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日本前環境大臣、外務大臣川口順子
在本世紀初的森喜朗內閣時代,她出任環境廳長官。2001年1月被擢拔為環境大臣。而在小泉純一郎組閣之后,她被留任,兼任外務大臣。在2013年告別日本政壇前,她的身份是參議院環境委員長,現在任教于明治大學全球研究所。
半個多小時的訪談,關鍵詞是中日環保的摩擦與合作,這是川口順子的老本行,既是環境,也是外交。
環境合作不應觀望
南方周末:2014年1月底,中國華東地區出現嚴重的霧霾。當時,日本國立環境研究所的數據稱,中國的大氣污染已對日本造成“跨境污染”,日本真的有這樣的擔心嗎?
川口順子:是的,是有這么一種擔心。在日本有的城市,比如西日本的熊本,相關(空氣質量)指標已經上去了。在這個城市里,受影響的人數也在上升。我們也提出了要解決這個問題,這是中日可以合作的領域。因為空氣是無國界的。
南方周末:日本是否打算跟中國的領導人提出這個問題(跨境污染)呢?
川口順子:我覺得是這樣的,這是一個日常性的任務,但現在兩國間的關系看起來不順暢。
南方周末:你是否認為中日兩國在環境方面的合作有些止步不前?
川口順子:我認為,中日兩國間的任何交流都不應該停止,有些事情我們是不應該持幣觀望的,尤其是在那些我們可以合作的領域,我們應該繼續合作。日本在中國的經濟領域有大量的投資,并且招聘了大量的中國人來工作,為中國經濟的發展做出了貢獻。我們不會停止在這方面(的投資),沒有人會有類似這樣的想法。
南方周末:近些年來,你有沒有和中國領導人就環境問題交談過呢?
川口順子:幾年前,中國的前總理溫家寶邀請了一些人見面,有澳大利亞的總理,英國的前外交部長,我也在其中。他真誠地問過我們:如果想治理環境,我們中國應該做什么?讓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他認真回答了我們在座每個人的問題。我們這些人對處理國際事務還是有些經驗,我們很高興能有這么一個機會,(和他)坐下來一起探討這個重要的問題。
當我還在擔任日本環境大臣時,有個中日韓三國環境部長會議,這個會議每年都會召開。我們有共同的合作項目,每個國家都負責解決某一項環境問題。我和中國的領導人在解決環境問題方面,有過很多會談。
南方周末:具體來說,兩國之間有哪些環境合作?
川口順子:中國有座建筑就是兩國合作的產物:中日環境合作中心。另外,我們派了日本的專家來教中國如何利用激光檢驗空氣質量;我們探討了與氣候變化相關的政策,也商討過提高能源利用率方面的合作。總之合作很多。我不是替日本政府說話,因為我已經不在里面做事,不能代表他們。但是,我知道日本很樂意同中國開展合作,來解決環境污染問題。
治污資金從哪里來
南方周末:中國一直想向日本學習一些經驗,中國應該做出哪些舉措才能避免悲劇重演?
川口順子:日本在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曾經經歷了一些讓人痛苦的問題,比如,大家熟知的水俁病,導致了一些日本城市比如熊本,人們現在仍在受著腫瘤、動脈粥樣硬化等病痛的折磨。我們政府也籌集了一些資金,給這些飽受痛苦的人們一些補償,一半的補償金來自汽車生產企業,剩下的錢由政府籌集。這些我們日本所經歷的痛苦,我們不希望其他國家有相同的遭遇。所以,我們愿意分享我們的經驗,我們現在在專業領域的技術、經驗和政策上,都能解決這些污染問題了。
南方周末:如何看待中國政府治理大氣污染?
川口順子:我不太清楚中國空氣污染的具體情況,所以不太適合來下定論。但我們都知道,中國的空氣污染比較嚴重,同時(中國的)海洋污染也很嚴重。2013年4月份,我在中國時,有一天就有人告訴我,今天出門要格外小心,因為PM2.5超標很嚴重。
現在是時候來解決這個問題了。只有拿出切實有效的方法,才不至于錯過最好的治理時機。但是,要解決污染問題要花費很多錢,對政府來說,籌集大量資金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我們想幫助中國政府、中國企業和中國人民,改變現狀、緩解環境污染是我們可以幫助中國去做的事情,日本有這樣的意愿來幫助中國。
南方周末:中國的土壤重金屬污染很嚴重,你剛才提到過日本有專項資金來解決本國的土壤污染問題,你們是從哪里得到資金上的支持呢?
川口順子:主要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財政支持),來解決土壤污染問題,這取決于污染土地具體屬于哪個部門或地區的管轄。如果我們查出當地的土壤問題是由某個公司的經營活動引起的,我們會向這個具體的公司問責,并讓它來負責(解決問題)。基本上,污染的個體要負全責,要付污染的補償金。
越早治理,花銷越小。如果中國向國際社會說明有治理哪方面環境污染的訴求,說明需要哪方面的幫助,我確信國際社會會有所回應。
漁業合作,則無爭端
南方周末:日本作為一個漁業國家,也是一個海產品消費大國,在過度捕撈等問題上,也常常面臨國際社會的批評。你認為日本在促進公海的合理利用上可以做什么呢?
川口順子:我現在沒有權利代表政府來回答這個問題。作為全球海洋委員會理事國,我們會繼續關注這個問題。我們已經為區域漁業管理組織(RFMO)做了很多事情,區域漁業管理組織負責協調管理某些魚種的捕撈,這個組織試圖停止過度捕撈的問題。同時,在日本,政府來控制捕魚的總量。每個有港口的村莊都有我們的漁業合作團體,政府跟這些漁業合作團體都有對話,會給這些團體劃撥費用。因而捕魚量(通過這種方式)就得以實現控制,每個團體的捕魚量得到了政府強有力的監控。
南方周末:你是否覺得中日之間會在漁業資源方面產生爭端呢?
川口順子:如果中日雙方合作的話,我們沒必要讓它成為一個有爭議的問題。漁業資源能帶給我們的好處是:如果我們妥善處理好它,魚類的總量會上升,小魚也會長成大魚,這會給我們帶來更多的魚,給漁業帶來更多的利潤。如果海里的魚太小,我們就要耐心等它們長大再捕。所以歸根結底,就是一個雙方合作的問題,共同保護漁業資源,然后共同受益。所以,我們根本沒必要讓它成為一個有爭議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