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度省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獲獎項目名單
獲獎等級
|
項目名稱
|
完成單位
|
完成人員
|
一等獎
|
浙江省"十二五"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評估
|
浙江省環境保護科學設計研究院
|
金均、余堃、余錫剛、劉瑤、唐靜亮、邵衛偉、韋彥斐等
|
浙江省水環境容量及其技術支持系統研究
|
浙江省環境監測中心
|
汪小泉、田旭東、邵衛偉、張磊 、伍遠康、呂軍、翟淑華等
|
|
沼液生物藥肥開發與生態網槽處理關鍵技術研究
|
浙江農林大學
|
單勝道、張妙仙、曹玉成、羅錫平、虞方伯、周小琴、肖繼波等
|
|
2006-2010浙江省環境質量報告書
|
浙江省環境監測中心
|
邵衛偉、俞潔 林廣、連綱、徐冰燁、李華明、傅智慧等
|
|
二等獎
|
珊溪(趙山渡)庫區水環境綜合整治和生態保護規劃
|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
|
田自強、李俊生、賈曉波、柳曉燕、姚懿函、孫光、曾勇
|
浙江省飲用水源地淡水藻類研究
|
浙江省環境監測中心
|
邵衛偉、于海燕、晁愛敏、俞建、徐杭英、胡尊英、馬勇
|
|
浙江省環境保護“十二五”規劃研究
|
浙江省環境保護科學設計研究院
|
趙多、陳佳、劉瑜、邵衛偉、盧瑛瑩、王浙明、邵君波
|
|
浙江省電磁輻射環境保護功能區劃分技術研究
|
浙江省輻射環境監測站
|
楊維耿、胡丹、何俊、翟國慶、黃國夫、張瑜、朱藝婷
|
|
杭州市低碳城市建設中的環境問題及對策研究
|
杭州市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
|
相 震、鄭思偉、谷 雨、吳靈鷂、常文婷、馮 寧、盧 濱等
|
|
氣溶膠酸堿性對酸雨的影響研究
|
杭州市環境監測中心站
|
林豐妹、馮銀廠、周春雨、焦荔、張麗娜、杜榮光、畢曉輝
|
|
溫嶺市重金屬污染分布特征及防治對策研究
|
臺州市環境科學設計研究院、溫嶺市第一次污染源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
|
萬林、狄凌峰、魯祖寶、莊禮華、潘盛、陳海棠、潘云暉等
|
|
基于衛星遙感的可吸入顆粒物污染監測技術研究
|
浙江省環境保護科學設計研究院
|
金均、徐鵬煒、張登榮、徐喬根、薛巖松、蔡菊珍、江洪等
|
|
三等獎
|
企業環境信息披露制度的實證研究
|
浙江省環境監測中心
|
馮元群、康穎、何曉云、黃歡、吳斌、邵衛偉、閔懷等
|
浙江省數字環保信息化發展規劃
|
浙江省環境信息中心
|
張磊、方瑩萍、葉新輝、張志猛
|
|
飲用水源氨基甲酸酯農藥分析方法、污染特征及健康風險評價
|
浙江省環境監測中心
|
王靜、劉錚錚、潘荷芳、金永堂、余磊、楊寅森
|
|
SDK-370D超圓盤干化機
|
天通吉成機器技術有限公司
|
林毅、平志韓、章烈鋒、趙群鋒、蘇曉良、程剛、黃一南
|
|
杭州市區水資源調度環境效益評估與研究
|
杭州市環境監測中心站
|
李佳、焦荔、樓章華、王蘊赟、曹飛鳳、劉德地、屈國棟
|
|
三等獎
|
湖州市東部平原水環境的系統研究
|
湖州市環境保護監測中心站
|
馬嚴、楊曉紅、張海燕、吳錦芳、林琳、吳惠英、倪曉芳等
|
杭州西湖風景區九溪流域水環境質量調查研究
|
杭州市環境監測中心站
|
唐訪良、徐建芬、張明、劉奕梅、呂琦、姚琳、余波
|
|
杭州地區水庫營養現狀與富營養化防治對策研究
|
杭州市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
|
韓軼才、盛海燕、高玉蓉、吳志旭、吳 潔、邵曉紅、劉明亮
|
|
污水處理廠磁場輔助強化除磷技術研究及應用
|
浙江省環境保護科學設計研究院
|
王長智、梅榮武、韋彥斐、李欲如、徐灝龍、徐國華
|
|
西溪濕地水體生物多樣性保護及優化配置研究
|
浙江省環境監測中心,浙江樹人大學
|
童國璋,陸胤,蔡成崗,許曉璐,申秀英,徐哲明,蔣躍平
|
|
杭州市“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減排途徑研究
|
杭州市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
|
相 震、盧濱、井寶莉、朱慧芳、鄭思偉、孔萬東、夏陽
|
|
浙江省主要飲用水源地水質重金屬環境質量現狀探查研究
|
浙江省環境監測中心
|
季海冰、潘荷芳、余磊、王靜、劉勁松、楊寅森、高亮
|
|
溫州市灰霾天氣成因、預警及大氣復合污染控制研究
|
溫州市環境保護設計科學研究院
|
宋躍群、朱 彬、蔡文選、鐘良明、陶甄彥、施勝亮
|
|
畜禽養殖清潔生產技術開發和示范應用研究
|
浙江省環境保護科學設計研究院
|
劉健、王衛平、張雍、陳梅蘭、馮尚連、陸建定、薛智勇
|
|
環保治理設施運行狀態實時監控系統
|
浙江創源環境監控技術有限公司
|
吳建鋼、沈志鴻、李劍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