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掃一掃,即可免費申請加入
中國污泥處理處置戰略聯盟(271位水行業代表了)
加快推動環保工作戰略性轉型
時間:2014-10-31 14:28
來源:中國環境報
作者:趙宏林
上海市青浦區近年來通過謀劃轄區生態環境建設格局,大力推動基礎性生態環境建設工程等,強化工作合力;培育內生動力,努力探索提升環境監管實效的工作機制和方法,切實推動環境保護工作戰略性轉型。
上海市青浦區近年來認真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根據環境保護形勢發展的新要求、新任務,認真分析研究各類環境問題產生的根源,轉變就污染談污染、就治理談治理的傳統工作思維,積極探索解決環境問題的新思路、新方法,在污染防治上,變末端治理到源頭防控、變點上治理到面上防控、變局部治理到全過程控制,推動環境保護工作戰略性轉型。
第一,強化工作合力,努力探索形成環境保護大格局。
謀劃轄區生態環境建設格局。根據區域實際,制定青浦國家生態區建設規劃和實施方案,確定青浦生態環境建設總體目標、路線圖和時間表。二是立足體現生態環境建設內涵,確立生態街鎮、生態工業等8方面作為生態文明建設重要載體,大力推進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三是按照全員參與的要求,從區、鎮、村3個層面全部建立國家生態區建設組織架構,將責任細化到人,覆蓋全區所有部門,并以目標責任狀的形式加以固化。
大力推動基礎性生態環境建設工程。2012年以來,全區共投入65億元,大力推進污水處理系統、清潔能源替代、生態修復等生態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全區城鎮污水處理率達到85%,建成4.6平方公里的生態濕地核心區,完成燃煤鍋爐清潔能源替代272臺、產業結構調整企業93家,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先后建成83個生態村、26個綠色社區、25所綠色學校等,引導和培養節約資源、綠色健康的生活方式。
健全統籌協調的環保推進監督考核機制。青浦區成立了國家生態區建設領導小組,統籌協調全區生態環境建設工作。建立落實區委區政府、人大政協、社會群眾、專家學者為監督主體的“四大監督”制度。成立國家生態區建設專家咨詢委員會,廣納民智,深化建設內涵。把水源地生態補償考核制度、地方生態環境建設績效考核、生態區建設責任單位目標考核有機結合起來,把生態環境質量、污染減排等重點工作納入區政府的績效考核,加大考核比重,并完善激勵機制。
第二,培育內生動力,努力探索提升環境監管實效的工作機制和方法。
源頭嚴控。一是對全區工業區塊實施規劃環評,做好各工業園區功能布局、產業結構和環境基礎設施配套,推進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和綠色發展。二是嚴格項目環評審批。做到對無總量建設項目、基礎設施配套不到位地區建設項目等堅決不批。2012年以來,共否決不符合環保要求的建設項目78個,對兩個區域實施限批,從源頭控制污染。三是大力提升環境準入門檻,制定環評優化發展指南,綜合考量資源能源利用、污染排放強度等因素,助推產能升級。
過程嚴管。推行精細化管理,對重點行業、重點排污企業,從原料到產品、產污到排污的各過程、各環節入手,查找薄弱環節,提出具體改進措施。推進企業清潔生產審核,實施生態化改造,有效降低污染排放。兩年來,共完成123家重點企業的清潔生產審核。同時,嚴格實施太湖流域特別排放限值標準,倒逼企業產業升級或產業結構調整。強化重點環境風險企業綜合整治;開展重點河道綜合整治,持續改善水環境質量;實施清潔空氣行動計劃,以治理PM2.5為重點,著力推進工業VOCs污染防治、清潔能源替代等,確保治理實效;四是強化區域聯動,實施市區聯動和跨省界區域環境保護聯防聯控,開展重點行業、重點地區專項執法檢查,解決一些區域性、行業性的突出環境問題。
后果嚴懲。加大行政責任追究力度,對環境違法行為依法從重、從嚴、從快懲處。嚴厲打擊環境犯罪,建立環保行政、司法聯動機制,移送環境犯罪案件,對環境違法行為形成強大威懾。與供水、供電等部門聯動,對環境違法企業實施限電停電、限水供水。另外,將環境違法信息納入政府誠信體系,每月通過政府誠信平臺和環境網站公布環境違法企業名單,對違法企業在貸款、稅收、財政資金補助等方面加以限制。
注:作者為上海市青浦區環境保護局 趙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