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大家對霧霾的污染很關注,全社會也形成了治理霧霾的共識,但是對于地下水污染和土壤污染,卻沒有那么重視。”3月6日,全國人大代表、國家民委副主任吳仕民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寧夏自治區代表團發言時強調,與“看得見”的霧霾相比,隱藏在地下的水污染和土壤污染更可怕,也更難以治理。
地下水和土壤污染比霧霾難治
吳仕民說,2005年至2012年,中央有關部門曾對全國地下水和土壤污染情況進行過調查,但7年過去,調查數據至今未公開。“現在華北部分地區因地下水開采過度,已經下降了100到200米,并出現了地表塌陷,而工農業生產的廢料又嚴重污染了地表土壤,”對于一些地方出現的地下水和土壤污染,吳仕民代表痛心疾首。
“水和土壤污染都在地下,我們看不見、摸不到,很難判斷,也很難治理,”吳仕民說,隨著各類污染物不斷增多,排入地下,今后水源和土壤污染治理會更加困難,現在到了全社會必須要正視這一問題的時候了。
掌握真實情況提前謀劃防治
“我們不能開著寶馬,帶著口罩生活在霧霾中,吃的都是污染的糧食,喝的都是不潔凈的水,這不是幸福,而是我們最大的不幸。”作為一名全國人大代表,吳仕民建議政府首先要高度重視地下水和土壤污染問題,進行全面深入的調查,了解最真實的污染數據。
同時,要加快地下水和土壤污染防治立法調研,制定防治污染的整體規劃,準備打一場立體“防治戰”。
吳仕民最后還建議政府在整點領域、重點地方提前謀劃防治,特別是農村地區。“可以選擇污染治理比較好的地方,充分調研,總結經驗進行推廣,我相信一定有能力、有辦法解決地下水污染和土壤污染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