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一批在上世紀90年代改革初期成立的環境企業紛紛步入了20周年,他們早已站穩腳跟并且積蓄了豐富的產業經驗。2013年末,新老環企再次聚首E20,共話產業新趨勢。
E20活動現場
俱樂部成員在桑德展廳合影
在《E20圈層觀察》里,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總編、清華大學水業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傅濤這樣寫道:“在中國,搞環境保護不容易,做環境產業更不容易。”
難,但難得越來越有滋味。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用制度保護生態環境”,并在2013相繼出臺若干產業利好政策,攪動環境界一日生春。
傅濤指出,三中全會精神將改變環境產業發展的外部環境,中國環境產業必然面臨新的結構性重組。
2013年12月28日,以“新政策背景下環境產業的回顧與展望”為主題的第四屆E20俱樂部活動暨2013俱樂部年會在本屆輪值單位桑德集團盛大召開。2013年,正值桑德成立20年周年,E20成員中80位企業家蒞臨祝賀,共同緬懷20年風雨環保路,展望產業未來的發展方向。
產業全面加速
過去的20年,是從政府獨攬過渡到通過社會采購實現環境公共服務的20年,是從單純裝備制造采購過渡到以BOT為主流商業模式的20年,環境產業的深度和廣度逐步擴大。
威立雅環境服務中國總經理周小華回顧20年歷程十分感慨,他說,威立雅進入中國20余年,這一路走來,酸甜苦辣全都看見。
中國水務投資公司雖然僅成立8年,但一直發展穩健、增勢迅猛。總經理劉正洪表示,環境產業進入到一個需求旺盛、快速發展的黃金時期,而且產業已具備足夠的能力完成歷史使命,中國水務投資希望與所有環境企業一起,把行業做大做強。
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研究院副院長代維昭就2013年度環境產業新聞與市場形勢進行回顧,并重點解讀了三中全會對環保的影響,他認為,環境產業即將進入一個全面加速期。
“三中全會加大了對生態文明的關注,提出加強環境監管和公共服務采購力度,推行特許經營、鼓勵社會投資、引進第三方治理,以及強調市場經濟起決定性作用,這些都將對環保產業產生巨大的影響。”代維昭指出。
雖然產業前景看上去很美,但是與會企業家們也表示,目前市場依然存在許多不合理現象,期待政府主管部門盡快從頂層設計上完善,早日出臺配套政策。
周小華表示,環保行業未來發展的關鍵在于能否形成一個比較完善的市場環境,這是保證行業持續發展的前提。
桑德總裁文一波顯露出更多的自信與樂觀,被評價為“從在野黨向執政黨心態發生轉變”。“十年前講對行業抱有信心,其實是說給別人聽的,但今天是真正有了底氣了。”文一波的坦率與真誠,引起滿堂掌聲。
產業鏈與服務鏈選擇
在產業快速發展時期,企業該如何定位:先做大還是先做強?做專還是做寬?每一個環境企業都面臨新的戰略選擇。
“桑德模式”是通過做大而做強,為用戶提供系統的全產業鏈服務。文一波現身說法,指出桑德做加法是受原來的市場形勢所迫,企業要生存就不得不增加內生能力。但是目前,隨著市場環境好轉,桑德開始有條件主動做減法。
“我們把不具備競爭優勢的業務果斷砍掉,但同時又在一些領域做加法,比如增加了環衛機械制造等業務。企業做加法還是減法,沒有固定的模式,是根據企業的發展階段,逐步認清自身競爭力所在做出的選擇。”文一波說。
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集團)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張辰表示,市政設計院在發揮技術優勢的前提下,也在探索全產業鏈拓展,跟上社會和產業的發展需求。
北京嘉博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CEO于家伊女士表示,公司將憑借有機廢棄物資源化技術,延伸產業鏈與下游的農業產業對接,為企業增值。
同樣從事膜制造二十余年的北京賽諾水務科技有限公司CEO吳紅梅女士和立昇集團董事長陳良剛則表示,公司定位于細分領域的專業化公司,賽諾水務的目標是技術與集成服務型公司,立昇是一家膜專業制造商。
對此,傅濤認為,在環保領域,產業鏈和服務鏈的疊加是每個公司都要選擇的。理論上只有做減法才有真正的水平,但是企業不做加法就沒有規模,沒有規模,就不能和資本市場進行很好的對接,公司的戰略選擇最終取決于企業定位以及自身的特點。
上市嗎?
傅濤指出,五年前環保企業大都不想上市,但目前來看,資本市場對環保產業的預期很高,如果不上市,與競爭對手會拉開很大的距離。
桑德的資本運作經驗豐富,文一波被業界戲稱為“資本教練”。他詳細介紹了桑德A股借殼上市、新加坡IPO主板上市、香港上市、再融資,以及使用高息債、信托等金融工具的情況,“融資是民營企業的短板,所以更要學會運用金融工具和資本平臺。”
陳良剛持不同見解,他認為上市不是企業做大的惟一途徑。他選定的對標企業是華為,沒有上市卻同樣實現了擴張。“這個市場不缺錢,缺的是賺錢的買賣。”
一位金融界人士認為,2013年環保產業的表現被資本市場一致看好,產業已經到了一個分水嶺,如果能夠更好地借力資本,十年后將有更多優秀的環保公司誕生。
上市不上市的焦點還在于,企業的自主發展與資本市場的約束監管之間的矛盾,上市企業往往在獲得資金的同時,受到更多制度制約。但是也有企業家認為,上市倒逼企業發展,會有效促進企業優化,對企業來講,利大于弊。津膜科技董事長李新民表示,企業上市將考慮更多問題,如新技術開發、技術產品與市場的對接等等,雖然受到束縛,但同時會為企業帶來更多的發展機遇。“企業做大做強不是靠滾雪球式地自己滾動大的,而是買大的,世界500強中沒有一家企業是自生式成長,你不買別人,別人就會買你。”
寄語E20
E20環境產業俱樂部以清華為紐帶,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為平臺,由20家環境產業領先企業在2004年發起,迄今已有9年歷史,聚集了百余家產業各領域最具競爭力的龍頭企業,是中國環境產業的第一高端圈層。
博天環境董事長趙笠鈞指出,中國的環保企業體量尚小,靠這些小企業產業要如何走到未來?但是每個公司雖然都不完美,若加強圈層溝通,產業的未來就一定會美好。
四川環能德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倪明亮也表示,希望在未來的合作中,與同業一起創新價值,合作共贏。
碧水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戴日成建議組建E20產業聯盟,為國家政策標準制定建言獻策,代表產業向社會各界發出更大的聲音,提高產業影響力。
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執行董事張麗珍女士對此表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的使命是用平臺促進環境產業的升級與轉型,新的一年將繼續以學習型組織不斷提升和進步,為優秀的環境企業和企業家們提供平臺支持及服務,促進環保產業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