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溫州:“養好”市政設施 “煥新”城市環境
近年來,浙江省溫州市綜合行政執法局市政管理中心秉承“精心管養 市政強城”工作理念,持續優化市政設施管理,確保市政設施的良好運行,努力為市民創造一個安全、便捷、舒適的城市環境。
聚焦主職 護航市政設施有序運行
驅車在溫州市鹿城區馬鞍池路上,路面平坦寬敞,行駛流暢無阻。道路兩旁的綠化帶郁郁蔥蔥,繁花似錦,成了行駛過程中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一年前,為優化改善道路基礎設施,提升市民出行舒適度,馬鞍池路啟動提升改造,通過路面整體改造、景觀提升、交通序化,路燈多桿合一等項目,讓這里煥然一新。
鹿城區馬鞍池路。
城市道路、排水設施、照明設施等,都是城市重要市政基礎設施。為實現路平、燈明、排水暢,近年來,溫州市市政管理中心聚焦主職工作,多措并舉、持續創新,強化市政設施的更新與維護。
在道路優化方面,溫州市市政管理中心持續開展市區道路綜合整治工作,根據居民需求與路面實際,對市政道路、景觀綠化、架空管線“上改下”等內容進行改造提升。近年來,共累計提升改造道路53條,共計155公里,一條條昔日“堵心路”正變成絲滑暢快的“舒心路”。
在城市亮化方面,溫州市市政管理中心持續開展夜景提靚行動。2019年通過啟動市區5萬余盞路燈節能改造,實現照明燈具的低碳化、高效化。近年來,改造提升9600余桿路燈設施,大幅提升路燈照明效果和美化屬性;并在甌海大道、甌江兩岸、塘河沿線等區域打造精品景觀亮化項目,全面提升城市夜景觀品質水平。
在城市排水方面,溫州市市政管理中心探索推出“小網格治大污水”模式,將市區排水管網細分成100個網格,進行全域檢查排查、建立健康檔案、評估修復指數,有針對性地建立問題清單和信息清單。2023年底,排水管網提質增效三年行動收官,所有網格整治項目全部完工,市區共實施管網工程項目309個,排查管道2807.82公里,新改建污水管道828.68公里、雨水管道683.07公里。
溫州城市亮化。
“在市政設施的建設和維護過程中,我們將繼續聽取廣大市民的意見和建議,不斷優化和改進工作,確保更加貼近市民的需求和期望。”溫州市市政管理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
精管善治 提升數字化管養手段應用
城市橋梁作為現代城市道路的重要組成部分,將城市各區域緊密連接起來,成為城市中的交通紐帶。在溫州,“橋醫生”平臺的運用,讓橋梁擁有了專屬的“私人醫生”和“健康檔案”。
“大數據科學分析,可視化一座橋的健康狀況。”溫州市市政管理中心相關負責人用這句話來概括“橋醫生”平臺。據介紹,“橋醫生”平臺通過日常維養數據、橋梁檢測數據結合物聯監測設備讀取橋梁的沉降、擾度、傾角等數據,并運用GIS、大數據分析、信息可視化技術高效“把脈”,對每一座橋梁的全生命周期建立“互聯網+”思維養護監管檔案,保障橋梁安全穩定運行。
溫州甌越大橋。
今年,溫州市市政管理中心對溫州地標建筑甌越大橋實施建設的健康監測系統通過驗收,實現了一網統管,與“橋醫生”平臺的對接。
“橋醫生”不僅是橋梁的“醫生”,更是以“市政云”的規劃涵蓋了道路和隧道的“醫生”。據介紹,“橋醫生”以浙江省災普數據為基礎,對市區主要設施開展普查并定期更新,歸集錄入全市道路、橋梁、隧道數據,對數據進行統一管理,滿足數據動態管理需求。截至目前,溫州市3942條市政道路、2946座橋梁、18條隧道設施數據已納入該系統,累計巡查8萬余次,發現并整改隱患5000余條。
“智慧排水”平臺。
在數字化快速發展的今天,溫州市市政管理中心還通過應用信息數字技術,提升市政設施的管養水平。如“智慧照明”平臺,通過GIS、物聯網、視頻遠程監控等技術,實現照明數據采集、單燈控制、節能管理和故障報修等功能;“智慧排水”平臺,利用大數據、物聯網和模型模擬等技術,建立覆蓋溫州市區范圍的排水系統GIS管線地圖,歸集市區8500公里排水管網、78座排水泵站、12座污水處理廠基礎信息和265臺管網水位儀監測數據,設置相關警戒報警閾值,為網—站—廠一體化穩定安全運行提供支撐。
為民解憂 深化“光明路燈班”服務品牌
隨著鹿城區水心桂柑社區最后一個暗區完成改造增亮,一盞盞路燈不僅點亮了居民回家的路,也讓“為民解憂辦實事”的暖意流入居民心中。
水心桂柑社區屬于老舊小區,老人及學生較多。今年1月,溫州市市政管理中心“光明路燈班”在對老舊社區暗區盲區改造的走訪中了解到,該小區部分道路路燈缺失,影響居民夜間通行,存在安全隱患。“光明路燈班”提前一周預埋鋪設線纜、澆筑基礎,施工當天經過4個小時的立桿施工和測試,一排嶄新的LED節能燈亮起。“現在可以大膽放心走夜路了。”水心桂柑社區居民王阿婆說。
“光明路燈班”走進鹿城區水心桂柑社區。
“光明路燈班”成立于1961年,是溫州市市政管理中心路燈維養一線班組,班組共12人,主要負責對市區4萬余盞路燈的管理養護工作。近年來,溫州市市政管理中心持續深化“光明路燈班”品牌,不斷推動“優質服務進社區”活動,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今年3月,走進上陡門社區,解決道路照明點位缺失不便于老年人夜間出行,路燈太亮影響低樓層居民休息等多處問題點;今年4月,走進萬源社區,增設人行道低挑照明;今年6月,走進繡山社區,重新安裝立式路燈,解決因電力線路遷改而導致的路燈缺失問題……
“光明路燈班”為社區居民安裝路燈。
2024年上半年,溫州市市政管理中心累計出動1246人次,檢查2008處防汛薄弱點,開展專項治理8次,服務進社區5次,為14處老舊小區、背街小巷裝燈32盞,接聽市民來電熱線481起,處置數字城管案卷902條,改善居民生活環境,提升城市生活品質。(陳曉光/文 溫州市綜合行政執法局/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