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報稱,多因素推動我國膜法水處理進入規模化應用。1)我國存在資源性缺水和水質性缺水。2012年我國人均淡水僅為世界人均水平的25%;全國657座城市有300多座被聯合國評價為嚴重缺水和缺水。2)膜技術成本降低。隨著膜技術的不斷突破,膜技術成本由1992年400美元/平方米降至2005年50美元/平方米。若考慮出水水質,傳統工藝深度處理與膜法水處理噸水成本接近。3)我國政策持續5個五年規劃支持膜技術,“十二五”規劃顯示到2015年膜產業產值將達千億規模。
我國膜技術進入快速增長期,當前膜法水處理市場基數小、增速快、空間大。從1999年至2009年,中國膜行業總產值從28億上升至250億,占全球膜產業比例從1.7%上升至8.9%,基數小增速快。隨著膜技術成本降低、水質標準提升、污水治理和再生水需求的增加,膜技術應用領域和規模將不斷提升。
齊魯證券假設了膜技術在供水、污水和工業廢水領域的應用比例(最低要達到“十二五”目標),預估2015年我國膜新增市場空間在265億~497億之間。
國際巨頭GE水處理公司并購成長,為國內企業提供成功范本。GE自1998年至2006年通過一系列的戰略性收購,先后擁有了Glegg,Betz,Osmonics,Ionics,Zenon五家著名的水處理公司,使GE成為全球最大的海水淡化、工業廢水處理、中水回用、純水處理、循環水處理、鍋爐水處理以及工藝生產過程處理供應商,迅速成長為水處理領域全球巨頭。
對于膜產業鏈上投資標的,齊魯證券稱,從膜技術產業鏈——膜材料—>膜組器—>膜應用工程分析,具備整體膜產業鏈產品和服務的公司更具有競爭優勢,推薦碧水源同時,我國膜產業處于成長期,產業鏈的上下游均具有投資機會,從膜材料和膜組器看,碧水源、津膜科技、(海南立昇、時代沃頓、久吾高科、藍星高麗未上市)、南方匯通在行業內具有龍頭或技術優勢;從膜應用工程看,看好萬邦達、碧水源工程總承包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