區級管網泵站已基本覆蓋至11個鎮和3個工業園區;南片地區區級管網已基本完成了截污一期工程,截污二期工程及污水外排管工程正在加緊實施中。上半年已新增區級截污管線約8.7公里(包括新建泵站3座),新增截污量6000噸/日;新建鎮級污水管網38.38公里,浦陽、黨山、南陽、蜀山、臨江已完成或超額完成年度計劃任務。
農村河道整治方面,1-6月,完成農村河道整治26.48公里,完成年度任務的52.9%;疏浚河道14條,清淤池塘20個,累計疏浚清淤土方7038萬立方米,完成年度目標的58.7%。
大氣環境質量方面,由于區域性天氣因素及外來污染輸入影響,截至7月21日,我區大氣優良率為81.1%,優良率較去年同期下降15.3%。下一步,區政府將通過污染物減排、煤改氣及灰霾天氣整治專項行動,以及開展印染、化工行業整治和高污染車輛限行、柴油車淘汰等舉措,努力提高區域大氣環境質量。
此外,完成3個黃沙碼頭的評估工作,臨江大氣自動監測站建設已進入設備采購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