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實地探訪:250米外聞不到任何臭味
媒體節目中,幾位居民代表分別表達了自己的觀點。教師陳美菊表示,其工作的學校是2010年搬遷到上洋環境園附近的老畬村的,住宿生上晚修時,由于臭氣甚至需要戴口罩。業主們四處打聽,發現了在河的對岸有上洋環境園的存在。“我估計是垃圾填埋廠有一部分臭味,而更多的氣味來自于污泥干化廠。”居民劉福堂、黃帝新也都表示生活受到臭氣困擾。
那么,上洋環境園內的污泥干化處理廠,真的就是臭味之源嗎?記者來到上洋污泥干化廠,展開了實地探訪。
當記者來到污泥干化廠的進料大門口,也就是外界污泥運進車間的地方,感覺臭味并不明。走進廠區大門,可以看到距離門口50米遠處,有三個巨大的漏斗形設備,這就是外界污泥進廠傾倒的地方,這里的臭氣明顯比剛才在大門口要濃烈許多。
干化廠技術專家表示:“污泥傾倒會有一些臭味,而且車輛運輸過程中也不能保證完全沒有外漏,這些都無法控制臭氣產生。不過需要說明的是,我們這里正式運作以后,大門是完全緊閉的,一般進三臺車關一次,這就等于把臭氣基本都關在廠房里面了。廠房還配有4個大抽氣泵與臭氣處理裝置相連。我們將會嚴格執行5分鐘開關廠門一次的規定,也就是說,每次每個大漏斗只能接受一輛車傾倒污泥,倒完了封閉好了再開門再走,把臭氣關在這里,然后用泵抽走。”
據介紹,按照設計流程,污泥進入干化設備后,將在全封閉的環境內,歷經脫水、烘干、冷凝以及碎化和無害化分解等多道工序,至于這當中產生的臭氣,同樣將通過高溫烘烤、冷凝以及無害分子吸附等流程進行壓縮處理,以確保將臭氣以及有害氣體的排放降至最低。干化廠技術專家還表示,原來臭氣處理是三道工序,將來升級改造完成之后會增加到六道。
媒體記者按照風向以及周邊受影響的距離,來到了污泥干化廠250米開外的地方再次進行測試。“在這里,我完全可以摘下口罩來進行呼吸,可以說幾乎是聞不到任何臭味。”
上洋項目設計方:
二噁英排放達到歐洲標準
臭氣之外,周邊居民還有著更加深層次的擔憂甚至是恐慌。節目中,居民代表表示對于焚燒廠最大的恐懼感來自二噁英。
二噁英又稱二氧雜芑,是一種無色無味、毒性嚴重的脂溶性物質。浙江大學二噁英研究專家王飛表示,二噁英廣泛存在于自然界中,主要來自于有機物不完全燃燒,在食品甚至香煙燃燒過程,都有二噁英存在或產生。
上洋污泥焚燒廠設計方負責人黃鷗表示:“我們在設計污泥焚燒場的時候,針對二噁英的排放,選擇了比我國標準更嚴格的歐洲標準。”此外,二噁英的生成和其中的氯離子有關系,污泥當中的氯離子的含量相對來說也比較少。上洋污泥焚燒廠負責人邱銳在節目中表示,已經在二噁英的排放控制上做足了工作,排放標準將達到歐洲最先進的標準,不會對人體產生健康影響。
在演播廳現場,來自法國和美國的污泥焚燒專家,也從技術的層面向居民代表表明,上洋環境園的污泥焚燒設施采用了世界上最先進的硫化膛技術,在污泥焚燒處理的工序中已經處于世界領先水平。美國專家以其從業經驗認為,先進的技術完全可以解決污泥焚燒的二噁英問題。比如,美國一些污泥焚燒廠離高檔物業小區甚至只有100米距離,卻沒有產生所謂的“鄰避”現象。
對于居民代表關心的運營監管問題,邱銳表示:“居民的顧慮和擔憂我們是可以理解的,我們也可以向龍光城的業主承諾:施工方一定會嚴格按照施工圖紙和設計要求,高標準地建設,并嚴格按照法律法規規定配合監管。政府在監管的過程中,還會考慮引入社會力量,包括邀請周邊的社區居民參與到聯合監管小組中,還可以建立煙氣排放的實時在線監測系統并向市民公開。”
法律觀察員曹疊云律師表示,從2015年1月1日開始,環境保護法法律責任有關條款規定,如果任何企業或者其他排污單位違法排污,可按日連續處罰,這就加大了處罰力度;而如果設立偷排暗管或者采取其他逃避監管的方式,還可對企業的負責人進行刑事拘留和治安拘留處罰,這也是過去沒有過的嚴厲措施;對重點排污單位,還必須公開其環境信息。
媒體節目指出,事實上,上洋環境園的污泥處理設施能否正常運作,不僅關系到臨近的龍光城等大型居民社區的生活質量問題,而且將直接影響到整個深圳市乃至周邊地區的污水及污泥治理情況。這是因為城市污泥主要由污水處理廠在運行過程中伴隨而來。如果大量污泥得不到無害化處置,將影響污水處理系統正常運行,加大污水治理難度,造成水環境進一步惡化,環境污染風險加大。
污泥焚燒處理技術世界領先
時間:2015-02-12 來源:深圳特區報
作者:方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