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政策發展軌跡
2008年,國務院召開了第一次全國農村環境保護工作會議,此次會議出臺了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的相關政策,提出實行“以獎促治”等措施并選取示范村鎮,給予資金配套支持。政策實行幾年后,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的推進過程開始漸入佳境。據了解,截至2010年,中央財政共安排農村環保專項資金40億元,帶動地方資金投入80多億元,支持6600多個村鎮開展環境綜合整治和生態示范建設,2400萬農村人口因此直接受益。
隨后,《全國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十二五”規劃》中又提出“到2015年,完成6萬個建制村的環境綜合整治任務”。由此,農村的污水處理工作,進入了迅速擴張的蓬勃發展時期。可以看到,2010年至今,中央政府共選取了21個省、市及自治區作為“全國農村環境連片整治示范省”,中央財政資金總投入達到了161.5億元。在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之后,農村污水治理的效果又如何呢?據住建部發布的信息,2012年,我國廢水排放總量為684.6億噸,其中村鎮污水產生總量159億噸。城市污水處理率達到82%,縣城為60%,建制鎮<20%,而村莊污水處理率僅為7%。由此可知,城市污水處理市場已經基本達到穩定,市場份額更傾向于提標改造所帶來的增容空間,而農村和小城鎮污水處理率較低,處理設施的基礎建設等仍將是今后治理的工作重點。
在2013年8月召開的第三屆中國農村及小城鎮水環境論壇上,住建部村鎮建設司趙暉司長強調,住建部下一步的計劃將研究制定全國村鎮污水治理綱要,指導地方加強對重點鎮和一般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及配套管網的建設和管理,推進城鎮污水收集管網向農村地區延伸。
當下市場現狀分析
2013年全國農村污水處理項目建設單位及出資情況
截至2013年11月,全國共開設了200個農村生活污水的處理項目,其中有128個項目被選為工作樣本,涉及金額總計約4.28億元。從這些樣本運行的現狀來看,由于農村生活的污水處理工作尚處于起步階段,不僅政策制度尚不完善,民間資本引進也同樣困難重重,所以,政府成為了目前該市場的建設主體單位。
調查還發現,在2013年,由政府主導的項目達97%(圖1、圖2),主要包括環保局、村鎮等各級人民政府及專項資金辦公室,資金的主要來源則來自鎮級以上政府、中央專項資金及世界銀行貸款等。
2013年全國農村污水處理項目類別及資金分布情況
如圖3、圖4所示,目前的農村生活污水處理項目類型主要涉及到建設施工、管網建設及設備安裝三類,其中建設施工類最多,占2013年總項目數的61%,資金占比為58%,其次是管網建設類項目數量占比為29%,資金占比為36%,而設備安裝類僅占項目數量的10%,占資金的6%。
在我們選取的調查樣本中可以發現,目前,有58%的施工項目處理規模在100-500噸/天,25%的項目處理規模小于100噸/天,如圖5所示。有54%的管網建設小于5000m,如圖6所示。
2013年全國農村污水處理項目地區分布情況
如圖7所示,2013年,農村污水的處理項目主要分布在華東地區(浙江、上海、山東、江蘇、安徽),占市場的60%,其次為華中地區(河南、湖北)占比為20%,西南地區(四川、貴州)最少,占比僅為5%。
從治理工作的難度來看,目前,我國農村污水處理工作面臨的一大難點就是源頭分散,收集困難,最明顯的體現就是缺乏管網建設。據分析可知,華東地區及西南地區項目建設均包括建設施工、管網鋪設及設備安裝,但數量明顯可以看出在依次遞減。華南地區雖然以建設施工為主,管網鋪設數量寥寥但尤占一席之地,而西北、東北及華中地區僅以建設施工為主。(圖8)
至于農村生活污水處理項目資金在各省的投資分布情況,我們則可以從下圖9看到,華北地區投入的總金額為3.28億元,占2013年全國市場投資份額的77%,其次是西南地區,投資金額為0.38億元,占比為7.6%,華中地區投入的總資金為0.28億元,市場占比為6.5%。
在資金分配方面,不僅全國各地拿到的資金各有不同,農村污水處理工作在項目類別上也存在著投入比例的差異。從圖10我們可以看到管網建設投入的資金在各地總資金占比中明顯要高于其他項目資金的占比。顯然,這是由于管網的建設成本要遠大于水廠的建設成本而跟著水漲船高。
2013年全國農村污水處理項目承擔企業分布情況
目前,農村的污水處理市場,主要還是由本地企業牢牢占據著。如圖11所示,有94%的項目承擔企業為本地企業,外地企業僅占總數的6%。這主要是由于大部分污水處理項目的資金規模都較小,在有限的利潤空間下,本地企業尚且占有些成本開支方面的優勢,而外地企業在投資成本偏高、利潤偏低的境遇下,競爭積極性勢必會大打折扣。如圖12所示,國家投入資金規模小于100萬的項目占比為42%,小于500萬的項目占比達到了83%,而資金規模大于1000萬的項目僅占總數的12%。
未來污水市場展望
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將日益受到重視
雖然目前農村水環境的運行機制、實施標準、資金落實、補貼政策和監管體系等方面還有待完善,但是,在市政污水治理工作日趨妥善解決的同時,以及農村污染排放問題占據全國環境治理半壁江山的大背景下,中央及地方各級政府勢必將對農村環境問題更加重視。
農村污水處理的管網建設將持續增強
據統計,2010年前全國城鎮與農村的污水收集管網共計16.6萬公里,農村的收集管網建設則基本屬于空白,在農村治理工作過程中,管網的鋪設遠遠跟不上設施運行的能力。“十二五”期間,全國計劃再建設管網15.9萬公里,這個數字相當于前30年管網建設的總和,而“推進城鎮污水收集管網向農村地區延伸”也列入了住建部未來的工作計劃。在農村工作推進過程中的經驗告訴我們,只有先建設好管網,解決了收集問題,才能開始談處理的問題。
更多的民間資本將進入市場
由于設施及管網建設所需資金體量巨大,單靠政府的資金投入遠不能滿足和實現具體的市場需求。所以,采用市場化模式、引進民間資本,將是未來農村污水市場運作模式的發展趨勢之一。農村污水治理市場已經向所有人打開,然而采用何種商業模式,仍需我們進一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