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隨著多樣利好,環保產業進入大時代,產業新常態正在形成。如何將萬億級環保需求轉化為市場需求?如何抓住時代機遇,站對風口,在大時代、大資本背景下,成就“大未來”? E20環境平臺特別策劃,與十數位領先企業家進行主題對話,探討“環境企業如何構建發展新常態,實現新跨越”。本文為系列第一篇——對話天津膜天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新民。后續企業家對話將持續發布,敬請關注。
E20環境平臺:中國膜市場前景廣闊、發展迅猛。有研究機構曾根據“十二五”政府相關水處理需求,預計2015年間我國膜市場空間最高達500億元。作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膜技術企業,在中國的膜市場不斷壯大過程中經歷了什么樣的歷程?
李新民:膜技術,作為一種新材料技術,最早主要應用在化工過程或其他領域分離過程中。膜技術真正產生強大的生命力是在膜技術與水結合、膜技術與環境結合之后。這種結合給膜技術及膜產品帶來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也為上市公司帶來了新的核心競爭力。
70年代中國膜技術的研發主要集中在三個地方:一是中科院的大連化物所,以氣體分離膜為研發方向;一是杭州水處理中心,以反滲透膜技術為研發方向;另外一個是天津紡織工學院(現在的天津工業大學),以中空纖維膜研發為主。天津工大從1973年就開始從事膜研究,成立了國內最早的膜技術研究所。那時,成果轉化的主要方式是將研發的膜技術進行技術轉讓,當時全國95%以上的膜企業的技術都來自于我們,研發成果沒有自身進行產業化。
上世紀80年代,我們研制成功了我國的第一支中空纖維膜,并獲得國家進步獎;90年代,我們研制成功了PVDF中空纖維膜,是世界上最早擁有這項技術的企業之一。
最初,PVDF膜,由于材料成本較貴,加之膜技術應用沒有與水的資源化相結合,所以沒有獲得廣泛的應用。2003年,天津膜天膜科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津膜科技”)成立,開始對PVDF膜進行大規模產業化和工程化推廣。現在PVDF膜已經成為世界上在水的資源化領域應用最廣泛,用量最多的超、微濾膜產品。
E20環境平臺:津膜科技如何推動了膜技術(產品)的發展?
李新民:80-90年代,津膜科技主要是依靠技術轉讓作為發展方式。目前中國的很多著名膜企業,都曾是津膜科技技術的受益者。
膜技術要實現大規模的市場化,除了膜材料要不斷創新以外,膜過程的開發也非常重要。即要針對不同應用的環境,對膜組件、裝備、工程工藝的技術進行研發及技術優化。應用技術不好,再好的膜材料也無法施展能力。所以,膜技術=膜材料+膜過程。
我是1995年來到津膜科技。二十年來主要做了四件事:1、改變了單純技術轉讓的生存模式;2、明確了主攻方向,組織開發了PVDF抗污染膜;3、以污水為膜產品和膜技術推廣應用的突破口;4、以市場為導向,通過不斷引進資金,轉變觀念,帶領一個高校研究所成功登陸資本市場,成為上市公司。
具體來說,就是從賣技術,賣產品的商業模式,轉變為賣膜材料+膜過程的整體解決方案的模式。我們與天津工業大學共建的研究中心,現已成為國家膜材料與膜過程的重點實驗室。
近10年來,津膜科技在膜法水資源化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很大發展,也做出了一些成績。例如:
在中國:
第一個研發出PVDF膜并實現全系列的產業化。
第一個研發成功CMF(連續膜過濾技術),SMF(浸沒式連續膜過濾技術),MBR(膜生物反應器技術)技術,TWF(雙向流技術),并在國內最早成功應用于大型市政污水深度處理回用工程。
第一個用于大規模煤化工領域的脫鹽水、中水、污水和濃水零排放的國產品牌超濾膜。
承建了中國鋼鐵行業最大的雙膜法(超濾+反滲透)污水處理及中水回用工程。
承建了中國最早的萬噸級雙膜法的市政污水深度處理及回用工程。
2008年和2012年兩次榮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這在中國的膜企業中是絕無僅有的。
最近,我們又研發成功同質復合熱致相PVDF超、微濾膜,使得膜的通量、強度和抗污染性大幅度提高,并實現了產業化。這在世界上是首創。
E20環境平臺:這樣的成績,充分見證了津膜科技的行業影響。在當時,津膜科技也應該很受關注吧?
李新民:是的。基于我們的技術創新成果和規模化應用業績,一些資本慕名而來。我們以自身的科研成果和專利技術入股,先后與中紡集團、香港華益集團、中國高新投資集團(國開投),合資成立了產業化公司,不斷加速發展的步伐。
2002年,國家發改委將膜技術列入國家重大產業化專項,津膜科技被選入十個重點承擔單位之一。 2005年,國家發改委驗收時,津膜科技的成果獲得了高度評價。2007年,該專項被授予“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化示范工程”,這是我國膜技術領域唯一的獲獎單位。
E20環境平臺:這些的優勢對津膜科技上市起了什么作用?
李新民:津膜科技上市材料于2011年3月31日上報證監會,2012年3月20日過會、7月5日敲鐘,是迄今為止唯一以膜材料(產品)為主營業務上市的公司。上市之前,國內外的一些大型公司,想收購津膜科技。但最終津膜科技還是選擇靠自己產業化上市的道路。
說起來,津膜科技之所以可以上市,主要是因為戰略清晰、正確,技術特點突出。作為一個高校校辦產業,在市場方面,我們有著先天的不足。津膜科技用三分戰略的準確,彌補了七分機制的不足,實現了十分的成功,登陸資本市場,完成第一階段目標。
E20環境平臺:從上市到今天,津膜科技有什么樣的變化?
李新民:津膜科技上市以來,與自身相比已經獲得快速的發展,但是這兩年環保水市場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先前的戰略和舉措有些不能適應今天的格局。所以津膜科技開始重新審視發展思路,并先后與中國通用咨詢、正略均策、和君咨詢等國內著名戰略咨詢公司進行合作,對公司的發展戰略進行梳理和調整,并進一步強化市場執行力。
E20環境平臺:企業的新戰略是什么?
李新民:津膜科技定位為以技術、產品為支撐的輕資產公司,并以此為核心不斷做大做強,而不會發展成為重資產的水務公司。具體說,就是以膜技術為核心,以水資源化為主營業務,針對大市政提標改造、中水回用、海水淡化、工業污水的深度處理及回用,特別是針對一些細分市場進行深耕細作,通過不斷創新整體解決方案,構建可持續增長的盈利模式。上市后,我們提出了“團結一致,二次創業,再創輝煌和雙輪創新驅動”的發展戰略。
E20環境平臺:能否具體介紹一下什么是雙輪創新驅動戰略?
李新民:一個輪子是商業模式創新:公司將實現資本+技術拉動市場的商業模式,通過自有資金與一些大的水務集團和產業基金合作,用資本和技術的力量撬動更大的市場。
另一個輪子是技術創新:這是津膜科技的本色。高度重視技術對核心競爭力的支撐作用,創新是關鍵,創新永遠在路上。津膜科技在上市之初,主要是分享之前的創新紅利。隨著持續發展,我們要不斷強化創新,持續保持技術優勢。
根據膜技術在水行業的特點,我們要做到:主流技術5年內,要保持人有我優。每2-3年,要拿出人無我有的新產品技術,并結合市場需求,與其他技術集成,研發出具有革命性的技術和產品。從而實現在大市場背景下,拉開與其他企業的差距。從今年開始,我們將逐步釋放新技術的創新成果,保持公司的核心競爭力。
E20環境平臺:津膜科技的新戰略確實鼓舞人心,充滿想象力,津膜科技未來在行業中的地位會怎樣?
李新民:今年的發展主題是:“創新、增效”。以市場為導向,加速構建一支年輕化,具有創新力,戰斗力的團隊,帶領公司實現二次創業的新征程。
未來,津膜科技將繼續強化五項職能戰略,即:營銷戰略,擴張戰略,人才戰略,公司結構治理戰略,膜技術與互聯網、大物流及城鎮化對接戰略,使津膜科技成為國際領先的膜技術產品公司,讓中國的膜品牌在世界頂尖膜品牌中占有一席之地。
膜天膜李新民:以二次創業的心態再創企業輝煌
時間:2015-03-06 來源:E20環境平臺