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家公布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包裝飲用水》征求意見,又讓占據包裝飲用水市場近1/4份額的礦物質水前途變得撲朔迷離。在征求意見稿中提及,對僅在純凈水中添加食品添加劑的飲用水,考慮到“礦物質水”名稱容易使消費者誤認為該產品具有補充礦物質的營養功能,引起消費者誤解。因此,擬規定本標準發布實施后,不得再使用“飲用礦物質水”名稱,只能使用“包裝飲用水”。而南寧的礦物質水銷售情況怎么樣?過量飲用添加微量元素的水對人體有影響嗎?記者對此進行了采訪。
市民買水先看品牌再看價格
記者走訪了沃爾瑪、人人樂、利客隆等超市,在瓶裝水售賣區域,擺放了有數十種品牌的礦泉水,水的種類也有很多,如飲用礦物質水,飲用純凈水,蒸餾水和飲用天然水,售價在1—20元不等。記者發現,超市的瓶裝水主打還是以“飲用純凈水”和“飲用礦物質水”為主。而在價格方面,飲用純凈水相較與飲用礦物質水要高。
在沃爾瑪購物廣場,記者在瓶裝水售賣區看到,很多市民都精挑細選。“我買瓶裝水一般是買純凈水,”市民李女士告訴記者,自己基本買的是純凈水,不愛喝礦物質水,并且把品牌作為首選。“我本身是學化學的,個人認為礦物質水真正吸收不了。”超市的工作人員介紹說,其實選購水沒有固定的標準,他們也不會看是純凈水或者礦物質水,很少有人看添加成分,消費者購買有時候就是一種習慣或者對某種品牌的喜愛。
位于秀靈路的愛群百貨超市,進入超市的飲用水專區,記者發現擺放得最明顯的是1元的康師傅礦物飲用水,其次就是娃哈哈、農夫山泉、冰露、怡寶等品牌水。超市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康師傅礦物質水在瓶裝水里是銷售量比較大的。在明秀秀靈路的利客隆超市,該超市工作人員則表示“我們這里幾種瓶裝水銷售量差距不大,銷售量都差不多。”
記者在超市隨機采訪了20名市民,有七成的市民在選購瓶裝水時首先考慮的是瓶裝水的品牌,他們認為品牌的水有名氣,質量有保證,其次考慮的才是價格和成分。在調查中,很多市民喝水沒有考慮過是不是對身體有益,更多的是為了滿足身體所需的水分。
專家談水 “含礦物質”多是人為添加
飲用添加微量元素的水對人體有影響嗎?記者采訪了自治區疾控中心營養與學校衛生所副主任醫師方志峰,她表示人體大部分礦物質等微量元素主要從食物中吸收,而市場上瓶裝水標注的“含有礦物質”,大多數是人為添加的,能被人體吸收很少,但是長期喝添加或缺少微量元素的水,就會過量攝入或者缺乏,機體就會失衡。
她舉例說,比如現在市場上賣的蒸餾水,是把有害物質過濾出去,同時也有可能把水中有益的元素一同過濾,水的物質含量比較單一,如果長期喝蒸餾水的話,那么人體會缺乏鈣、鋅等元素。其次,如果常喝礦物質水,那么機體也會被打亂,微量元素會超標,就會得營養疾病。
方志峰建議說,不提倡喝瓶裝水,最好還是在家喝白開水,雖然很多瓶裝水打著“添加微量元素,補充身體所需物質”,但是人們日常所需的微量元素可以從食物中獲取,不需要刻意去補充。她解釋說,現在很多人考慮水的安全問題,認為缺乏物質元素,但是卻忽略了怎么平衡營養素,過少或過多微量元素的攝入都是不好的,可能會打破機體的營養均衡。
新聞背景《包裝飲用水》征求意見
此次《包裝飲用水》的征求意見稿適用于除飲用天然礦泉水之外的所有能夠直接飲用的“包裝飲用水”,把瓶(桶)裝水的產品標準和衛生標準進行了合并,新的標準將命名為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包裝飲用水》。如果新標準通過實施,除了天然礦泉水,凡是人工水,以后都將叫“包裝飲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