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部委關于污水、污泥、水環境及工業廢水的最新政策文件(截至2025年3月)
一、綜合性政策
《關于推進污水處理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的實施意見》(國家發展改革委等,2023年12月)
核心要義:
2025年底前建成100座綠色低碳標桿污水處理廠,推廣污泥厭氧消化、沼氣回收等技術35;
地級及以上缺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需達25%以上,工業廢水循環利用率提升35;
強化管網改造,新建城區全面實施雨污分流,老舊城區整治滲漏、混接管網35。
《加快構建碳排放雙控制度體系工作方案》(國務院辦公廳,2024年7月)
核心要義:
將污水處理行業納入全國碳排放雙控體系,明確行業碳排放核算標準;
推動污水處理廠光伏發電、能源自給等低碳技術應用7。
二、水環境治理專項政策
《節約用水條例》(國務院,2024年3月)
核心要義:
部署50個重點城市再生水利用三年行動,推動節水設備更新;
工業領域推行“分質用水、一水多用”,缺水地區工業園區廢水“應用盡用”27。
《關于加強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的意見》(中共中央辦公廳等,2024年3月)
核心要義:
劃定水環境敏感區域,實施差異化管控,嚴控高污染項目布局;
2025年前建立覆蓋全國的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制度27。
《生態保護補償條例》(國務院,2024年4月)
核心要義:
對水源涵養區、重要濕地等實施生態補償,強化跨區域水環境協同治理;
鼓勵社會資本參與水生態修復項目7。
三、工業廢水與污泥治理
《2024—2025年節能降碳行動方案》(國務院,2024年5月)
核心要義:
要求工業園區配套專業化廢水處理設施,嚴控重金屬等污染物排放;
推動工業廢水處理工藝升級,推廣膜過濾、臭氧氧化等技術7。
《關于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意見》(中共中央等,2024年7月)
核心要義:
推進工業廢水與生活污水協同治理,禁止高污染廢水進入市政管網;
2025年前完成2500公里重點區域工業污水管網改造7。
《污泥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實施方案》(國家發展改革委等,2022年9月)
核心要義:
2025年前實現地級市污泥無害化處置率90%以上;
推廣污泥焚燒發電、建材化利用等資源化路徑4。
四、城鄉水系統統籌政策
《深入實施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戰略五年行動計劃》(國務院,2024年7月)
核心要義:
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實施100公里老舊供水管網改造;
建設智慧水務平臺,提升防汛排澇與污水處理聯動能力7。
政策聯動與實施重點
技術支撐:推廣低碳工藝(如A²/O工藝改良)、智慧化監控系統35;
資金保障:中央預算內投資優先支持污水處理廠擴建,地方政府通過專項債、PPP模式融資35;
監管強化:嚴格工業企業排水許可,建立污水處理廠碳排放統計體系37。
備注
上述政策均為2023-2025年間國家部委發布的文件,部分文件目標需在2025年底前完成;
未列入的早期政策(如2021年《污水資源化利用指導意見》)已由新政策覆蓋或細化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